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让人感动的芬兰乡村学校

2019-11-28 02:06郑朝晖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食物学校老师

郑朝晖

我们要去访问的这所Tikkala学校是一所乡村学校,距离于韦斯屈莱市大概有半小时的车程。

这所学校就是一栋黄色的木屋,周围被森林环抱着。可别小看这所学校,它已经有121年的历史了。接待我们的是Tiina老师。她把我们引进学校最大的教室,就开始说起学校周围能看到熊的事情,说到前几天还看到熊妈妈带着三只熊宝宝出现在学校的周围——“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们就要把每个孩子都护送到家”。她说了不少关于熊和森林的事情才忽然收回了话题,“我跑题了吧,哈哈,见到你们我太兴奋了……”Tiina老师哈哈笑着说,我们大家都笑了,教室里是一种温暖和美的气氛。而我则将眼光投向了教室窗外的森林,白得发亮的白桦、油绿高耸的冷杉、苍青色的松树们,染着初秋色彩的小草们,还有我并不能看见的熊妈妈和熊宝宝们。Tiina老师和她的同事们真的有一种魔力,她们将一般可能演变为悲情励志的乡村艰苦办学故事变成了一个童话。

70个学生、5个老师、3个助教,这是他们全部的人员了。而他们展示给我们看的2019—2020学校工作重点,则更让我感到惊讶:

——集体与共同学习

——幸福学习:享受美食

——促进协作学习与工作

享受美食?这是什么主题?不过我注意到几乎所有教室的黑板上都有孩子们画的蘑菇、浆果和蔬菜,这让我想起学校进门一个小小的门厅里,也同样很温馨地布置了一张小桌子,红色的桌布上摆放着鲜花、洋葱、苹果和我叫不出名字的果子,而桌后的窗子上则张贴着孩子们画的食物们。——现在是秋季,是芬兰人采摘食物最好的时节,我们在湖边林地里漫步的时候,随处可以看见成熟的浆果,硕大的蘑菇,它们在北欧和煦的阳光下闪闪地发着光,用最直观与真切的言语告诉着所有的人们,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温情。如果你没有到芬兰的湖边漫步过,你真的很难懂得大自然对于人类有多么温存。

我还想起我参观过的一个幼儿园,一进门就是他们的食堂,而在食堂的橱柜上则摆放着小朋友们用彩色纸做成的可爱的胡萝卜。是的,让孩子们享受食物,其实是让孩子们用更加虔诚的心去感受周围的世界,去体会寻常生活中的美好。如果说有最高意义的德育,那么懂得爱,不是最高意义的德育吗?我们常常培养恨,恨那些我们觉得不好的人或者事,但为什么不反过来想一想,感受爱是不是比培养恨更有力量呢?

在两节课之间的茶歇时间,可爱的老師们为我们准备了咖啡和配上冰冰凉凉的树莓果的饼干。老师们告诉我们,这些树莓果都是孩子们在森林里采摘的——我承认自己真的被感动到了,我承认这是也将会是我所品尝过的所有咖啡甜点中最美味的。我所领受的不仅是真正来自自然的馈赠,更是来自如此热爱着自然的孩子们的馈赠。这些小小的果子,是甜甜的,也是酸酸的,还有来自泥土中自然生长所特有的涩味与苦味。所有这些味道在我们的口腔里形成了对于自然最虔诚的歌颂与赞美。我们或许品尝过更甜美、更醇厚的食物,那是人类为了追求自身的欲望而通过筛选和淘汰,形成的“人类的食物”,它有太多的优胜劣汰、阿谀奉承、委曲求全,却缺少了大自然在赋予我们食物的同时,给予我们关于植物在与恶劣的环境抗争中尽力生长的尊严的启示,以及自然生长的植物带给我们原生的感动。从这一点上说,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自身所受的教育中恰恰欠缺了Tikkala学校给予孩子们的这一课。

