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 胡安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如何探索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培育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新优势,不仅是中国实践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家赋予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践
近年来,园区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构建国际化开放创新体系,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围绕四个方面打造具有园区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
(一)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格局
良好的体制机制优势是打造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保障,也为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可能。
1.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作为中新两国政府合作的重要内涵,结合中国国情借鉴运用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是园区有别于并优胜于国内其他开发区的最显著特征。22年来,园区累计组织160多批次近3000人次各类专业管理人员赴新培训,学习借鉴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经济、公共行政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在结合国情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园区先后编制了近100项既保持与中国现行体制相衔接,又能够与国际经济发展相适应,且具有园区鲜明特色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逐步向经济管理、公共行政管理深入,近几年又向科技创新、金融等领域拓展,有力推动了园区创新发展步伐。
2.形成了先行先试的功能优势。在园区启动之初,国务院、江苏省.苏州市都对园区充分授权,赋予园区“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政策支持和管理权限,同意园区根据发展需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国家有关部委在项目审批、产业发展.财政税收、人才培育、用地指标、功能平台等方面授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管理权限,为园区开发建设创造了最好的政策环境和功能优势。
3.构建了高效务实的服务体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和扁平化模式,整合管理职能、减少管理层次,党政机构工作部门只有同类行政区的一半左右,建立起精简效能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起参与有序的社区管理机制,实现了园区发展与社区建设的同频共振。为保证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廉洁、高效,管委会建立了严格、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和公务员个人行为。同时,借鉴新加坡经验,率先在国内提出“亲商“理念,建立了全过程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以及国内领先的海关监管机制、定期主动上门服务企业等制度,公务人员自觉地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服务,努力使服务行为符合国际商务活动的通行规则。
(二)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产业发展格局
近年来,园区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引领区域转型升级,促进支柱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做大,服务经济做优,初步形成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服务经济为主体、以高端制造为基础。以优秀人才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1.主导产业高新化。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已成为园区第一第二大制造業支柱产业,并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航空及汽车零部件三大较为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IT和C产业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3%和15%,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集成电路产业园。去年园区实现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27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自2005年以来连续10年保持在60%以上。
2.新兴产业规模化。2010年至2015年,园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由1472亿元增加到超2000亿元,年均增速超15%,尤其是重点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2015年分别实现产值380亿元、280亿元和280亿元,增长27%、37%和40%,园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纳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
3、服务产业现代化。自2005年以来,园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现价)超2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4.6%提高到42.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1%,经认定的各级总部项目达70个,累计集聚金融类机构超700家,其中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113家,区域金融中心高地加速形成。
产业是创新的基础和载体。没有产业为依托,就没有创新的产生。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基础。因此,20多年来,园区不断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注重发挥国际型大企业集团的创新骨干作用,产业领先优势日益凸显,并主动实施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从需求侧出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和技术链加快对接,从而增强了创新的战略针对性。如科教创新区20多所院校根据园区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目前区内近8万在校生中,与园区主导产业专业相关的在校生就达5.9万人,占学生总数的75.2%。
(三)构建有利于创新的资源配置格局
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产、学、研、资,介各个环节。园区不断强化协同创新理念,注重创新链的有机整合与高效运转,不断完善多层次创新体系:
1.积极完善科技创新研发体系。持续加大创新资源平台引进力度,引进了以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为龙头的一大批研发机构,与中科院、江苏省、苏州市联合建设国家首个纳米领域”大科学装置”。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目前,园区已拥有包括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在内的51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外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16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近300家,并建成近10家国家以及省市级技术转移机构,基本形成包含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在内的完整的创新研发体系。
