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2019-11-28 15:18郑昊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昊

【摘 要】本文分析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现状,针对职业院校传承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文化的完整性以及民族文化审美能力缺失、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课程体系不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院校传承方式: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完善课程建设,构建广西传统手工技艺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体系;健全完善师资建设,加大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师资培养力度。

【关键词】民族传统工艺  艺术设计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发展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C-0165-03

传播与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尤其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检验的民族传统工艺,是现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早在2013年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就明确指出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此外,在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也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由此可见,如何将民族传统工艺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既是弘扬与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现状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拥有极为丰富的、璀璨無比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2018年10月,已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9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61项。在这些遗产目录中,代表性的有作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项目的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族织锦技艺及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第二批项目名录中的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此外,还有众多蕴含广西地域性民族风格特色的手工技艺传承如壮族铜鼓铸造技艺、竹编工艺(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壮、瑶、苗、侗)民族刺绣及服饰制作技艺、北海贝雕、合浦角雕技艺等,无不呈现出各民族文化、技艺交相辉映,缤纷多彩的亮丽风情。

与此同时,时代发展的浪潮汹涌澎湃而来,尤其以信息技术、“工业4.0”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可谓日新月异。在此冲击下,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变异或消亡,传统的手工技艺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下几方面的困境。

(一)“传承”问题,即技艺沿袭的后备人才、接班人的培养模式问题。传统手工艺品,大多采用纯手工制作,技艺传习难度大。一是工艺复杂,学习时间长,且传承方式一直以言传身教、手口相授的这种家族内部传承为主,以工作室、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存在着极明显的狭隘性。例如宾阳油纸伞制作技艺,需要127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目前在全广西能熟练掌握全套工序并在三天时间内完成制作的,只有年逾八旬的非遗技艺传承人陆玉贷,其唯一徒弟则是自己50多岁的大儿子。二是年轻人受到现代化教育及先进技术的冲击,更主要的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向往到大城市、较发达地区去就业、创业,不愿在自己所居的较偏远地区继承发展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这种状况在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如广西)更为严重,例如“忻城壮族织锦技艺”,据调查,目前为止只有不到12人的从业人员,且基本已是垂暮老人,“人绝艺亡”的窘境不远矣。尽管近年来,在基层地方政府扶持及社会舆论影响下,一些非遗技艺传承人通过建立非遗传习馆、举办技艺培训班等方式,面向社会大众“延燃传承薪火”,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这种传承方式基本都为私人开设,在场地设备、培养方式、资金保障等方面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以融水苗族竹编技艺为例,其非遗传承人贾茜萍从2010年就开始试图通过自己组织开办的竹编技艺培训班来保护和传承这门手工技艺,然而报名学艺者依旧寥寥无几,传习馆举步维艰。

(二)民族传统工艺品的“推陈出新”问题。由于民族传统工艺品本身具有的生产与传承方式的特殊性,造成传统手工艺者在自主创新观念方面较为落后。如三江的侗绣,作品基本都局限于制作本民族传统的衣帽鞋、背带盖等服饰上,缺乏实用性和时代感的审美需求,由于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因此无法形成规模化的、被普遍大众市场接受及青睐的优势产品。再加上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知识产权意识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自律和规范,工艺产品市场发展不够健康等诸多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产品模仿抄袭等恶性竞争行为,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山寨化”“雷同化”的乱象尤为突出。

(三)文化传承及传播的路径问题。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及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融合为核心内容。民族手工艺品是其传递的重要载体与主要形制。面对日趋严重的多元及外来文化侵袭,传播手段及路径也呈多样化的趋势,因此我们一方面既需要坚持文化自信,同时也要积极寻找新的民族文化传承载体与传播方式。

二、职业院校传承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提出:“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揭示了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丰富的内涵性,增强了职业院校传承的驱动力与扩张力,同时也赋予了职业院校在全面参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方面的文化职责与光荣使命。然而就较长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而言,广西的职业院校在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依然存在多重问题。

