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娟,李光跃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数据显示,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规模,从2012年的8亿人次增至2018年的30亿人次,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40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8年的8000亿元,年均增长27%。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整体发展带来显著效益,但鉴于单一产业不足以保障乡村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实施推动产业融合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应运而生。但由于缺乏专业规划、融合力度不足、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产业融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各个产业的景观规划仍相对独立,区域内的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利用。乡村景观也相应出现了严重同质化、城市化现象,导致乡村逐渐失去自身的人文、自然特色,“千村一面”;乡村人文景观较少,一些乡村景观规划只注重形式,缺乏对当地人文的深度挖掘;不合理的开发规划导致乡村生态也遭受不同程度得破坏。本研究拟从乡村景观规划角度出发,探讨了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乡村建设策略。
驷马水乡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内,是“国家级AAAA级景区”,是以湿地体验、休闲度假、三产互动、观光农业、艺术写生、巴文化溯源、景民融合等多业态综合型特色旅游文化圣地。其交通优势明显,3h内可达成都、重庆、西安。
驷马水乡依山傍水,水域面积超过45hm2,高坑河、花溪河、驷马河三河交汇,水系发达,奠定了其建设主题。森林覆盖率高达80%,山地地形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山脚有多样滨水景观,山腰是聚落景观集中地,山上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除此,驷马水乡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物产的引进和开发提供条件。
驷马水乡又称“父亲村庄”,著名油画《父亲》,是由画家罗中立以驷马老农为原型,在驷马水乡创作完成。同时,驷马水乡是北宋大孝女赵琼瑶故里,“孝道文化”也是驷马水乡重要文化名片,孝道文化园、琼瑶广场便以此为主题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加深乡村产业之间的联系,降低单一产业发展的风险,实现资源多重利用,减少建设成本,建成生态宜居的、多产互动的、稳定可持续的乡村新环境。
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制定产业引进、发展战略,确定产业类型及其可行性;②整合区域内可依托的资源,进行产业规划,完善基础建设;③确定产业分布分区,对分区进行主题定位;④具体的区域内的详细设计。
4.3.1 统一变化原则
乡村进行发展改造前,应进行充分的勘察,了解各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大体的规划,确定可行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和这些区域斑块之间的走廊连接。整体的规划能极大程度上节约建设成本,能设置更为合理、便捷的道路系统、服务系统,将资源由点连接成面,形成一张发展的大网,每个节点相互联系、相互利用、相互协调。
4.3.2 因地制宜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应尽量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开发,将已有特色放大化,或挖掘本地潜在资源进行开发。尽量避免盲目借鉴、引进不符合当地状况的产业与规划设计。乡土性在规划中应体现在设置与大地纹理相适宜的道路系统,选择与当地情况相适宜的发展产业,结合当地人文背景等,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体现在应用当地乡土材料、乡土树种、建筑样式等。
4.3.3 生态可持续原则
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保护生物多样性;设置相应的排水排污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环保系统,为人们提供健康、节能、整洁的人居环境及游赏环境;设置一定的环保宣传设施,引导人们产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利用新型能源、材料,减少生态破坏的来源;合理的植物配置也可一定程度缓解生态压力,如吸收有害气体、净化水体、降解土壤中有害物质。
4.3.4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指设计应立足于景观使用人群,从使用者的思维、行为出发,设计出让其最大程度感到舒适的景观环境。这一原则可贯穿到空间的层次设置、游览线路设计、景观尺度设计、景观小品设计、植物配置等各个设计环节,相关的知识涉猎包括人体工程学、行为学、心理学等。
