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六堡镇林业工作站,广西 苍梧 543113)
林业产业有效改善了自然生态,让人和大自然和谐发展。但在苗木培种环节常常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苗木的成活率不高,不仅给林业工程带来巨大损失,还不能达到改善生态自然的目的。为此,若想有效提升幼苗的成活率,就必须注重苗木培育和移栽造林方法的使用,掌握不同苗木种植标准,保障苗木在适宜的环境下健康生长。
在苗木培育阶段,需为种子的生长提供较好的土壤条件。土壤可以为苗木提供排水性能好、土质松散、科学的地下水位等成长环境。从苗木市场上能够了解到,苗木的品种有很多,在培育时不同种子对土壤的要求存在差异,比如,杉树适合酸性较强的土壤环境;垂柳适合生长在盐碱性较强的土壤里,因此在培育苗木时必须根据苗木对土壤的要求来选取种植土壤,保障苗木能够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正常生长[1]。在选取土壤时,要仔细检验土壤的安全性,由于国内化工废弃物等会污染土壤,若选择含有化学废弃物的土壤来种植苗木,则会极大影响到苗木根系,苗木枯萎死亡。所以,苗木培育者要聘请专门的土壤研究者仔细检验土壤的安全性,确保土壤的酸碱性适中,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若想有效保障树苗的成活率,就必须重视苗木的选种。通常情况下,选取母树林形成的树种不仅质量很好,而且成活率也很高。尽管选种工作直接关系到树苗的成活率,但是就算质量再高的种子,若在催芽时存在问题,也必定会引起苗木成活率不高的现象[1]。为此,在种子催芽过程中,必须对种子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完成后将之放进水里浸泡1 d,再把种子放进温室内,而且要每日用清水淘洗,当种子有裂口后,再把种子进行集中的播种,采取这种方式能够使种子的催芽效果更好,且加快了种子的发芽速率。
若要保障树苗枝干粗壮与产量等,就必须按照苗木种类的实际状况来管理培育密度,确保每棵树苗之间的间隔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通过调研分析苗木培育密度要求得知,通常会把树苗间的间距控制在10~20 cm左右,且每行树苗之间的间距一般控制在16~70 cm之间,具体培育密度还需结合苗木种类与培育环境来决定[3]。但是,不管是树苗株距或者行距,均会影响到树苗的生长状况与产量。具体来讲,若苗木的培育密度很小,则会占用很多的土地资源,使之产量下降;反之,若苗木的培育密度太大,就会造成苗木无法充分和阳光接触,令苗木产生细弱等现象,减少树苗产量。
在种植苗木之前,林业工作者应对培育土壤做好施肥工作,目的在于保障土壤内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是针对施肥工作而言,也有很严格的要求,特别是苗木种植的底肥,而苗木施肥能分成基肥与钾肥两种,发酵时要选用基肥,用量为150 g/m2,尽量选取在长时间堆积发酵之后的圈肥,并保障施肥均匀,但在旺盛的苗木生长期,就要使用大量钾肥,并认真翻耕将要培育苗木的土壤,严格控制浇灌的水分,使树苗在这种土壤条件下能够更加健康地生长。
苗木的播种过程也会影响到树苗的成活率,由于不同类型的树苗对温湿度的要求不同,因此林业工作者必须在播种之前全面掌握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迎合不同树苗对播种气候的需求,若忽略了树苗对播种时期的需求,将会造成苗木缺水旱死、多水涝死的情况。所以,在掌握树苗的播种需要后,林业工作者要选择适宜的气候环境进行,防止导致苗木出现死亡[4]。此外,利用土壤覆盖树苗时,应控制好覆盖的厚度,若土层覆盖很薄,将会造成苗木露出土层,不能吸收土壤里的养分,但是土层覆盖过厚,就会造成苗木难以破土,不能吸收充足的阳光,使之生长迟缓。
树苗播种之后,许多林业工作人员都觉得该项工作完成了,实则不然。树苗播种后的养护与苗木后续生长有着紧密的关联,若要提升育苗质量,就必须注重播种后的养护工作,特别是在部分干旱区域,要对育苗区域设立一定的障碍,防止育苗区域地下水分丧失,造成苗木由于缺水而产生干枯现象。
在移植造林树苗时,选取造林时机非常关键。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温度与季节性等均存在明显区别。针对北方而言,一般选取春天造林,通常是每年的3~5月份,南方则稍早,为2月中旬至4月底,由于这个阶段的苗木正处在萌发期,而且温度也在慢慢回升,在这个时间进行移植造林,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造林效率,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加大树苗的成活率,保障林业树苗移植造林的正常进行。在苗木尺寸的选择上,通常选取主干直径为1 cm,个体形态较好,苗木健康的新幼苗,保证移植造林的质量。
