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岩
论现代物理基础理论的缺陷和以太模型的重塑——大统一理论的创建
宋景岩
(上海航天技术基础研究所,上海 201109)
总结了阻碍物理基础理论进步的四方面因素,指出现代物理基础理论缺陷的根源在于对引力、光、红移等前提条件的错误认知。从多方面论证了以太存在的客观性,并论述了宇宙空间存在巨大的以太压,以太压的传导速度为光速,电磁波(光)的本质就是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激发出的以太粒子的振动波;引力的本质是宇宙空间的以太压在传导过程中,受到物体的一定程度的阻挡,而在物体的之间产生的压力差;电磁力的本质就是大量以太粒子定向流动产生的推动力;强核力的本质就是宇宙空间中巨大的以太压对原子核的压束力;弱核力的本质是密封在原子核内部的以太粒子形成的原子核内部张力;完成了大统一理论模型的创建。
以太;光;引力;大统一理论
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的能力大幅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但作为解释这些自然规律发生内在机理的现代物理基础理论却停滞不前,主要体现在:现代物理基础理论体系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且相互矛盾,唯心主义大行其道,各种“神论”满天飞,把科幻当科学,混淆了时间、空间、质量、能量等基本认知。面对各种通过极限猜想建立模型和理论,缺少基本的逻辑性,不能自圆其说,人们不禁感叹“物理已死”“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本文在总结物理理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代物理基础理论前提或假设条件的反思、对其理论缺陷及不可知性问题研究、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中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产生原因进行系统性、创造性逻辑推理,得出的科学结论,重拾了经典“以太”的概念,并从多方面论证了以太存在的客观性,给予以太学模型全新的理论内涵(以下简称以太新理论),创建了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完整理论框架,可能成为人们理解物理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全新理论体系。
从约400年前伽利略开始,物理理论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太学是被物理界所普遍认同的,但因以太的存在难以想象、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等因素(这些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以太学被简单而粗暴地否定、抛弃,可以说“因为两朵疑云,抛弃了整个天空”,从而进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两雄争霸期。
相对论善于以偷换概念的形式来掩饰逻辑上缺陷,量子力学更是以唯心主义思维抛弃了科学逻辑,在这两种绝对权威理论统治下的物理理论界,尝试了各种猜想和变通研究,并将各类新的科技成果强行纳入其理论体系,但终难以自圆其说、难以令人信服,可以说现代物理基础理论的研究陷入困境、迷途,难以自拔。
反思影响现代物理理论发展进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人们接收信息的局限性和思维惯性的作祟。人们接收自然界的信息主要来源是可见光,而对光本身的认识就存在很大争议,微观世界是看不见的,能看到遥远的宏观世界的光是极其微弱的,人们利用极其少量的信息来判断复杂多变的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机理,思维惯性也会使人们大多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思考,出现偏差和失误理所当然是大概率事件。②物理基础理论的提前条件或假设条件存在重大的错误因子,会导致理论研究方向的错误。面对漏洞百出的理论体系,难道不能以真正的科学态度去质疑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前提条件和假设条件的正确性和客观性吗?设想一下,如果真空不是空的,真有以太的存在;如果光不是光子的运动,而以太振动波的传递;如果万有引力不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力,而是外部空间压力在物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推力……那么物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向必将发生颠覆性改变,旧体系将被证伪,物理理论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纪元。③强大的世俗力量阻碍了物理基础理论的创新。将权威神化,将权威理论如宗教般信守、盲从已成为普遍现象,加之已经形成的巨大的利益集团,现代物理基础理论的研究缺乏真正的科学创新精神。④数学工具的滥用对物理基础理论研究具有迷惑性。对物理属性和自然规律的量化定义是人们理解和应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学上的数学工具是对物理属性和自然规律的简化、近似的量化描述,而单纯从数学工具反推物理属性和自然规律是极不可靠的。
