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源
目前我国有种类繁多的农产品,且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长。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希望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实现自己对农产品的需求。“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就契合了人们的需求,以突破传统销售模式的方法也推动了农产品的发展。确切来说,通过运用互联网,可以把网络和农产品进行结合,这就改变了并创新了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也提高了农产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网络销售有着更加公平的平台,这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并提高了市场流通的农产品的质量。同时,“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有着不同于传统的销售模式,不仅仅突破了时间限制,也突破了地域限制,为人们的随时随地交易提供了方面。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通过以数字化的销售模式,为企业的农产品销售减少了额外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销售效率并减少销售风险。这说明“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颇具有优势,不仅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购买渠道,也为企业的销售和经营提供了便利,更保障了市场流通的农产品的质量。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优势,论文对“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构建,不仅仅促进了互联网和农业的融合,也在农业的生产环节、运营环节、销售环节中运用到了互联网先进技术,促进了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同时,“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推动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规模化发展,并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质量,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1]。在“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构建中,必然要遵循一定的构建原则,规范构建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真正价值。
一般来说,“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构建,应遵循系统性原则、以消费者为中心原则、可行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等。
具体来说,“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构建要遵循系统性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网络销售包含了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包装环节及物流环节,最后才进行到销售这一环节,在网络销售中就要加强各个环节的配合,并确保“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正常进行,避免任一环节出现错误。“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要遵循以消费者为中心原则,这主要是在农产品网络销售中要以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为主,为消费者提供非常满意的农产品。同时,也要为消费者提供了解农产品的渠道,以便于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加工过程及物流过程。除此之外,农产品企业要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满意的农产品。“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构建应遵循可行性原则,联系农产品的实际生产情况,科学分析农产品的销售模式,打造出非常切合实际的网络销售模式。最后,“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构建,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灵活地运用农产品地域优势,结合不同地区的特色制定不同的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农产品的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构建中,必然要积极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做好农产品的任一环节的准备工作。一是设置生产系统模块,二是设置运输系统模块,三是设置销售系统模块,四是设置售后系统模块。
生产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主要是从农产品的选种开始,在播种后、施肥后进行采摘,进而在加工包装后走入市场。任一过程若都要和互联网技术结合,并以智能化生产系统节约成本,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水平,促进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可以有效维持农产品供需的平衡,并在互联网平台上留下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习惯的相关数据,有助于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分析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根本需求。运输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就要把物流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联系起来,提高农产品运输的速度,确保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农产品是新鲜的[2]。目前,在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中,要积极地打造优质的物流运输团队,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顺丰、中通、圆通、申通及韵达等物流企业进行合作。
销售系统的构建,可以采取先下单再生产的模式,这就降低了市场风险,也需要一个相对完善且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商家到消费者的模式,可以引导农户运用互联网平台对消费者进行销售,也可以建立网站在淘宝、京东等平台进行网络销售。这一网络销售有较小的风险,但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商家到商家的销售模式,主要是商家在农户农场对农产品进行采购,向互联网平台销售商进行分配,这一过程中农户的物流成本低、物流风险低。对商家来说,这一过程需要联通供应商的上下游,虽然不用承担销售风险和生产风险,但是要对供应链和市场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农场直供模式主要是农户在互联网销售平台上把农产品卖给消费者,这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但是这样的销售模式受到非标准化生产及场地的影响,有一定的发展限制[3]。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主要是消费者直接就可以在互联网平台购买农产品,也可以直接到农场和实体门店取货,这一网络销售模式深受消费者喜爱,且有着非常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需要一定的推广。
售后系统的构建,主要是运用互联网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售后体验的一个互动。消费者在购买后如果遇到质量问题或者是有其他感受,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向商家反馈,有助于商家在以后的销售中及时地调整销售模式,并为消费者的购买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
“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构建,需要做好人才保障工作、设施保障工作及环境保障工作。具体来说,我国农业在和互联网结合后,应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才能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中,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当然,这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对农民进行互联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互联网知识水平,转变农民的传统销售模式,引导农民感受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优势,进而从农产品多个环节做起,提供人才保障措施。
与此同时,我国相关部门也要做好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设施保障工作,积极地搭建农产品互联网销售渠道,结合农民的生产情况,为农民的网络销售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民运用网络销售模式销售农产品[4]。必要时,我国政府应为农民的创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构建,需要一个相对和谐的环境来确保农产品的健康生产。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快环境污染的整治,也需要我国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无污染的环境。
综上所述,“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颇具优势,不仅仅促进了互联网和农业的融合,也在农业的生产环节、运营环节、销售环节中运用到了互联网先进技术,促进了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然而,在“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构建中,应遵循系统性原则、以消费者为中心原则、可行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等。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应从规范生产系统、运输系统、销售系统、售后系统等过程做起,做好人才保障工作、设施保障工作及环境保障工作,才能发挥出“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