在选取造林技术时应将造林后的成活率视为移植造林的重点。在树苗移植造林阶段,常常会由于种植者的大意造成苗木根系受损,阻碍树苗的健康生长,甚至还会造成树苗死亡,因此,在移植树苗时必须保障树苗的安全性[5]。针对部分喜水的树苗种类来说,在进行移植造林之前要做好灌溉工作,确保树苗有充足的水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
林业项目育苗移植造林需从技术方面掌握两个重要环节:其一,育苗尺寸。林业项目移植与造林的目标苗一般为3年小苗,胸径为4±1 cm。小树高度不超过40 cm,大树高度为120 cm。特殊林业项目移植造林的目标苗要按照工程规划,微调树洞布置、移植条件等。其二,造林尺寸。林业项目移植造林规模要根据简单的1∶20比例确定。
首先,提升育苗者的综合素养。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图书阅读等途径丰富育苗技术知识,针对育苗工作者组织育苗技术继续教育,扩展育苗者的知识眼界,了解小苗最新培育技术及成果。其次,提高育苗管理能力。要优化育苗管理制度,确定育苗管理职责,使得育苗管理者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及素养,从更高层次控制育苗质量,不断提升苗木培育效率及效果。
温度的改变对育苗工作有直接影响,所以要结合温度变化加强抗旱防寒管理。苗圃计算机智能温湿度操控平台能自动管理高档花卉、苗圃以及蔬菜大棚中的温湿度,这个系统利用传感器来检测温室中的空气温湿度、叶片表层湿度以及其他参数。利用单片机和PC分析运算农业专家平台预先设置的温湿度系数级最好温湿度系数。在温室传出“通风、加热”等信号时,温室中的智能温度与湿度控制系统立刻接通或切断风扇、柴油加热机的电源,根据主机的说明闭合水泵。所以,各个温室内的温湿度均会智能控制并维持在适合苗木正常生长的最好状态。
(1)按树苗病虫害的差别预防病虫害。影响林业工程树苗的病虫害有很多,基本原则是掌握主要矛盾,按照病虫的差异来区别对待。通常情况,能使用400倍液的乳剂来消灭害叶虫小虫,将之扼杀在萌芽中;使用2000倍液的911乳剂消灭腐烂病虫害,且要处理好害虫孢子核。而且,要选择在阴天和完善喷洒杀虫剂,防止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如此有助于提升杀虫质量。
(2)掌握季节性病虫害预防。季节性病虫害处理的重点是选取春天苗木发芽期进行树苗病虫害预防工作。春天病虫害预防工作和害虫繁殖链相关,这时害虫正处在旺盛繁殖阶段,此时进行病虫害预防工作,有助于全面及时杀死害虫,繁殖害虫持续繁殖生长。另外,在冬天低温环境下,对林业工程树苗喷洒一定量的农药组合,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害虫的滋生。若在育苗期出现病虫害,要立即修剪与清除树苗,必要时以广谱杀虫剂消灭害虫。
(3)基于生态环保的角度组织科学的预防工作。就林业工程的整体状况来说,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防止病原体繁殖并影响苗木正常生长的首要工作。提出预防与管理措施时,既要保障良好的预防效果,还要兼顾病虫害预防工作对自然生态带来的不良影响与后果,尽量在提高预防效果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保证生态系统平衡。为此,在组织树苗病虫害预防工作之前,要全面调研与评价本地环境,建立可行性计划,在保证不影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选取科学的预防措施。
苗木的质量与成活率由苗木在林业项目内的培育与移植技术水平决定。采取先进的培育方法和移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树苗的成活率,进而保障树苗的生长效果,所以,要积极总结经验、努力学习,进一步优化创新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方法。本文分析讨论了林业项目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方法,从提升育苗者素养、严控栽培温度、预防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