笔者认为,因以太理论的不成熟,就简单粗暴地否定以太的存在后,现代物理基础理论的提前条件或假设条件存在致命的错误因子——掉入思维陷阱,这是现代物理基础理论缺陷的根源,也导致理论研究方向的错误,走进死胡同。下面对引力理论、光理论、哈勃定律的提前条件或假设条件的正确性进行质疑。
现有引力理论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这是人的惯性思维),广义相对论无厘头地认为,物体会使它周围的时空发生弯曲,引力是时空弯曲的表现,物体周围存在引力场,引力通过引力波在引力场中传播,宇宙中存在无所不在的引力子。
现有引力理论忽视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可能: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只是表象,其实质是来源物体外部宇宙空间的压力差。
以太新理论认为,宇宙空间存在巨大的以太压(数量级上可能是大气压的数千亿倍以上),以太压在宇宙空间的以太粒子之间传递经过物体时,被物体中的原子核阻挡了一部分以太压的传递,就会产生压力差,这就是引力的本质,物体在以太压力差的作用下产生聚集效应,表象为相互吸引,物体之间以太压力差产生的机理将在以下内容中详细解释。
可以以恒星为例去思考“引力是一种相互吸引力,还是一种来源于宇宙空间的外部压力的传递差?”恒星是一个因引力而聚集的天体,恒星核心部位因存在巨大的压力产生的核反应,越接近恒星中心部位,压力越大。
如果引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越靠近恒星中心部分,由于来自四周的吸引力方向相反而抵消,恒星中心部分的吸引力反而最小,即便有周边的引力差向恒星中心传导,恒星核心部位的压力也难以达到核反应的条件;即使产生了核反应,这种相互吸引的模式也无法稳定与内部的核反应产生的张力的平衡,恒星很快就会爆炸。
反之,如果引力是外部压力,巨大的以太压从球型恒星的外围逐步向恒星中心传导汇集,内部压力会呈级数增长,恒星核心部位的压力足以达到核反应的条件,这种从外向内的压力传导汇集的模式也较容易控制恒星核心的核反应得以稳定进行。因此,引力的本质极可能是来源于宇宙空间的外部压力的传递差。
历史上,物理理论界对“光是粒子还是波”的问题一直存在严重分歧,这是物理基础理论的一个核心基本问题。现代主流理论将光定义为“做光速运行的光子”,这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成立的前提条件。
将光定义为“做光速运行光子”,与人们的实际观测结果有相矛盾,相对论认为“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光速不变”“光速不可超越”“静止的光子没有质量,运动的光子有质量”等,这些超越基本逻辑又自相矛盾的定义竟然被主流理论界接受了。
但物体如何产生初始速度为光速的光子?具有光速的粒子又怎么能轻易地被反射、折射、吸收?光子之间为什么没有碰撞?众多疑问,无法作出合理解释。
反观,光的物理属性和机械振动波的物理属性完全相同,将光作为以太粒子的振动波,光的一切物理现象都得到符合科学逻辑的解释,唯一的推定条件是以太的存在,但与假定光子存在的理论相比,显然更为科学合理。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只能证明当时的以太学关于以太是绝对静止的设定是不正确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应作为完善以太学的契机,但却被利用为全盘否定以太学的工具,这或是物理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大悲剧。
哈勃定律认定星光的红移是一种运动红移(又称多普勒红移),越遥远的星系红移越大,也就是越遥远的星系越加速远离人们,哈勃定律成为宇宙膨胀和大爆炸宇宙模型的理论基础。
而事实上,光作为一种振动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是有振动能量损失的,传播得越遥远能量损失越大,波长逐步变长,频率逐步降低,直至为0。只是光的这种能量的损失非常缓慢,在较近的天体之间很难被观测到,天体之间越遥远光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的损失越大,也就是红移越明显。光的这种因远距离传播而产生的红移现象,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一种现象。
同理,宇宙微波背景也是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产生的自然现象,宇宙中所有的星光都会最终因能量衰减而经历微波阶段,宇宙微波背景不是“大爆炸的余辉”。如果光波在传播过程没有能量的衰减直至消失,那么整个宇宙将充满高频光波、异常明亮、甚至会亮瞎人们的眼睛。
哈勃定律无视红移现象产生最常见机理,并选择一个错误的推导,最终发展出“宇宙是一个奇点爆炸后膨胀形成的”的神论。
大道至简,相信大自然运行最基本的规律是简单且统一的。建立在多种假设基础上,又存在众多自相矛盾、不可知性问题的现代物理基础理论体系是很难令人信服的。现代主流理论回避以太的存在,用光子、引力子、胶子、中微子、希格斯玻色子、弦、暗物质等众多假设粒子来解释自己的理论,但这些假设的粒子最多只能算是以太粒子在某一方面的投影;现代主流理论假借引力场、电磁场、能量场、暗能量等各种场论来解释空间对物体的作用,也仅仅只能反映以太空间对物体作用的某个方面。
