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年
(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城市形态(Urban Morphology)是指城市在某一时间内,由于其自然环境、经济、政治、社会、科技、历史、文化等因素,在互动影响下发展所构成的空间形态特征[1]。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城市形态是一种存在于该地域社会特有文化中的集团意志所左右的构图[2]。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城市在其特定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活动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城市形态,具有强烈的历史特征和地域特征。“千山环野立,一水绕城流”是桂林独特的城市空间格局。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文化因素在古代桂林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中的影响,探讨对当代桂林城市建设的启示,实现桂林“山、水、城”文脉的延续与更新。
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风景秀丽,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闻名中外,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桂林属于广西文化地理区,一方面,具有一定的非地域性:桂林文化与广西文化有强烈的图底关系,这是共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如类似的居住形式、文化经济发展程度、众多的少数民族等;同时桂林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桂林虽属于中华文化的边缘区,但始终处于中原先进文化的辐射和影响之下。另一方面,桂林也具有自身独特的地域性,表现在其地方特色浓厚的民俗民风,以及桂林山水文学创作风格中,如桂林山水画、桂林山水传说、桂林山水诗等,造就了异于中原文化、桂东的粤文化和桂南的壮文化的桂林文化。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广西兴安县溶江设始安县,辖今广西桂林、永福、阳朔一带[3],是桂林城市建设的起点。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桂州治移至今之桂林,在这之后桂林之地就很少发生变动[4]。两千多年的发展使历史悠久的桂林城市文化融合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了桂林极具特色的城市形态——山、水、城相互穿插融合,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织一体,和谐共生。
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自然天成的,始安城选址于此,与山水格局密不可分。限于史料,只能以《桂林郡志》所记载的城门位置、城壕走向为依据,再从《今桂林的汉唐城池考察》的分析中,初步推断出城池的形态,也就是建筑在今桂林的汉始安城概貌。桂林城南、城东分别以南溪、漓江为城池。城北依借今鹦鹉山和铁峰山天然屏障,在这两座山交接的地方修筑城门即可。城西没有山体河水作为屏障,由此在此地开挖城壕,加强防患。
早期桂林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在于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影响桂林城市形态的主导因素是在军事防御上的需求和良好的交通条件,桂林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越来越重要[5]。
唐统一岭南后,为加强军事防守,重新修通了灵渠,并开凿了南运河。这不仅使桂州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更加重要,也加强了桂林同中原的交流,被贬到桂林的中原人士更是推动了这种交流的进程。此时期,桂林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地。在此背景下,桂林得到初步开发。
3.2.1 城垣修筑
隋朝资料缺乏,仅唐代城池有籍可考。唐桂州城延续了汉始安城据险筑城的原则。子城:桂州城是官署所在之地,亦称为“子城”。规整的城市格局以子城为核心,城市南北轴线经独秀峰、子城至象鼻山,城市内部实行严格的坊制。外城:大中年间(847~859年)蔡袭增筑“外城”,外城南至南溪山,西沿今中山路,北至独秀峰北,周三十里,城门八座,主要是居民的巷坊。夹城:光启年间(885~888年)都督陈环在子城西北、外城北修筑“夹城”,北至独秀峰北,夹城东垣与古外城东垣一部分相重,夹城西部的城墙与古外城西部的城墙相重合,古外城夹持内城,夹城之称由此而来。当时已有不少商旅聚集于夹城,《桂林风土记》记载:“增崇气色,殿若长城,南北行旅,皆集于此”。典型的“前朝后市”布局在桂林城初步形成。
3.2.2 道路、水系规划
桂林城市规划布局因势导利,修建主要道路时以漓江为参照,或平行或垂直而延伸,内部空间呈现棋盘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十字形城市形态[6]。桂州城东濒漓江,南临鉴湖、阳塘(今榕、杉湖),西有壕塘护城河。宝历元年(825年)桂州刺史李渤“浚灵渠、广水道”开拓隐山西湖,联系阳江、榕湖和杉湖[7]。
3.2.3 风景开发营建
在唐代这一风景开发的奠基时期,不少的山水景观由文人官吏发现进而建设,尤其是桂林城周边一带及漓江沿岸。据《临桂县志》载,唐代共置亭阁20个。唐代佛教兴盛,庙宇通常修建分布于城内外环境清幽之地,与山林融为一体,形成了桂林风景及佛教建筑的总体构架,使桂林山水闻名遐迩。
这一时期桂林城市职能仍延续秦汉时期的军事防御功能,政治、经济职能增强。同时,风景的开发和建设基础得以奠定,山、水、城共生的城市形态初具规模。
南宋张栻在《鹿鸣宴》中称赞桂林文化“从昔山川夸八桂,只今文物盛南州”。宋代讲学之风甚盛,桂林的学校和书院也随之建立,此时期,桂林已设有贡院。参加科举考试者人数日多,出现了不少知名之士。遗存至今的宋元石刻,反映了当时桂林文化的丰富多彩,是我国可贵的文化遗产。
3.3.1 城池向北、西扩建
宋代经过4次修筑城池,新的城区形成,面积比唐城扩大了约一倍。静江府城东临漓江,南近榕湖、杉湖,高城深池,易守难攻,打破了常规的城市平面格局和建筑形制。修筑完成之后,宋人在鹦鹉山崖壁上刻《静江府城池图》以及1600余字的文字用以记载此次修筑。这幅城池图是研究宋代桂林城池营建、城市空间布局、城池布防规划的重要范本。