2、积极完善创新孵化培育体系。从2001年开始持续加大投入,大力推进科技孵化体系建设,先后投资近100亿元,投资建设了国际科技园,生物纳米园、中新生态科技城等创新孵化载体,总面积超380万平方米,共孵化入驻各类中小型创新企业近3000家,主要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产业。其中,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12家,国际科技园,生物纳米园等5家孵化器获评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近年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启动建设了金鸡湖创业长廊,目前已集聚众创空间48家,引进了硅谷PNP、百度创业中心、腾讯云基地、蒲公英等一批创新型孵化器,累计提供免费工位5600个,吸引孵化项目700多个,带动社会投资10多亿元,吸引带动了约7600余人创业就业,园区创新创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3.积极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暨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集聚股权投资机构超500家,管理资金规模800多亿元,园区全区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1200亿元,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本支持。一批科技支行、科技保险机构、小贷公司.科技金融超市、融资租赁公司等相继落户,为许多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融资服务。
4.积极完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依托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科研院所集聚优势,采取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组织创新企业与进区高校科研成果对接等方式,加快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与产业化步伐,创新区院校平均每年与园区近千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有效促进了创新要素的互动,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支撑体系,并加速推进跨国项目的转移与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牛津大学ISIS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洛加大苏州研究院Xlab创业孵化器等一系列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陆续建立,成功打通了国际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渠道,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国际化的科研水平和产业化能力。
5.积极完善创新人才供给体系。园区一直以来就十分重视引进和培养各类优秀人才,为区域转型发展注入不竭的源泉活力。
在人才引进方面:以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为核心集聚各类领军型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高端人才,采取各种方式用好全球智力资源,目前累计13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在园区就业的外籍人才近6000名,累计引进外国专家1000多名,3000名海外归国人才创办了400多家企业,技能型劳动力占比达62%,大专以上人才占就业人口比重达40%、总量保持全國开发区首位,在江苏省和苏州市进行的县(市、区)人才工作考核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在人才培养方面: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共入驻27所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规模近8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近2万人。成功引进了英国利物浦大学;美国代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伯克利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法国SKEMA商学院等一批世界名校资源。2012年12月,科教创新区被教育部授予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区内院校与美,英、法、澳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90多个中外合作项目,是迄今全国唯一家同时兼具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模式种类最全与中外合作高等教育学历体系最完整两大特色的区域,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校生14000余人,外籍教师500多人。
在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在个人所得税、公积金缴交、子女入学、家属随迁、生活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高端人才更多照顾,让他们来得开心、干得舒心、住得安心。
(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产城融合格局
产城融合是园区鲜明的亮点和特色。园区从一开始就摒弃了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采用带状组团式的城市开发模式,实现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精准对接,大力完善科教文卫等配套设施,着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优化生态环境,形成了以人为核心,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融和城市,产业、环境互动的良性发展态势。
1.以搭建平台为抓手,实现生产与生活的合理布局。重点以东部综合商务城建设为抓手,将278平方公里土地优化为金融商贸区、国际商务区.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等功能板块。独墅湖科教创新区2002年启动时名称为“苏州研究生城”,之后改名为‘独墅湖高教区”,2008年又改名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名称的不断改变,实质上反映出园区为推进产城互动而对区域功能定位的调整提升,通过搭建新平台、集聚新人才实现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城市。
2.以优化环境为核心,完善生产与生活的配套功能。重点打造了环金鸡湖商业文化中心,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陆续引进了欧尚、久光.永旺等世界著名商家,在为居民提供更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的同时也集聚了商气人气,“城市经济”,“总部经济”和”服务经济”等特征日益凸现。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构建了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了全面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国际教育等门类齐全、结构优化、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结合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的社区实际,在中新合作区实行以社区工作委员会为基层行政机构的社区管理体制,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社工委、社区工作站和邻里中心、社区居委会三级管理服务体系;依托邻里中心,创新建设民众联络所,配备邻里图书馆,文体站等七大类公共服务载体,大力提升了社区居民归属感、幸福感;创新建立“社情民意联系日”和“社情民意代表”制度,深入开展政社互动,促进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居民群众之间良性互动,实现了多元社会群体的和谐共处。
3.以推进信息化为导向,提升生产与生活的层次水平。以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为抓手,以~智融服务、慧聚创新”为主线,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趋势,重点推进基础网络设施和各类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高起点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政务,企业与社会的广泛应用,成为全国首个~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全省首个“两化融合示范区”,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重点信息化民生工程相继建成,初步形成“宽带园区,协同园区,宜居园区亲民园区”和“云彩新城”的“四区一城”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苏州工业园区推进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打算