(一)民族文化的完整性以及民族文化审美能力方面的缺失。近年来,广西职业院校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方面也采取了许多举措,例如将一些民族展演(如三月三歌圩)、民族服饰、民族工艺“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等。对学生了解民族文化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仍然在文化传承方面存在巨大的局限性:只重视文化中器物文化的传承,忽视了其中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的传承。另外,当前大多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基础教学环节沿袭的是源于德国的包豪斯教育体系,这一体系重视“国际式”“标准化”的风格,忽略设计的地域性特别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民族文化审美能力上的严重缺失,设计出的产品缺乏生命力。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产业的升级,拓展了设计的概念范围。其内容、形式、手段等也必然发生新的变化,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方面都缺乏特色,教学内容单一、雷同。另外,由于时间、地域、参与渠道、经费投入等诸多问题,限制了职业院校对于技艺传承的核心内容以及技艺传承形式的深入研究,造成相关设计成果不能形成产业化量产,没有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导致一些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逐渐消失。

(三)民族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不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目前广西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大多数都没有太多的传统手工技艺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缺乏对非遗技艺的了解和对实践知识的深入理解。授课内容仅局限于作品赏析式的知识点讲授,相关专业课程资源缺乏特别是实践课程缺乏,造成教师自身“双师”素质提升不高,教育教学水平低下。

三、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院校传承方式

(一)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健全激励机制。增加政策与资金的投入。如通过广西教育厅、广西文化厅、广西民委等部门出台的《广西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年),持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该项目明确到2020年建立40个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非遗文化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产学研用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等专项工作,职业院校实现了传承基地规模的扩大,专项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二是协调合作关系。如通过成立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协调学校与社会各行业、企业间的关系。三是健全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業、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整合职业院校和民族区域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与共享。

(二)健全完善课程建设,构建广西传统手工技艺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体系。首先,整合学科资源,将非遗的基础理论、调查方法及相关的保护实践纳入课程建设之中。开设与传统手工技艺非遗文化遗产相关的相关专业课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中融入了相关广西民族传统技艺传承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基于传统手工技艺理论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理论化的“一体化”课程。如产品设计专业开设的“民族陶艺”“旅游文创纪念品设计”等课程,以国家非遗技艺传承—坭兴陶烧制技艺、壮锦织染技艺以及拓展的广西特色手工技艺如贝雕、蜡染、银饰等为载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则开设了“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与装饰设计”“民族艺术采风”等课程,以西南少数民族壮、侗、苗族等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技艺传承对象,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其次,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融合数字技术的公选课课程体系。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利用2017年启动的“中华茶文化+非遗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通过微知库、智慧职教等数字化学习中心,提供了“中华茶器:坭兴陶技艺”“茶服饰:壮锦技艺”“茶服饰:侗绣技艺”等16门标准化课程作为涵盖全校经济管理、机电信息、食品生物等9个专业计12000多人的公选课目。随着资源库建设的推广运用,将覆盖国内各高校及海外(东盟)留学生及各社会团体,实现广西民族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化普及。最后,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民族工艺手作工坊。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分析市场以及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并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建设“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实训教学基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目前拥有7个相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有首批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民族装饰工艺实训中心、“中华茶文化+非遗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基地,以及3个民族工艺大师工作室,先进的教学实训设施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健全完善师资建设,加大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师资培养力度。其一,积极引入多层次、多形式的师资队伍。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这一方面既聘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坭兴陶)、谭湘光(壮锦)、利成世(贝雕)等为客座教授,通过定期来校举办讲座、技艺展演等形式促进了学生在民族文化审美能力上的提高。另一方面考虑到老艺人精力时间有限,又专门引进相关传统手工技艺的年轻传承人(如本校2010、2011级的毕业生赖培瑞、曾世军已被评为钦州市级坭兴陶工艺美术大师)进专业课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形成了“老中青”传承有序的教学梯队,提升传承师资的专业能力。其二,选派专职教师深入手工艺传承场所学习、到民族文化产业单位顶岗挂职,建立民族文化师资的内生机制。近年来,学校除了保持每年选派4~6名专业教师到钦州绿环紫陶厂、广西坭兴陶艺有限公司等相关校企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外,还通过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如2017年度的“仫佬族民间刺绣工艺创新人才培养”)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以及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水平,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及传承。

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人类文明之始的工艺文化,其保护和传承是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艺术设计类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而处在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快速有效地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促进民族文化及民族手工技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既符合国家的战略发展要求,也促进了民族区域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游峭.云南民族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方式探索[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4)

[2]王屹,王立高.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中职民族文化传承示范特色项目建设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6)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双重视域下的高职艺术类‘三创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7B011);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文创视阈下广西工艺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7C53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十三五”规划课题“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与传统技艺的研究与实践”(FJB170658)

【作者简介】郑 昊(1974— ),男,福建永春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设计学、工艺美术。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育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游戏的吸引力研究及其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基于系统思维与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