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

2019-11-28 02:06刘学民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例共同体学校

刘学民

赤峰市首届基础教育学习共同体建设国际高峰论坛,在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学习共同体研究院的支持下,已于2019年8月17日圆满结束,其效果远远超出预期。

一、论坛目的明确,任务清晰

为什么要举办这个论坛?一是基于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二是基于对全市自身存在问题的深层透视。

如何面對新形势?如何解决旧问题?市教育局审时度势,对全市基础教育重新定位,决定再出发,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坚持国际视野、问题导向和本土行动,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转型升级之路。聚焦课堂,以推进课堂转型为核心,整体推进全市基础教育育人方式的转型、教师成长方式的转型和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型,建构并“整体实施一体两翼三评价,建设学习共同体”系统改革策略,让“建设学习共同体,办‘一个都不能少的真教育”成为赤峰教育新的价值追求,保障每一个孩子实现高品质学习,保障每一位校长和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卓越成长,保障每一所学校形成学习共同体。

新的工作任务是:开展“六项行动”,追求“六个转变”——

改变“传递式”课堂,追求“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的研究性教学新范式。

改变“教教材”的传统课程观,追求“创生性课程领导”的育人新模式。重构课程,推进单元型、主题型、项目型课程建设,推进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建构每个学校、每个老师自己的课程体系。

改进学校、班级控制式管理结构,追求体现民主型、研究型、创造型文化的学校、班级治理新体系。

改变“观摩—评价—建议”的听评课范式,建立“观察—描述—反思—改进”的校本教研新方式。

改变教师不实践、不读书、不反思的工作状态,建立校长、教师“读书—实践—写作”教育生活方式,追求“让每位教师成为反思型实践家”的教师成长新路径。

改进学校内外部评价体系,追求“让评价变成欣赏和帮助”的教育新境界。

此次论坛,就是用看得见的行动成果,用深入人心的前沿理论,多角度呈现我们所期望的理想教育,引导全市基础教育人展开广泛争论,形成广泛共识,明晰发展方向,坚定发展信念,走向对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深度理解和行动研究。

二、论坛创造了从行到知、知行合一、以实践(创造)为中心的活动模式

这里的“行”,是反思型实践,是“做事”,是问题解决。所有参会人员都由旁观者变成了行动的参与者,每个人不再是吸收和内化知识,而是在理解和体验中不断生成自己的新知。前两天的“行”主要瞄准课堂,以课例研究为主。来自上海的学科领航教师和克什克腾旗实验区的老师们分23个会场呈现了课例,所有与会教师、专家、领导在谈杨院长观课指导的基础上,坐在孩子身边,全程观课、研课。使教学由“传递式”走向“协同研究”,由“灌输式”走向倾听和对话,由整齐划一走向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教,就是倾听;学,就是告诉”(达克沃斯语),在颠覆着每个人的传统认知。当教学不断让孩子们产生自己的理解和体验的时候,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真实学习就发生了,孩子们体验到了探究和创造的快乐。当教师不断倾听孩子进而不断理解孩子、促进孩子理解的时候,教师们感受到了研究儿童与教学就是一件事。此刻,教学与成长合二为一,于是体验到了专业成长的快乐。这样的课堂,师生就在合作中创造新知。师生的快乐更来源于生命原始创造力的释放。如果把本次论坛比作一个由教师、教研人员、管理人员、专家互动形成的教育旋涡,那么,漩涡的核心,就是翻转了的课堂;漩涡的能量,就是儿童、教师所释放出来的生命创造的本能,就是每一个教育人置身其中,他的生命创造力也被激活所释放出的能量,就是杜威先生提出人的四大本能或冲动(探究、建造、表现、交往)的激活和释放。

当听课教师坐在孩子身边,他的教学研究就开始了,他需要在一节课里全程观察一个或几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记录其学习是怎样发生的,诞生了哪些思想和理解,遇到了哪些困难,同伴间相互学习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教师是如何帮助孩子学习的,等等。总之,教师通过耳听、眼看、心想,设法打开孩子学习的“黑匣子”。在这个过程中,听课教师利用设计好的“听课记录单”,边观察,边记录,通过现场证据的描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实现自我改进。上课结束,听课教师留下来用两倍于上课的时间继续分组研讨观察所得,然后分组展示汇报。此刻的研讨,每个教师都是基于大量的学情观察。