电磁波(光)、电流、引力、引力波、电场、磁场等传播速度都等于光速,这绝不是巧合,而是提示人们:它们一定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同一种物质的同一物理属性的反映,即它们都是宇宙空间中以太的压力(或振动)的传播速度。所有事实和现象都指向唯一的可能——以太的客观存在,但需对以太的理论模型进行重塑。本文通过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中自然现象产生的机理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创新思维,重新认识光和四个基本相互作用力的客观本质,为以太学注入全新内涵。
以太新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太作为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相对均衡地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包括在已知物体的内部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都存在大量以太粒子,可以说整个宇宙空间就是一个巨大的以太空间,以太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以太空间中,电子围绕原子核的高速运动激发以太粒子的振动波,电磁波(光)就是以太粒子的振动波,这种振动波在以太空间以光速进行传播,并不是以太粒子本身在光速运动,这就是电磁波(光)的本质。
整个宇宙空间存在巨大的以太压,以太压的传导速度为光速,以太压在宇宙空间传递经过物体时,以太压被物体阻挡,就会在物体之间产生压力差,物体在以太压力差的推动下产生聚集效应,就是引力现象,引力的实质是宇宙空间的以太压在传导过程中,受到物体中原子核的阻挡,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压力差。
以太粒子之间有很强的互斥性并对距离很敏感,以太粒子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以太粒子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以一定速度从密度高(压强大)空间流向密度低(压强小)的空间,形成以太流,大量以太粒子的定向流动产生磁场效应,大量以太粒子推动一定数量电子的定向流动产生电场效应。电磁力本质上就是大量以太粒子定向流动产生的推动力。强核力的本质就是宇宙空间中巨大的以太压对原子核的压束力。弱核力的本质是密封在原子核内部的以太粒子形成的原子核内部张力。
以太新理论统一了对四个基本力的认知,四个基本力都是宇宙空间中巨大的以太压对物体作用的反映。
要想理解以太空间的物理属性,必须打破常规思维,可以把以太空间考虑成一个拥有巨大压强的以太液体空间,因为有足够大的压强,以太粒子之间的压力和振动才能以光速传递;以太空间的物理属性对以太的密度变化异常敏感,如果部分空间的以太密度下降了万分之一,这部分以太空间的压强也会明显下降,光速下降,出现明显的红移和折射现象;物体如同漏空体沉浸在无边的以太海洋中,物体中只有原子核阻碍部分以太压的传导,因以太粒子的流动性极强,物体在低速运动时,以太的阻力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光是以太粒子的振动波,人们身处以太空间中并一直在观察研究以太产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却忽略了以太本身的存在。
所有物体都会释放电磁波,温度越高,放出电磁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按频率由低向高可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Χ射线、Y射线,都是按光速进行传递的。
以太新理论认为,电磁波是物体中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激发出的以太振动波,电子的运动速度越快,产生电磁波的波长越短、频率高,这种以太粒子的振动波在以太空间中是以光速进行传递的,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电磁波(光)的真实面貌。
要理解这样原理,可以用相似的声波在空气中传递原理去思考,一个发声源产生的振动引起周围气压的变化,带动周边的空气分子的振动并在空气中传递,就出现了声波现象。根据声波振动频率的高低,声波可分为次声波、声波、超声波,但都以一样的声速在空气中传播,在声波传递过程中,空气分子并没有声速方向上的移动。
同理,电磁波(光)在以太空间中以光速传递,以太粒子并没有光速方向上的移动。空气气压越大,空气密度越高,声波的声速越快;音波的波长越短,能量越高,沿直线传播的束射性和方向性越强,这些都和电磁波(光)在以太空间中传播的原理是相似的。
光能够在宇宙中无限传播,说明宇宙中充满以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真空,现在所说的“真空”只是没有分子和原子的“真空”。
