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晴
(中国建设银行天津红桥支行,天津 300000)
在这个迅速发展以及人类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时代,我国经济不断进步,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的金融行业共同向前,两者相辅相成,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不断与现代经济融合,有效配置市场资源,在我国的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在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中,金融风险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金融行业的有效管理,因此识别金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实现金融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所谓金融风险,就是与金融相关的风险。其特征包括四个:①不确定性。金融风险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事前知晓,这也给金融风险的识别管理增加了难度;②相关性。众所周知,金融机构主要从事与货币相关的业务,这就决定了金融机构与经济社会紧密相关;③高杠杆性。金融产品存在“以小博大”的性质,比如金融衍生产品;④传染性。由于金融机构的中介性质,决定了金融风险的高传染性。
由金融风险的四大特征可以看出,落实金融管理中金融风险的有效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保护金融机构而言,金融风险的出现将会影响整个公司的业务,甚至破产。目前,大多数实业集团为了多元化发展以及为实业提供资金,而涉足金融领域,纷纷建立小贷公司。但是由于对金融风险的识别措施不到位,导致小贷公司倒闭,进而连累整个实业集团。而且金融管理中金融风险的有效识别能够保护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金融风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烈效果,一旦出现,将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
所谓充分认识金融风险,不仅在于对自身有充足的认识,而且应鼓励员工学习金融风险的理论知识。金融风险的含义较为广泛,但就其种类而言,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政治风险等多种风险。同时金融风险的出现将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如若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就很难对金融风险有系统性认识,也就很难感知金融风险的危害性。因此,金融机构员工不仅应该具有对金融风险的敏感嗅觉,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加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得到迅速发展。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就是依托大数据背景,实现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金的融通,加快了资金融通的速度,但是信息技术也带来了很大的潜在金融风险。这无疑给金融风险的识别增加了难度。因此,各大金融机构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注重金融科技人才的引进,在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金融行业利润的同时也能够有效识别其所带来的各种金融危险,促进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各单位的领导层要时刻保持对金融风险冲击的警惕性,做好金融风险的管理。
实施以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定量测试。在汇率和商品价格上下浮动的同时,要兼顾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使用工作,为定量工作创造基础条件。不同风险分析工具使用要考虑风险特征的特点、形态,进行具体分析,分析结果应形成相应的信息报告。在此基础上,
对金融风险进行综合分类,从而编制出分类报告,使其成为经济主体决策的基本参考内容。经济主体的相关管理者在掌握了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后使用报告信息和风险综合分类报告来从理论上进行观点叠加和观点重合,通过这一途径来观察到金融活动中所出现的反常现象,快速发现风险并规避风险。在管理金融风险的实际过程中不止需要相关的风险综合分类报告,同时要创建能够反映交易变化的信息网站,在所创建的系统中带有风险综合报告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显现出公司风险影响最大的交易变化情况,实时掌握最新状况。对于负责交易的专业人员来说,要掌握好与其自身相关的详细实时信息,将这些信息有效的应用在交易的定价和检测过程中,若在操作时违背了相关的交易限额规定,这时风险管理系统就会立刻发出提醒。其他使用报告的人,若他们需要确定投资机构现阶段所面临的风险强度具体如何以及风险的变动情况,则需要提供能够反映出公司整体风险水平和交易情况的报告,以免进行错误的选择,从而达到有效规避金融风险的目的。
总而言之,金融风险的有效识别是金融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保护金融机构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在当前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风险的有效识别及防范对于稳定第三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金融风险的有效识别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要求金融机构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合作,使用现代化的新型管理方式来进行识别,比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需要国际间的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