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技出版的使命与要求

2019-11-29 08:45耿建业刘翠娜
科技传播 2019年16期
关键词:科技文化

耿建业,刘翠娜

1 我国科技出版概况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40 年来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的科技成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用短短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科技事业的长足进步,也促进了科技出版事业的发展。科技出版工作紧密跟踪科技发展前沿和实际需要,传播科技文化知识,推广先进的科技理念和技术,提升全民科技素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2017 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85 家[1],其中,科技类出版社超过150 家。

以科学出版社为例,科学出版社是我国科技出版领域的“国家队”,多年来,与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携手同行,立足科技前沿进展,积极宣传重大科技成就,见证了新中国70 年来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围绕国家重大科研成果、科技前沿热点,出版了大量精品力作。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包括超过一半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和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等,均在科学出版社的书刊上发表重要科研成果。出版了如《二十世纪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创新2050》《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21 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丛书》《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国植物志》等。目前,科学出版社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共计5 万余种,学科分布最全,出版品种规模最大;另外,出版发行期刊共347 种,其中英文期刊有125 种,有59 种期刊被SCI 收录,占国内SCI 期刊总数的四分之一,为我国的科技传播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

2 我国科技出版存在的不足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的科技出版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首先,缺乏国际影响力,出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研发活动中心,中国的科研学者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占比超过20%,仅次于美国。但是,在论文的质量上,整体水平还不高,平均被引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国内出版的论文质量还无法满足科研产出的发布需要,造成一部分国内的优秀科技论文论著外流,发表在国外书刊上,科研成果的首发权、话语权严重受制于人[3]。

其次,专业书刊占绝大多数,科普书刊明显偏少,社会大众关注度不高。我国科技出版领域,专业类的科技著作、教材、期刊杂志较多,也是绝大部分科技出版社的业务重心,逐步形成了一个个按照行业、学术领域划分的小圈子,读者群、受众群比较局限,对广大普通民众缺乏吸引力,对提升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支持不够。

最后,数字出版还处于起步阶段,急需转型升级。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需要海量及时、准确、便捷的信息,传统出版的信息传播速度缓慢、查阅检索困难、更新不及时等缺点,难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国内科技类出版社,急需数字化转型。以爱思唯尔为代表的国外科技出版商在数字化方面远远走在我们前面,他们已完成了产业转型,数字出版业务已成为其利润的重要来源。我国的高校研究机构,从1997 年开始引进国外的数字资源数据库,到2016 年,共引进国外各类数字资源数据库140 个,使用政府采购资金近13 亿元[4]。另外,国外出版商还纷纷进入中国开设分支机构,寻找国内科研机构及科学家办刊,获取大量国内的优质科技资源,对我国科技出版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3 我国科技出版肩负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出版业是文化建设的基础行业,科技出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普及科技知识、传递科学理论、推动科技进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技出版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要求。

3.1 科技出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正确出版导向

出版战线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科技出版首先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导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技出版工作中,要注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如在涉及地图的科技出版物中,凡是涉及国家领土边界的内容,均要重点审查,如台湾、南沙群岛、钓鱼岛等是否遗漏等;要注意维护民族团结,如在地理环境类出版物中,涉及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描述是否妥当;要注意保守国家机密,对一些涉及国家高精尖科学技术和国家矿产资源的科技出版物,一定要注意审查出版内容是否已经解密,是否属于可以公开发表的范畴,决不能因仓促出版泄密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

俗话说,“科学无国界”,科技出版最大的特点是科技信息的全球通用性。在科技出版物中,经常博取众家之长,引用全球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而在引用国外科技信息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甄别其中是否掺杂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表述,如引用中存在过于夸大或崇尚美国先进科技文化、科研体制、美国梦等。新时代科技出版,在传播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构建美好中国梦,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科技事业与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为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3.2 科技出版要助力建设科技强国,服务国家科技发展

2016 年中央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强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6]。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科技出版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重点关注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战略,瞄准前沿热点学科、国家重大需求以及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与研究计划,组织策划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高水平的科技论文论著,促进关键领域的蓬勃发展,尽快解决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努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我国自主化,牢牢把握创新的主动权;要积极增进新兴交叉学科的信息发布和交流,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实现科技创新突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助力建设科技强国。

3.3 科技出版要加强科学普及,丰富精神食粮,提升国民科学素养

科学普及是让广大公众接受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活动,对增强国家整体科技竞争力有积极作用。我国科技出版工作比较重视对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前沿、国际研究热点的宣传和出版,科普出版方面相对来说重视程度还不够。在科普作品方面,大量优秀的科普作品都是翻译引进国外的科普书籍。因此,在新时代的出版工作中,首先科技出版界必须把科学普及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来抓,投入更多的编辑力量,推动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在新时代取得长足的发展;其次,要加强与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紧密结合,策划和撰写我国本土化的科普原创作品,弘扬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最后,要创新科学普及的形式,传统的科普出版主要是以纸质书刊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体验感和交互感,新时代的科学普及工作要加强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形成立体化、沉浸式的知识传播体验,增强广大民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3.4 科技出版要贯彻文化自信,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

近现代科学理论体系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的,20 世纪以来,大量科学技术被引入中国。根据国家版权局首次公布的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统计数据,1995 年我国引进图书版权1664 项,输出图书版权354 项,版权引进输出比为4.7:1[7]。自此,我国版权贸易不断加速,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到2003 年,引进图书版权增长到12 516 项,输出图书版权仅仅811 项[8],版权引进输出比达到了版权贸易统计以来的最高峰——15.46:1。这其中,科技、教育类图书占了较大比重,也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科技水平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需要大量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自2003 年以后,版权输出不断加速,两者的比例不断缩小,到2017年,版权引进输出比为1.61:1,图书版权输出数量首次突破1 万项大关,达到10 670 项[9]。大量的版权输出,彰显了我国整体实力,特别是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在很多领域的成就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从国内领先向国际先进、国际领先水平迈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5]。科技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制高点,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科技出版要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科技出版推动国家“走出去”工程,把中国高铁、核电、航空、特高压电网、电信等介绍推广给世界其他国家,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与科技中的地位。通过科技出版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建设,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打破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主导大多数国际标准的局面,掌握新兴产业的国际话语权。通过科技出版推动版权贸易的发展,力争2025 年前后,实现版权引进输出比的逆转,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和优越性,成为文化强国。

3.5 科技出版要走国际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前,我国科技出版业,主要面向的是国内市场,服务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和读者,发生的竞争主要存在于国内各出版机构之间。然而,以爱思唯尔、斯普林格为代表的国外出版商近些年纷纷进入中国,开展业务活动,吸收中国的出版资源,丰富扩充自己的资源库,挤占了国内出版机构的发展空间。面对这种现状,国内科技出版机构也在积极面对,利用本土优势,积极收集整合国内的资源,构建自己的数据库,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新时代,如果我们仍然仅仅围绕国内市场做文章,对国外出版商的步步紧逼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那么将难以实现我们从出版大国到出版强国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抬起头来,放眼世界,开拓全球市场,去争取其他国家优质的出版资源,走国际化道路,通过收购、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资源,搭建国际化的科技传播与服务平台,从而实现我们科技出版的跨越式发展。

新时代的中国,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出版要把握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助力科技强国战略,服务国家科技发展,丰富精神食粮,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贯彻落实文化自信,实现版权引进输出的逆转,从科技文化的追随者变为引领者,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猜你喜欢
科技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笔中“黑科技”
谁远谁近?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