3.3.2 因山为城、引水绕城
静江府城在城北各山连接处修筑城垣,山城一体,利于城防,城墙之上布置大量军事设施,如团楼、瓮城等,城内有营寨、教场。静江府城利用东面的漓江、南面的榕杉湖作为天然水壕,西面阳江(今桃花江),北面新开凿朝宗渠,形成了护城河体系。
3.3.3 山水景观营建
桂林的风景旅游格局在宋代已形成规模。宋人认为静江府城“山有余而水不足”,致力于山水共建。护城河水系串联漓江、榕杉湖、西湖、桃花江,既能作城市防御、灌溉农田之用,而且发挥水的灵气,山水映衬。水上游览路线的开辟,更利于欣赏山环水绕的美景。汇集桂林的文人雅士遍寻名胜古迹,建造亭阁楼宇,数目远超于唐代十数倍。嘉泰元年(1201年),千古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使桂林名声大噪。
宋代静江府城拓展城池,打破了传统的建城格局,形成了不规整的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空间格局。静江府城巧妙地凭借桂林奇山秀水的自然地形,形成了桂林山水环抱的特殊格局。既达到了铜墙铁壁的城防要求,又使整座城市宛然坐落在一处大山水盆景之中,桂林真正形成了“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城市形态,山、水、城相补相织。
明清时期的桂林继承了历代城市布局的传统,城市的构成要素比前代更丰富。此时的城市性质已从政治军事功能转变为以经济、文化功能为主。明代,桂林的经济文化达到全盛。明清时期都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手工业和商业逐渐繁荣。因此,文化教育得到大力发展,学风盛行,宋代设立的贡院不断扩建,进士、状元层出不穷;各层次教育机构如府州县学、书院、义学等日益渐多。交通便利使得南北文化交流频繁,守桂旅桂的官宦名流也不少,如徐霞客、曹学铨等,留下了许多关于桂林山水胜景的墨宝。佛寺分布于城内和各风景区,但佛教的中心从城西的西山转移到城东漓江沿岸各山,道教的中心则一直在南溪山刘仙岩。
3.4.1 城池扩建
明洪武五年(1372年)兴建规模庞大的靖江王府,城市范围日益扩大。洪武八年(1375年)增筑南城,向南扩展到桃花江,面积为宋元旧城的三倍。明城形成了以靖江王府为中心,叠彩山-独秀峰-象鼻山为主导的南北轴线,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城市格局。清代多次修葺城墙以利于防御,城市范围随着经济繁荣和人口增长而不断扩展,面积约3 km2。明人包裕用“如流车马门前度,似栉人家水上围”形容当时桂林居民密集和繁华的景象。
3.4.2 十字街商业中心的形成
手工业和农业得到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新的商业聚集地自发形成于今十字街,其中设有电报局、邮局、钱号、票号以及各种会馆、商铺等,桂林成为一方重要的经济文化都会。
3.4.3 城市格局跨越漓江
清代对城内主要道路及桥梁的修缮,促进了造桥技术的提高,城市空间格局突破了漓江的分隔限制,桂林第一次跨越漓江向东发展。
3.4.4 风景建筑营建
明清时期是风景建筑营建的旺盛阶段。此时各个景点都重修或新建了庙宇和楼阁轩亭共计百余个。元人与清人概括桂林山水风景为十六景,这是对桂林风景名胜资源的集中总结,近观远观之景、城内城外之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囊括其中。十六景体现了对桂林山水景观的深层次挖掘,这些要素形成了桂林的景观格局。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是推动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桂林不但是广西的商业大都会和军事重镇,而且形成了“景中建城、城中有景、城景交融”的城市形态,山水环境与文化环境交融共生。
社会文化对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制约着城市形态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动地促进了城市形态的演化。这种影响是间接而缓慢的,但也是最具有持久力的。内华于人们心中的文化能够影响人们对城市发展的需求,进而影响城市的形态。城市形态是漫长的文化积淀的结果,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风水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这一追求理想环境、总结环境选择的学问是在悠久的历史进程及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作为一种环境观,风水对中国古代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10]。桂林的汉始安城顺山川江河而修筑城墙,利用山河天险布置城门,形成封闭的人为建筑环境之外的又一层天然的封闭环境,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作用。“气生万物”、“上善若水”是古代中国朴素的哲学思想。《水龙经》载:“经云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子,……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也”。这在古代桂林城市形态中体现为吉水格局的唐城水系。
儒道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形态的演化,城市的选址和布局既体现政治军事上的实用,又表达古代人的审美情趣。城市空间结构体现儒家的礼性。空间布局讲究等级秩序,如子城居中、前朝后市、南北轴线。同时,古代桂林城市营建遵循“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尊重自然环境,城市选址紧密结合自然,城市布局因势而就,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城三者融合共生的关系。
桂林建城伊始,就有着较为周密的选址思想。城市形态以建城之初的原始形态为基础,呈现出了从单一向多元、封闭到开放、无序到有序的垂直向进化的特征,以及受文化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偶然的水平向分化的特征,由此造就了古代桂林独特的空间历史积累。山水环境是桂林城市的特色所在,历史文化则是桂林城市的灵魂和精髓。保护和延续桂林独特的“山、水、城”共生的城市形态脉络既是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延续精神灵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