光作为以太的振动波,密度相同时以太空间传播速度是相同的,但光速不是不变的,光速是随传播介质以太的密度变化而变化的。传播介质以太密度越低时光速越低,比如空气、水、玻璃中的以太密度比真空中的以太密度有不同程度降低,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就有明显的不同程度下降,这是振动波传播的特性。这里强调一下,空气、水、玻璃的分子不是光的传播介质,它们中的以太才是光的传播介质。
光在密度相同的以太空间是按直线传递的,光在不同密度的以太空间之间传递,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如光从空气中射入水、玻璃等物体时,因以太的密度发生变化而出现光的折射现象,这也是光作为振动波传递的基本属性。
光是物体与宇宙空间能量交换的主要途径,光的振动频率越高,传送的能量越大。光作为一种振动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有振动能量的损失,传播得越遥远能量损失越大,波长逐步变长,频率逐步降低,直至为0。所谓“宇宙学红移”“宇宙微波背景”都是光远距离传播过程中振动能量降低的现象。光的这种因远距离传播能量衰减而产生的红移现象是宇宙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光是以太粒子的振动波的判断依据,与光在自然界产生的所有现象相印证。但相对论错误地认为“光是物体释放出的以光速运行的光子”,这也给整个物理基础理论研究指错了方向,将最普通的光的红移、折射现象作为神奇理论“宇宙大爆炸”“时空弯曲”的证据,也是令人咋舌的。
物理理论界一直致力寻找一种科学终极理论——大统一理论,来统一说明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内在联系和机理。
现代主流理论尝试建立各种模型去统一这四种基本力的认知,但均未成功,主要原因是对四种基本力本质上的认知存在致命错误,错误地认为这四种基本力均来源于物体本身,但事实上,这四种基本力都来自物体外部空间的以太压。在正确理解以太空间的物理属性、正确认识引力的本质后,用以太新理论来理解和认识这四种基本力就非常容易了,简单地说,这四种基本力都是宇宙空间中巨大的以太压对物体作用的体现。
下面用以太新理论对四种基本力分别进行解释。
以太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宇宙空间存在着巨大的以太压在以太粒子之间传导,宇宙空间中的物体一般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中只有原子核是致密的(电子体积过小,可暂忽略),以太粒子不能直接穿过,原子核能够阻挡以太压的传导,但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原子其他部分空间都分布着以太粒子,以太压的绝大部分压力是可以通过原子中以太粒子透过物体进行传导的,这是“引力”相对弱小的主要原因,也是人们身处其中而没有感知的原因(这和人们身处于空气中没有感知大气压情况相似)。
对于单个物体来说,引力主要体现在:来源于宇宙空间的以太压在原子核的阻挡作用下,在物体内部产生一定压差,使物体产生向质心聚集的效应。
物体的质量越大,原子核越多(大),单个物体内部的汇集引力越大。引力大小也表现在以太粒子密度变化上,宇宙空间以太压大,宇宙空间以太粒子的密度也大;物体内部以太压越小,物体内部的以太粒子的密度越小,物体内部的引力作用就越大。
物体之间的引力产生的原因为:宇宙空间的以太压在传导过程中,由于受到物体的阻挡,在物体之间产生压力差。
以太压在物体之间传导有2个途径:①以太粒子的极其微小性可以使大部分以太压透过物体进行传导,传导的以太压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呈负相关;②以太粒子的极强流动性可以使以太压绕过物体进行传导,传导的以太压大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呈正相关。以太压在物体之间传导被阻挡的部分表现为“引力”,将物体相互推近。因此,引力的实质是宇宙空间的以太压在传导过程中,受到物体一定程度的阻挡,而在物体之间产生压力差。
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也表现在物体之间以太密度的变化上,物体之间引力越大,物体之间以太密度越小,只是这种因引力而产生以太密度的变化是非常小的,也不是线性的,很难被观测到,只有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以太密度因引力变化的现象较明显。
所谓“引力红移”是因引力大的天体表面的以太密度降低导致光的波长增加的现象;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附近出现偏折现象,包括引力透镜现象,也是因大质量天体附近空间以太密度的变化,而引起光的折射现象,而不是相对论认为是引力扭曲了时空现象。
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正相关,与物体之间距离负相关,也受物体原子核数量、大小、分布等情况的影响,很难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进行表达。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不能反映引力的本质,只是当时的物体引力经验值的推导,在与经验值相似的物体之间的引力计算值是非常接近真实值的;反之,误差就非常大。
