张 环
《家风中华》作为安徽卫视2017—2018跨年重磅推出的文化类谈话季播节目,立项之初,就着力植入“创新基因”;每一集策划、选材、撰稿、录制、播出及宣推,努力保持“创新活力”,凭借“匠人精神”,打造出12集底蕴深厚、感动人心、唱响主旋律的新时代家风故事电视节目。
本文试从“内容”“视角”“人设”“宣推”4个方面,做一次《家风中华》“创新创作”复盘。
《家风中华》从“家庭”这个社会基本细胞入手,创新切入当下鲜活的“家风故事”,溯源数个中国优秀家庭家风形成、传承历史轨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光大新时代主流价值。
《家风中华》是原创文化类节目,内容创造是第一步。如何讲好家风?讲好家风故事?选择适合家庭?在《家风中华》北京策划会上,专家们认为,紧扣“家风”核心,就要关注“家风背后丰富的历史细节”,追寻“家风传承过程”,观察“优秀家风对社会影响”。
这次研讨会创新了《家风中华》节目思路:“家风”——一代人无法“形成”,两代人未必“成型”,“家风”一定通过几代人才能“看见”。在此引导下,《家风中华》行入正轨,节目组四处寻访,深入挖掘,匠心坚持,终于“淘到”一个个感动观众、鼓舞观众的新时代家风故事。
《家风中华》从全国甄选出24组家庭(家族)参与节目。其中既有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也有普通市民家庭。无论浙江清漾毛井根嗜书如命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后辈教书育人经历,还是徐达嫡传后人三代从军、屡立军功、忠贞报国,都令观众感受到——新时代好家风时刻在身边。
“爱国传家”“奉献传家”“文化传家”“规矩传家”“礼让传家”“忠孝传家”“教育传家”“诚信传家”“勤俭传家”“耕读传家”节目抽取演绎家风故事中最精炼的文化内核,映衬出24个家庭(家族)非凡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教养气质,行为举止、担当奉献,令人心生敬佩。
平常家风“小”故事,是《家风中华》的起点和支点。节目努力勾画这些家风、美德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呈现,探寻诞生优秀家风的土壤如何“风化”而成。
“小”故事弘扬“大”家风,是《家风中华》的大格局站位。《家风中华》舞台上“以动情故事映射时代精神”,表现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彰显时代主流价值,潜移默化滋润人们精神园地,触人心动,激发思考。
寻找承载家风故事的家庭,是《家风中华》的重点和难点。节目组不仅联动了各地宣传、民政、妇联部门,还携手互联网企业,向全社会采集优秀家风故事。微信公众号、手机H5新媒体问卷调查应运而生。通过甄选,两百年正骨传奇洛阳郭氏家族、忠贞爱国扬州卞氏家族、孝感天地简阳牟氏家族、“样式雷”第十代后人雷章宝父子、浙江清漾毛井根等家庭脱颖而出,走进《家风中华》。
节目视角就是节目的窗户,《家风中华》通过多种手段创新节目视角,打开节目的窗户,让观众最大程度融入到家风中来。
《家风中华》每集节目依托精心设置的家风主题,邀请两个家庭(家族)嘉宾,与家风学者、青年观察团一起,讲述家风,讨论家风、传播家风。
节目现场,一边是家庭(家族)嘉宾,他们手捧家训家规家物,如数珍宝,娓娓道来,节目同时配以现场垫乐、影视演员表演、实地寻访时拍摄的VCR等创新环节,将家风故事的“叙事热潮”层层推高。另一边,《家风中华》特邀著名主持人杨澜穿针引线、铺设悬念、深化细节,与著名家风学者钱文忠教授、郦波教授一起,寻微探幽、引经据典、举一反三、画龙点睛、智慧解读,不仅大大加强了家风故事的质感和温度,而且准确寻找到中华传统家风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赋予传统家风全新的时代内涵。在“勤俭传家”一集节目中,董家34册账本的数字变化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引发现场观众对当下消费观的讨论。钱文忠教授解读说,勤是不能让时光空耗,俭是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节目还设置影视演员高志强表演皇帝朱元璋“以身作则勤俭治国”片段,以“情景再现”电视方式,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观念,感染观众。
《家风中华》立项时,节目收视和市场影响等方面被寄予较高期望。如何不让期望落空,节目组巧做人设创新,不仅力邀著名主持人杨澜加盟,还根据杨澜专业特点,为她在节目中量身打造了一个特色板块——《澜说》。
《家风中华》全季节目中,杨澜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人文思想和访谈主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节目现场,观众一边细细聆听家风故事,一边在杨澜访谈引导下,不断切入当期“家风主题”。特别在《澜说》板块,杨澜或自述感受,或旁征博引,妙评家风、民风、国风,字字玑珠,点燃共鸣。《奉献传家》一集《澜说》中,杨澜述说自己母亲对她说过的一句话“举手之劳,累不着你”。正是这句话,一下戳中了现场观众的心,顿时引起强烈共鸣,瞬间让包含“爱国、奉献、勤俭、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风,在电视屏幕上变得亲切、真实和感人。
《家风中华》节目播出后,《澜说》不断引起观众围观、讨论、点赞。《澜说》所表达的“家庭温暖,家人重要,家风传承”,始终是《家风中华》深度传播、热力宣推的燃屏利器。
如果说,杨澜加盟《家风中华》是人设创新的一个点,那么,节目组力邀著名家风学者钱文忠教授、郦波教授担任《家风中华》文化嘉宾,就是人设创新的另一个点,他们和杨澜一起,组成了“导师级”家风学者团,不仅高质量完成《家风中华》“解疑释惑、现场睿评”电视节目制作任务,还为新时代中华家风文化研究,充实中华民族精神宝库,提供了大量的、不可多得的口述、访谈、实物、音视频等学术研究资料,意义非同一般。在“规矩传家”一集节目中,京剧谭门第七代传人谭正岩讲述自己家族长辈要求的各种规矩时,用了一个敬语“怹”,称呼家里长辈。钱文忠教授现场解释说,“怹”和“您”都是对人尊称,但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人用“怹”这个词去尊称第三方。规矩传家,让年轻谭正岩保留使用至今,体现出家庭家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新媒体、新科技带来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家风中华》采用创新模式,以不一样的“打开”方式,启动“报、刊、屏、网、端、微”一体化、全方位宣传推广,每集节目短视频制作总数量平均达到180条+,总播放量为3 674.7万,秒拍观看量为340万,节目播放量总计约为4014万。
《家风中华》节目宣推,从追求传统新闻媒体报道,创新转向新媒体移动端阅读和转发。为了更加贴近观众,满足移动端转发的需要,实现传播效能叠加,创新制作系列新媒体“家风海报”,大大增加节目移动端视觉传播效果,受到电视观众和新媒体用户大力追捧,这种创造性的裂变传播,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青睐,大幅提升节目收视率、视频点击率、转发率,《家风中华》节目社会影响力达到一个全新高度。
综上所述,《家风中华》节目播出后,社会关注,观众喜爱,粉丝点赞,得益于《家风中华》将中华传统家风文化与新时代精神创新性结合;得益于《家风中华》努力深入生活,创新性发掘、展示、弘扬中国优秀家庭家风;得益于《家风中华》主流媒体创新性责任担当;得益于《家风中华》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性自我再造和匠心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