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洁 曾扬阳
【摘 要】本文论述以“课程思政”理念促进高校学风建设。从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过程考核不够完善、学风教育主体不够明确等方面分析高校学风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以“课程思政”理念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关注思政教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风为先导,促进学风建设;强化协同育人理念,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高校 教学改革 学风建设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C-013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学风建设属于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唯有在思政教育的引领之下,对高校学风加以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中的学风问题及影响因素,继而探讨如何以“课程思政”理念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一、高校学风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在高中阶段,学生具有明确的升学目标,而在进入高校之后,由于缺少较为明晰的职业规划,学生对于毕业之后底是选择就业、创业或者是考研,并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造成学习动力缺失,十分被动地度过大学时光。在大一阶段,因为刚刚脱离外在监督与升学压力,逐渐开始适应大学生活,对于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大量社团活动,让新生逐渐放松了自己对课程的学习。而在大二、大三,因为没有明晰的学习目标,导致学生处在十分漫长的迷茫时期,很容易盲从。到了大四,学生开始面临就业方面的压力,疲于参加应聘或考研等活动,因为在之前疏于准备,所以会严重影响对课程的学习。
(二)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国内的重点高校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以一本分数线被录取,在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等方面都要更好,而且校内组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较为频繁,交换生名额比较多,学生的视野更为宽广,学习氛围相对更好。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较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整体较差,虽然也有对外交流的机会,但能够参加的人数较少,没能跟国内外其他高校之间形成频繁接触,导致学生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比较淡薄。此外,绝大多数高校并未设置期中考试,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较小,没有意识到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在知识积累方面具有较大的欠缺。而临近期末考试时则临时抱佛脚,不及格情况突出,整体专业素质较低。
(三)过程考核不够完善。虽然国内各大高校已经逐渐开始尝试对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手段的应用,但还未实现完全普及,并且教学改革更多的是给高校教师带来压力,给学生的压力不够明显,因此没能有效调动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而且部分课程中学生人数较多,助教人数有限,很难对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形成准确记录,所以对学生平时成绩的判定主要根据考勤和作业。只要学生能在平时按时上课与交作业,其平时成绩便会很好。不过,对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是否能够认真听讲、是否独立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如何等,都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过程不够重视。
(四)学风教育主体不够明确。对学风教育活动的开展,关系到高校发展和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应该充分体现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当中。不过,学风教育主体缺失的情况较为常见,辅导员更为重视对各种活动与比赛的组织,班主任则大都由专业教师兼职,会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在教学以及科研活动当中。所以,对于谁才是学风教育活动的主体责任人,并没有形成足够明确的规定,只会在学风问题太过突出,或在教学检查及期末考试的时候,才会对其加以强调。在这种具有阶段性和应付性特征的学风教育之下,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以“课程思政”理念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关注思政教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改革创新与学风建设工作当中,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目标,并获得科学的学习方式。只有学生真正学会进行自我管理、服务、教育以及约束,才能为优质学风的形成带来强大的动力。所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若想形成良好的学风,必须要让学生在思想层面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并學会学习。高校应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与途径,保证学风建设工作具有持久性与广泛性,让大学生意识到学风对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使学风成为每一名教师和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明白自己就是优质学风的受益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持续强化思政教育,强化对学生在学习态度、目的以及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教育,引领他们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良好思想,明确终身学习思想对于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作用。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出党员和学生干部所应有的带头作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身边同学,以思想层面的完善不断促进校内学风建设。大学生属于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传承者,因此,要对大学生所关注的话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与困难,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引导,将他们的注意力引领至学习方面。学风建设可以通过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以及科学管理工作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配合,各个部门齐心协力,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对于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区域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最大限度满足每名学生的诉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以教风为先导,促进学风建设。教风和学风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会形成相互影响的作用,高校教师的教育任务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在学风优化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由于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不管是什么专业、负责什么课程教学的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突出“育人”的重要性。所谓教风,是一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作风、水平、态度以及精神,能够体现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水平。教风是学风的先导,只有拥有一支优质教师队伍,才能让高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关注师德建设,强化课堂教学,并对考核体系加以不断完善。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够让学生从自己高尚的“德”当中感受到为人做事和做学问的真谛,从教师的“智”当中感受其所教授知识的吸引力和可信度。而除了教学活动之外,教师的日常行为也要体现出高尚的情操与严谨的态度,对学生形成正面影响。高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培养教师主动奉献、爱岗敬业的优质品质,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其次,思政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思想加以引导与教育的重要责任,所具备的政治觉悟以及理论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高校要关注思政教师所具有的育人作用。
(三)强化协同育人理念,形成教育合力。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展开:
1.构建优质管理团队,促进管理方式的高效化。高校的日常管理活动当中,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大都需要直接面对学生,所以很多时候管理人员所表现出的言行会给学生形成十分深刻的影响。所以,若想实现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真正培养出能够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必须建立起一支具有高效率和高素质特征的管理团队,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高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属于社会道德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学校开展服务育人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高校管理人员在面对政策性相对较强的工作时应该严格把关,坚守原则,积极主动地强化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理论学习,促进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要树立起牢固的服务育人与管理育人意识,对待学生要热情,将符合实际、贴近生活作为基本的服务原则,实现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的转化。
2.完善育人环境,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否能够让大学生理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并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是育人活动的重要任务。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则能帮助学生深化对真理的理解与对社会的认识,要正确处理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互补作用。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在高校逐渐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活动当中学会怎样去做人、做事,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当中。
3.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形成合力,共促优质学风的形成。首先,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上经常会出现“就业歧视”“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想,给在校大学生形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此种不良风气,社会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媒体等多种途径对大学生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给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其次,高校是学生开展学习与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各个部门应该齐心协力,对学风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针对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理有据地进行规划部署,积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风建设跟教学、管理以及科研等多项工作形成紧密联系,为优质学风的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高校学风建设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优良的学风是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逐渐积累的结果。学风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更是发展之魂,但对学风的完善并不能一蹴而就。要由各部门之间形成通力协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就家庭角度来说,家庭属于社会基本单位,是每个人成长与受教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同样在高校学风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家庭教育应促进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目标与方向,引导学生形成优质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态度。此外,家庭要积极配合高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促進社会发展与进步。总之,只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促进学风的良好建设,继而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高校教学改革与学风建设工作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只有始终坚持思政教育,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学改革,形成更好的学风,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谭诗麒.现代教育理念视阈下的高校教学改革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7
[2]张文娟.思想政治教育在南疆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17
[3]方媛.高校思政课程云平台中教师空间设计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4]林宏心.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单位保护意识”及其治理[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5]贺俊.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外国语学院校级立项课题项目“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8XJ25)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彭 洁,女,广西钦州人,广西外国语学院会计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曾扬阳,男,广西宾阳人,讲师,广西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