平昌县以打造“田园风光,水乡平昌”为目标,把“旅游+”贯穿全县经济发展全过程,在此发展基础上,驷马水乡依托自身优势,推进实施“四三三”产业发展战略,坚持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三产互动”,新型农村社区、特色产业园、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同建”。
驷马水乡规划面积10km2,涉及5个村,其建设以水为主题,以高坑河为主干,其他支状水渠串结成网,共同构筑成规划区河网景观,沿公园街塑造水上商街的内部步行空间廊道。在主要水系上,均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水上旅游项目,以水乡生态、湿地保护和景观湖为特色,主要由临水建筑、景观小品、滨河绿化带构成,意在打造独特而有序的视线变化和感官体验,达到移步换景的目的。驷马水乡现主要有以下特色景点:驷马河国家森林公园、渔人码头、驷马水乡大峡谷、锦绣花乡、百里森林长廊、孝道文化园、元峰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驷马水乡的农业发展集中分布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占地5000亩,有农耕风貌区、香花观赏区、循环农业区、原生态林地区、生态果林区、休闲观光区、健身活动区七大主题功能区。
传统农业景观主要在农耕风貌区、原生态林地区,其结合山地地形,营造了多片梯田景观;生态果林区、香花观赏区是在原农田的基础上改造,形成缓坡或梯田地形,兼具观赏和生产功能;循环农业区是现代农业景观集中区,其中大型温室打造成科普教育场所,内设假山、亭、桥、花架等小型景观小品,科普植物多为新型瓜果蔬菜品种,小型温室主要承担生产作用。休闲观光区、健身活动区是穿插在科技示范园中的附属空间,其中设有人工湖,周边有供休憩的场所长廊、亭、座椅。
旅游业作为前锋产业,在规划中占比较大,驷马水乡著名旅游景点包括驷马水乡大峡谷、锦绣花乡、孝道文化园、百里森林长廊、玻璃栈桥等。
驷马水乡大峡谷是集山水溶洞奇缘、大型水上乐园、峡谷运动攀岩、森林探险、休闲观光、水上娱乐、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型景区。其建设紧贴“水”这一主题,设置了多项水上体验项目。依托峡谷地形的极限空漂项目全程1666m,是刺激惊险的经典游玩项目,奇幻洞天是利用独特地理环境营造的集惊险、浪漫的溶洞游乐项目。孝道文化园是聚落景观集中地,典型的川北风格建筑呈带状展开,其建筑侧面绘制有特色壁画,门前设有铜钱状或书本状的标语牌,展示每一家的家训,宣传孝道文化。除此,锦绣花乡为五百余亩的花海,春季热门景点;百里森林长廊是约5km的森林道路,两侧是高大水杉;玻璃栈桥是架在两山之间的玻璃桥,是驷马水乡新建的刺激体验项目。
对游客而言,驷马水乡几乎涵盖了所有旅游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都较大程度满足游客需求。各个景点都承担了相对不同的功能,农业科技示范园、葡萄山庄主要承担生产、教育、科普功能;大峡谷、玻璃栈桥主要承担了娱乐、体验功能;锦绣花乡、国家森林公园、百里森林长廊主要承担观赏、康体健身功能;孝道文化园、琼瑶广场以传承、宣扬人文为主要功能;这些景点的设置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需求,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旅游系统。
对当地村名而言,产业的开发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增收,就地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在旅游旺季能较大创收,淡季在工厂、农业园等处工作也能有稳定的收入。
大多数旅游景点都具有明显的淡旺季,导致设施、人工在淡季浪费成本较高,早期的驷马水乡因主要为水上体验项目,造成旅游高潮集中于夏季。经过后期产业的不断引进、增加,相互补充,驷马水乡已经形成了四季皆可游的成熟规划体系。
春季锦绣花乡赏花;夏季大峡谷冲浪、漂流;秋季葡萄山庄采摘蓝莓、葡萄,骑行百里森林长廊;冬季玻璃栈道在春节吸引大批人流。同时,孝道文化园、国家森林公园、农业科技园等景点不受季节影响,每个季节都可前往。
驷马水乡的道路网简洁,但联通各个景点,经过统一的规划,极大程度减少了道路建设成本,并将道路作为绿色走廊,营造成同样具有游赏功能的景点,百里森林长廊曾登上《国家地理》,也是环中赛最美赛段之一。除此,水乡内的指示系统风格统一,各个景点之间有相互宣传的标牌。通过基础设施的共建,将看似分散的节点,连接成一张规划的大网,便于游客一次游览多个景点,也便于景区系统管理。
(1)景区缺少旅游产品的开发,游客多空手来空手归,水乡可开辟一个旅游特色产品市场,农特产可在此零售,开发设计文旅产品,为游客留下纪念,也为水乡起到宣传作用。
(2)由于景区诸多景点面积较大,洗手间设置存在不足,针对此现象,应计算洗手间的服务半径,相应增建。
(3)水乡人文景观较少且表现方式单一,对此应注重人文的深度挖掘,活用景观各元素传达人文情怀。
基于产业融合理念的乡村景观规划能最大程度为乡村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直接为村民提供稳定的增收、舒适的生活环境,缩小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本文分析归纳了产业融合与乡村景观规划的关系,提出了基于产业融合的乡村景观规划的规划目标、方法、原则,并以在产业融合方面实践较成功的驷马水乡为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拥有的资源出发,分别阐述了基于不同产业的景观规划特点,指出了乡村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融合可以通过合理景观规划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