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竹
不同于公立医院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民营医院没有财政经费,适用企业会计准则,其经营管理评价同其他非公性质的企业。但医疗又是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行业,受医保、物价等多个部门的监管,不能单纯以商业活动中的企业经济目标来作为唯一的工作指导。行业的复杂性决定了民营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由于发展较晚,财务核算并没有较多经验参考。但民营医院的生存压力又要求财务管理能够具有前瞻性,可以对医疗工作提供指导,利用预算对医院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医疗行为的专业性极强,医院的财务工作者对于医疗评价指标、医保报销政策、物价规定等认识较浅,难以深入挖掘特定医疗行为中隐藏的经济规律。例如单病种付费模式,社保机构仅按照固定的标准与住院人次向医院支付费用,医院的收入仅与每个病例及其诊断有关,而与治疗该病例所花费的实际成本无关,如果在诊疗过程中不注意合理控制成本,超出额度的住院费用社保机构将不予结算。另如,预算工作中对于医用耗材、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只能依赖于医疗科室的测算和分析,财务人员较难判断其合理性,测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时有偏离,从而造成预算目标的差距。
风险意识不足也是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缺乏完善的耗材管理系统,无法实现耗材的精细化管理,难以深入分析成本结构以及进行预算管控。医疗上急用的耗材多是直接由供应商送到科室签收,库管人员只能根据科室的反馈手工记账。耗材出库管理与使用脱节,容易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再以计费为例,病人住院费用计费通常由医疗科室执行,医疗人员缺乏系统而持续的财务、物价、医保等知识的培训,医院各科室涉及计费操作的人员众多,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有差异,导致计费出现不够统一的情况,对财务分析和评价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了解医疗行为和流程,合理预测收入和成本,加强资金流监控,实施预算的纠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收入预算考虑如下因素:
1、医院的病种来源。综合性医院科室齐全,病种差异大,收入的合理预算依赖于各科室对病种、病人结构、医保类型等的详细分析;专科性医院病种相对单一,治疗方案比较固定,患者个体诊疗费用具有较为稳定的水平,根据患者规模,可以作为收入预算的合理参考。
2、物价政策。自主定价可以突破现阶段物价政策的限制,根据民众个性化需求,体现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
3、季节性特点。有些疾病具有季节性特点。比如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夏季结核疾病经常发作,根据疾病自身的规律,合理预计收入的时间分布。
4、120接诊及医院转诊的病人数量。急救资源是否配备充足,危急重病人的救治能力水平影响实际就诊病人数量,从而对收入的预算产生影响。
5、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所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本预算考虑以下方面:
1、利用工资绩效方案合理预测薪酬成本。执行定员定编工作,挖掘现有人力潜能,降低固定工资及社保成本。绩效工资以核算方案作为预测基础,根据各个科室在诊疗过程中对经营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按一定的系数进行分配。通过绩效方案引导医务人员降低药品比例、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应用多样化治疗手段,从而达到预算目标。
2、分析直接材料耗费水平,加强成本管控。医院的药品、耗材品种繁多,使用量大,建议集中采购,从源头上降低采购成本。其次,建立完善的库房管理系统,覆盖采购、出入库、使用等环节。常规耗材制定月度计划,尽量实现零库存管理,特殊急需物资现采现用。耗材的使用能够明确到病人,结合病种分析耗材使用频次、使用量、报废量等指标,评价医疗行为中耗材使用的合理性、适应性,从而不断调整耗材计划,以便减少耗材的积压、浪费;监控诊疗过程中药品的使用,避免过度用药。同时关注药品的效期管理,建议实施药品批次管理制度,日常加强盘点核查,避免药品过期。
3、测算设备使用率,合理估计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用。针对CT、MRI等大型检查设备,可以综合分析单次检查耗费时间,根据折旧年限测算可检查数量,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注重规范使用和操作,加强巡检和定期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固定成本采用列举的方法逐项测算,培养全员节约意识,控制能源消耗,严格费用审批制度,降低管理费用的开支。
现金流预算管理的强化,有助于提升医院的资金利用效率。医保基金与患者就诊期间所缴纳的各项费用是医院的主要资金来源。现金流预算涉及到了资金支出预算与成本预算等内容。二者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院需要构建规范化的资金管理体系,对药品和耗材的付款计划、资本性支出安排、理财和投资运用等资金管理进行详细安排。可以说,医院现金流预算的强化,不仅有助于医院各种开支的科学性的提升,也可以让医院财务管理体系更好地满足业务领域及后勤领域的资金需求。
为提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医院也需要对预算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评价。预算工作由财务部门总体协调,各部门作为预算工作的直接责任单元,根据业务工作计划,提交预算编制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信息。在预算目标制定后,财务部门定期通报各个部门的预算落实情况,并针对预算偏差较大的事项提出调整措施。预算要想落到实处,建议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部门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制定合理的考核周期,将考核结果及时兑现。预算的有效执行依赖于财务管理决策权的高度集中,管理层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利用集中化的决策权开展层次化的指挥与决策,从而引领各项工作顺利朝着预算目标进行。
根据前文论述,财务管理方面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医院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在财务层面构建面向各种经济业务的综合评价标准,也有助于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如在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方面,医院不仅需要对医疗设备采购考核对医院发展的推进作用进行定量评价,也需要对设备采购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定性评价。在财务管理领域,医院设备采购的社会效益主要与医院保健任务需求及病患就医需求有关。在对费用超标问题进行严格审查的同时,医院也需要对费用使用的合理性进行严格控制。
社会经济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让民营医院的运营规模有所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通常的财务管理模式与预算管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民营医院的发展需求。从自身的运行特征与需求入手,用全面化的预算管理体系规范财务管理,可以为民营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在财务管理方面,民营医院需要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也需要在对预算编制进行细化处理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与控制性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