以太粒子之间有很强的互斥性并对距离很敏感,以太粒子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以太粒子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以一定速度由密度高(压强大)空间流向密度低(压强小)的空间,形成以太粒子流,大量以太粒子的定向流动产生磁场效应,大量以太粒子定向流动产生的推动力就是电磁力。电磁力的大小与参与以太粒子定向运动的数量和速度呈正相关。
以磁铁为例说明,磁铁没有被磁化前,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运动方向是各不相同的,电子带动的以太粒子的运动方向也是无序的,不表现出磁性。磁化后磁铁内的大部分电子围绕原子的运动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将大量以太粒子推向一个方向,磁铁一端的以太粒子密度、压强增加,磁铁另一端的以太密度减少、压强降低,这样磁铁两端的以太空间存在压强差,又使以太粒子从磁铁外部由密度高的一端向密度低的一端运动,形成一个发散状的以太蜗流,从剖面上看是一层层散发又闭合的以太粒子的运动曲线,这个运动曲线和人们已知的磁力线形状是完全一致的,这样磁场就产生了。如果将两块磁铁同时向以太粒子压强高(低)的一端靠近,就会出现分属两个磁场的以太粒子流因运动方向相反而出现互斥力,所以人们会观察到磁铁同极排斥现象。
从微观上讲,每一个原子对以太粒子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空间,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运动都能形成一个或多个以太蜗流,每一个原子像具有若干正负极的小磁体,不同元素的原子会形成不同性能小磁体,不同小磁体的正负极的数量、电磁力大小和方向决定了不同元素原子的物理和化学属性。
人们将质子和中子中夸克束缚在一起、将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的作用力称为强核力。从以太新理论的角度,理解强核力是非常简单的,由于质子和中子是一种致密体,中间没有以太粒子可以传导以太压,宇宙中巨大的以太压将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压束在一起;同理,当原子核中的质子(中子)之间的连接处没有空隙、不存在以太粒子,宇宙空间巨大的以太压会将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压束在一起。因此强核力的本质就是外部空间以太压对原子核的作用力(压束力)。
原子的强核力的大小取决于原子核中质子(中子)之间的无空隙连接面的大小。强核力对外表现为短程力,一旦原子核中的质子(中子)之间出现了空隙,以太粒子能够进入,这部分强核力就会消失。
人们把可以使质子、中子相互排斥,可以使原子发生裂变、衰变的作用力称为弱核力。
以太新理论认为,在原子发生核聚变时,可能将一部分以太粒子,也可能夹着电子包裹在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和中子之间,这部分在原子核内部以太粒子的密度有可能大于宇宙空间的以太粒子的密度,从而形成原子核内部应力(张力),当外部空间以太压对原子核的压束力大于内部张力时,也就是强核力大于弱核力时,原子保持稳定;当因碰撞、振动等外部因素,使原子核出现空隙增加或出现裂缝,外部空间的以太压对原子核的压束力下降,导致强核力小于弱核力(内部张力)时,原子核发生裂变,或发生释放出部分以太粒子及电子的衰变。
因此,弱核力的本质是密封在原子核内部的以太粒子形成原子核内部的张力。
对以太新理论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可以更正已有的错误观点,颠覆了人们一些贯性认知,可以帮助人们掀开真实世界的一层面纱,解开物理界众多的不解谜团,可以使充满未知的世界变得“相对简单”。下面以几个物理问题为例,进行说明。
电压是电子流动的原因,但这只是一个表象,现有物理理论并没有告诉人们,电压是怎样驱使电子定向流动形成电流的,以及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区别。
电子的定向运动能驱动以太粒子的定向流动;反之,以太粒子的定向运动也能推动电子的定向流动,电场就是大量以太粒子定向流动产生的推动电子定向流动的效应。
以太新理论认为光速是以太粒子之间振动传递和压力传递的特有速度,而电压的传递为光速,两者之间必然有密切的内在关联,而事实上,电压的本质就是同一物质不同部位以太空间的压强差。这个概念可能比较抽象,电压升高就是利用电磁原理将高电位部分的以太密度增加,形成与相应部位的以太空间的压强差,在闭合线路中,以太空间的压强差越大,参与的以太粒子流动数量越多、速度越快,推动的电子就越多、速度就越快,表现出电流的增大。如果电流要克服电阻力,就会出现电子对以太粒子的反推力,要克服反推力,就会表现出能量的消耗,例如出现电能转化成热能等现象。
由于不同物质内部的以太密度有较大差异,在铁、铜等金属内部的以太密度较低,而空气、橡胶等物质内部的以太密度较高,即便通过电磁感应将金属内部以太密度升高(电压升高),也很难达到空气、橡胶等绝缘体中以太的密度,不会产生以太粒子从金属向空气、橡胶等绝缘体的定向流动,就会产生电的绝缘效果,这也是电的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原理。