去年9月底,国务院批复同意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赋予园区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的新使命新任务,为园区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下一步,苏州工业园区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总抓手,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开放型创新体系,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服务要素和人才要素,积极探索开发区外向型经济与自主创新有效结合机制,实现高水平开放与高层次创新协调发展,更好地参与国际创新竞争,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1.创新理念引领科学发展。创新生态系统植根于时代发展和社会环境,具有内生性和可持续性的特征,将随着创新环境和文化的不同而变化。因此,需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在充分认识和掌握创新生态内涵、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树立全面、系统科学的创新观,实现从、被动创新到“主动创新”、“单一创新”到“大众创新”,“线性创新”到“适应性创新”的转变,探索具有园区鲜明特征的创新生态建设路径。同时,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国际化的新趋势新要求,树立国际化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推动“国内创新到“国际创新”的转变,拓展与先进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创新合作,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要素,加快建设国际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尤其是围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加大资源要素集聚力度,加速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力争产值保持年均3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加快培育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园区国际竞争能力。
2.优化政策与制度设计。正确认识政府在创新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顶层设计作用,弱化对于中微观领域的干预,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设计,为创新创业的开展提供优良环境和充分便利。一是优化人才引进政策。营造尊重创新、保护创新、鼓励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制度环境;建立以市场、知识,业绩、素质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探索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完善职务发明、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使创新人才更多地分享成果收益创新高层次外籍人才出入境政策,对标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研究区域优化高层次外籍人员出入境政策,日前,苏州市公安局已正式下放外国人签证审批和制证权限.在园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设置永久居留受理窗口等4项政策:注重人才发展环境建设,集聚国际化创新人才,争创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新一轮发展中,重点围绕高端人才集聚,院校创新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及公共资源共享等方面给予院校支持及奖励。其中,对于国际知名领军人才,将按聘用单位所付年薪总额(含税)的70%,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薪资补贴,原则上每年支持3人;并给予其团队最高2000万元的平台建设经费支持,特大项目一事一议。对于科教杰出人才,将按聘用单位所付年薪总额(含税)的60%,给予最高30万元的薪资补贴。对于科教骨干人才,给予博士每月3000元(含税),硕士每月2000元(含税)的薪酬补贴,等等。二是加强平台开放共享。在现有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发动各方力量建设一批顶尖服务平台,并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创新企业开放,如对符合区域要求的资源共享平台经认定后可给予最高40万元的奖励等,进一步提高开放共享的深度、广度和效率。三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以政策和制度优化促使社会力量发挥作用,通过引进领军企业、天使投资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多种社会组织,为创新主体提供丰富多样的外部资源和条件,加强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的对接,打造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使创新过程的有效进行。四是强化法治环境保障。创新需要用法律来破除禁区,扫除障碍,创新成果更需要法律来保护,如果创新成果在市场上会被随意复制和使用,创新主体就不会再有创新的意愿和努力。园区将深入推进法治园区建设的创新实践,探索建立职能分工明确的科技行政管理系统,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科技创新管理权力,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快形成决策、实施,监督相对分离的管理机制,使政府行为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依靠法规制度规范约束政府科技行政管理行为,激励保障创新主体合法权益。坚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于违反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各种行为,依法追究和惩罚,努力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3.完善服务支撑系统建设。加强科技服务业的建设,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服务支撑。科技服务业的出现与发展,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更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需要。科技服务业有利于将创新创业要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规模经济效益聚合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使其产生聚变效應,从而提供更丰富的创新动力、创新机会,创新条件和创业要素供给。从政府角度来讲,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继续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加快推动中科院电子所苏州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苏州研究院、医科院苏州系统所,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鼓励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园区设立新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间组建产业联盟或协会组织,加强包括孵化机构、创业平台以及人才基地等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投资、孵化、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多样性的科技服务支撑,力争到2020年打造众创空间超100家、新建孵化器超200万平方米、新增各类创新创业企业超5000家。二是继续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积极探索投贷联动试点等业务创新,争取开展科技项目扩租补贴,科技人才购房补贴等政府无偿资助“拨改贷”试点,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期权贷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完善创新创业活动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投资,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和投融资体系,推动金融创新、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切实加大对创新的金融支持服务力度,力争到2020年集聚金融类机构超千家,私募投资基金类企业超700家。管理资金规模达2500亿元,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资本支撑。三是继续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和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推进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开展国际专利布局,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国际创新竞争实力。同时,加快建立完善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创新驱动评价体系,为产、学、研等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高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