充满虔诚地热爱着自然,同样也体现在他们的教学方式里。他们将那种从人类氏族与部落时代就存在的教学方式转化为更为开放也更为有效的新型的教学方式:协作学习。在Tiina老师的报告里称,这种教学方式是向“古老的榜样学习法”致敬。在这里年长的孩子与年幼的孩子构成小组,成为他们在学校里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年长的孩子要与年幼的孩子一同生活与学习,要照顾年幼的孩子。我亲眼看见一个女孩子背着腿受伤的小妹妹楼上楼下地跑,而老师们却熟视无睹,并没有大惊小怪地表扬她,在全校师生们看来这样的行为大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对于每一位小孩来说,快点长大,也成为一名这样的小组长,去照顾比他们小的孩子是他们最大的愿望。Tiina老师将一位小朋友这样表达的视频放给我们看的时候,脸上写满了自豪。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杜甫对于春雨的描绘。我们也将这样的诗句用来形容教育,我们希望教育也应该是与我们的生活无缝对接的,自然而然地发生的。缝纫课上,孩子们忽然问起:针穿过布料和穿过纸张为什么感觉那么不一样?于是老师们的教学就从这里开始了。“摩擦力,”老师们说“这一切都是摩擦力造成的……”。接下来小孩子们就满世界地去找“摩擦力”了。热心的家长给学校送来了一本绘本,是关于“勇敢”的,于是围绕这个绘本,就有了整整一个学年关于“勇敢”的学习。“勇敢地结识新朋友”“勇敢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勇敢地向别人承认自己的错误”……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块象征“勇敢”的石头,这是他们自己在森林里寻找到的,他们可以用各种方式装饰这块石头,并且好好地保管这块石头,就如同保护好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勇敢”。我发现孩子们讨论或者做出决定的时候,都会紧紧地握着这块石头,仿佛它有着魔力,能够赐予他们勇敢似的。今天他们的学习任务是学会勇敢道歉。老师会给每一位小组长一份故事大纲、几张写着关于表达道歉的句式的纸,还有一张到森林里寻找“金色石头”的地图,这是作为勇于承认错误的人的最高奖励,并且要求每一个小组拍摄一段关于道歉的视频。孩子们要先做好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语言学习、设计拍摄场景、进行排练、拍摄视频,还要按照地图到森林里去寻找那块神奇的“金色石头”。孩子们就这样,大的带着小的,认认真真、开开心心地学习着。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在这样学习的时候,整个学校是一个整体,没有教室、休息室、会议室的分别,也没有室内还是室外的分别,到处可以看到围成圈的孩子们席地而坐分享讨论,排练拍摄。而所有的老师都参与其中,孩子们跑上跑下,叽叽喳喳,感染着我们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里面……

或许有人会问,这样子乱哄哄地,学习了什么呢?这也是我在芬兰感受最深的一点,因为芬兰的教学直接挑战了我们固有的关于学习的理解与认识。

在我们看来,学术的训练,知识的习得才是学习,我们总是将单位时间获得的知识的量作为衡量学习效率的标准,却从来没有认真地想过,其实学习的本质就是生活态度的形成,生活技能的获得。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人类社会的种种灾难不正是由于我们无法很好地彼此理解,很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造成的吗?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学习吗?更何况使用工具、学习使用语言,组织协调,相互体察,这些不都是协作学习中所学习的内容吗?

而让我们尤为动容的则是他们的老师。我旁听了他们的一节芬兰语课,老师让孩子们坐得很高,我悄声问那位老师为什么要让孩子坐得这么高。老师笑着对我说,这样我就可以站直了身子和他们说话。在我的观念里,师生的平等,就是蹲下身去交流,但是这位老师却让孩子们与一位站直了的老师交流,这一“蹲”一“升”,其实包含着对于教育理解的差异。我以为的平等,就是要去“凑”学生,要让老师像一个孩子一样去思考去理解,这固然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态度,但是将孩子们抬高,让他们像成年人一样与人交流,难道不是让他们更好地社会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吗?我所关注的是途径,是方式,但是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因为太过注重途径与方式,会忘记了我们要到达的目标呢?更何况,我们更多地还是对于孩子的一种威压。当然,老师们也不是一直“抬高”學生的,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老师们坐着、趴着,什么姿势都有。我看着一位胖胖的老师吃力地趴着和小朋友们交流,真的为他们的敬业精神而感动。

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是老师们自己研究的,包括我们所见的关于“勇敢”的课程。他们一起开会研究,确定主题,落实计划,制作教具学具,组织学生学习,自始至终五个人都是一起参与一起完成的。正如一位老师告诉我的:“勇敢,就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想法。”这些老师并不是当地乡村的老师,很多都是住在市中心的,每天要开上二十多公里车程,才能来到这里上班,想一想芬兰极夜的时候,几乎是摸黑开在不知是雪还是冰的乡间公路上,那是多么危险的事情,更何况这还是一所真的有熊出没的学校。我好奇地问一位从市中心主动要求调到这里来的教师,为什么选择来这里教书,她笑着说:“我喜欢协作学习的方式,这种大家一起工作的状态太吸引我了,更何况我一路开车来的路上景色还那么美……”

中午的时候,我们在学校餐厅与孩子们一起午餐,坐在明亮温馨的餐厅里,看着窗外由老师陪伴着在树林里寻找金色石头的孩子们,吃着简朴但是美味的食物,我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就像尝尽了世上所有的珍馐美味,最后会被最简单的食物所感动一样,我在这里,在Tikkala,看到了教育最质朴的模样。我们吃完饭出来的时候,正遇到一组同学前来用餐,一个小妹妹或许是饿了,急急向餐盘和食物奔去,一个漂亮的小姐姐轻声对她说:“洗手!”那个小妹妹不好意思地望了我们一眼,乖乖地洗手去了。而另一边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男孩正认认真真地将自己用完的餐具一一摆放到规定的地方。

临走的时候,我们再三表达了对于学校的感谢,但是Tiina却说,我们也要感谢你们的到来,因为与陌生人交朋友,也是孩子们要学习的内容,“别忘了,勇敢地与人交朋友,正是他们要学的内容啊,哈哈……”她又开心地笑了。

我们推开学校的门走进中午的阳光里,空气清朗,夹杂着秋天特有的泥土与草木的芬芳……

(摘自“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

猜你喜欢
食物学校老师
学校推介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六·一放假么
食物也疯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