以太粒子对压力的传导速度是光速,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当物体在以太空间低速运动时,以太粒子可以从物体中穿过,阻力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当物体在以太空间高速运动,以太的阻力就不能被忽略,越接近光速阻力越大,并且当以太粒子的阻力大于原子之间的电磁力,物体就会解体,因此任何原子以上的物体是不可能接近和超过光速运行的。任何粒子要接近和超过光速,就必须克服以太的巨大阻力,这种现象在自然界是难以出现的。“光速是物体速度的极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质量、时间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质量的本质是组成物体的基本粒子的量,按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这两种测量方法,在日常情况下,可以不忽略以太的影响,但当物体高速运动时,如果不考虑以太阻力的变化,就会得出“物体的速度越快,质量越大”的错误结论。
相对论认为“质量和能量可能会相互转换”,一个所谓证据是“当物资在核反应后,出现质量下降现象”,这极可能是测量方法的误导,一方面可能因为核反应释放出大量的基本粒子没有被测量到;另一方面,当一种物质发生核反生后变成新物质,新物质由于原子核的大小和数量不同,与以太空间的相互作用也会有所变化,因此,无论是惯性质量还是引力质量的测量结果都会有所变化。组成物体的基本粒子是不会消失或再生的,质能方程=2是错误的,质量和能量是物体不同维度的属性,不能相互转换,质量和能量是各自守衡的。
电磁波是以光速传播的以太粒子的振动波,大量以太粒子的定向运动产生电磁场的效应,引力波同样是以太运动的一种形式。
一般物体在以太空间运动时,由于以太粒子可以接近无阻力从物体中穿过,产生的引力波是非常微弱而无法观测到的,但当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致密天体高速运动时,以太粒子无法从致密天体中穿过,会在致密天体运动方向上对以太空间产生较大压力,这种压力以波形式按光速向外传播,表现在传播方向上的以太空间粒子密度高低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由致密天体高速运动产生的引力波是明显的,并可以远距离传播。
和电磁波的横波不同,引力波是纵波,穿透力更强。当物体接收到引力波时,反映的是以太空间对物体压力的周期性变化,也就是引力强弱的周期性变化。引力波的实质是部分以太空间的压力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现象,而不是相对论所说的“时空弯曲的涟漪”。
物体与外部的能量交换和相互作用主要通过以太空间来完成,以太粒子始终处于振动、波动、流动等状态,处在以太空间的电子、原子、分子等物体受其影响,也难以处于绝对静止状态,一般越小的粒子观测到的波粒二象性的现象越明显,光本身就是以太粒子波动的传播,但这与量子力学的所说的波粒二象性有本质区别。
宇宙中绝大多数星系的运动都为螺旋状运动,这与以太的流动是密切相关的。宇宙中大量恒星的核反应在不断释放以太粒子,而黑洞等天体可能会吸积以太粒子,这就造成宇宙中部分空间的以太密度高,部分空间的以太密度低,以太密度高的空间的以太粒子流向密度低的以太空间,就会形成巨大的以太漩涡流,这种巨大以太漩涡流在宇宙中是众多的,是它们推动了星系的运动,这也是星系一般呈螺旋状运动的原因。在星体运动与以太漩涡流的长期相互作用下,星体与其周边空间以太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基本保持一致,这很可能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零结果的原因。
以太新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充满以太的无限空间构成的,宇宙一直存在,也将永远存在,时间、空间、质量、能量是不可混淆的基本物理属性,以太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多维空间、平行宇宙、宇宙大爆炸、时空弯曲、时空隧道只能属于科幻或神学范畴,这就是以太新理论朴实的世界观。
现有的物理基础理论从对引力、光、红移等物理现象的错误认知开始,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推导,最终得到一系列异常荒谬理论,却成为不容质疑当代主流的权威理论,严重阻碍了物理理论的进步。
以太新理论科学地解释各种微观和宏观自然现象发生的根本原理,首创了统一四种基本力的理论模型,并和各种物理现象相印证,相信以太新理论的原则和方向是正确的,受作者本人认识局限性的影响,可能在某些细节描述上存在一定偏差。以太新理论是一个全新的庞大理论体系,本文仅作框架性介绍,期待专家学者们能给予更深入的研究、完善和验证,共同促进物理科学的进步。
以太新理论挑战了权威理论,否定了许多专家学者曾信以为真的理论、甚至终生研究的方向,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认同,以太新理论的全新观点和思路如能给他们一些启发,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1]戴念祖.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9:439-494.
[2]宋景岩.暗物质理论与猜想[J].中国科技纵横,2019(8):207-210.
2095-6835(2019)22-0014-06
O403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2.004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