教师从来没有这样去观察孩子的学习,从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教育,从没有一下子获得这么多的海量信息,突然发现学习的发生远不是教师凭着教学设计想象的那样简单,学习的现场是如此地复杂多样。

上课者、听课者,彼此倾听,相互激荡,就形成了课内课外、课上课下的学习共同体。 “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教学价值观、知识观,是一种教育哲学、一种反思性实践的方式,是一种让教师在协同研究中、创造中不断走向成长的一种本真教育。

其次,谈“知”。 “知”是为了使教育者更有反思意识、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当然,这里的先后,仅指逻辑上的,而非具体的先后。本次论坛关于“知”的一组讲座,也做了结构化的设计,依次从课例研究、深度学习的课堂变革、教师行为改变、素养本位的课堂改革等四个维度展开。

一是安排了课例研究的讲座。指向儿童学习的课例研究,是传统教学的盲区。课例研究,既是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主旋律,也是课堂改革的起点、教学翻转的关键。佐藤学先生甚至不无武断地说,欲改变学校,经年累月的课例研究是不二法门。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执行院长谈杨以《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的课例研究》为题讲解了如何基于观察、描述的课例研究方法,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性。

二是安排了如何由虚假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的讲座。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院长陈静静做了《深度学习的展开与迭代》的主旨演讲。她的演讲内容主要包括:课堂研究方法;课堂的真相及学习的困境;深度学习的概念与条件;倾听关系的构建与迭代;学习设计的成果取向;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发展;学校与区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基本路径。这是她通过对3000多节课,5000多位学生的个案观察,若干个地区和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指导经历所做出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弥足珍贵。

三是安排了如何改变教师行为的讲座。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杜威协会前会长Lennard J. Waks教授做了《改变教师行为》的专题讲座。为什么要改变教师行为?他认为,改变教师行为,才可以拥有更好的课堂;才才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让教学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可以增加课堂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做出哪些改变?他颇为清晰而简洁地提出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教师预期实现的行为包括: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项目式学习;教师间的合作和互相支持。如何改变教师行为?他讲了四点改变教师行为的主要方式,即:自我反思;对话;调查研究;有指导的实践。每一种方式都有操作要点,这对教师的行为改变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不断地反思、实践、对话、研究,看似简单,这恰恰是我们教师所缺乏的。

四是安排了核心素养时代如何进行课堂改革的讲座。张华教授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出发,做了《论素养本位课堂教学》的讲座。张教授首先讲了什么是“惰性知识”,所谓“惰性知识”,就是由零散的学科事实所构成、适应外部考试之需要、不能在生活中应用和解决问题的知识。他指出,这类知识是僵死的、惰性的、无用的、无生命的、贫瘠的,是心灵的“僵尸”或“朽木”。接着引用怀特海的话对惰性知识做了猛烈批判。张教授对知识内涵正反两个方面的揭示,足够颠覆我们的传统知识观。怎样学知识?张教授明确提出:走向“学科实践”,即学科知识的发明、创造与应用的实践。张教授讲解了走向“素养本位教学”的六大行动,即:确定“生成性主题”;转化“素养目标”;凝练“学科大观念”;确定“素养表现”,亲历学科实践;设计“表现性评价”;倡导“跨学科学习与教学”。张教授的讲座为核心素养时代如何培养负责任的创造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三、论坛创造了一定的行动成果

(一)研制、发布、解读了学习共同体建设行动宣言

本次论坛研制、发布并解读了《赤峰市基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学习共同体建设行动经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告了“12個必须”,即:必须直面教育的核心问题;必须去除教育的功利心;必须办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必须办面向每一位教师的教育;必须把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建设成为“学习共同体”;必须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必须让学习变成探究和创造;必须重构学校课程;必须让课堂改革成为教育管理的逻辑起点和工作重心;必须重建学校治理体系;必须让评价变成欣赏和帮助;必须走向教育行动研究。这是对全市学习共同体建设行动的背景、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基于的问题和原因、具体行动方略和主要内容,做了最简约、最精炼的概括和表达。

(二)研制通过了《行动方案》

8月17日下午,与会各方代表讨论通过了《实施“一体两翼三评价” 建设学习共同体·内蒙古赤峰市行动方案》(简称《方案》)。

“一体两翼三评价”中的“一体”,即以课堂转型为核心,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保障每个孩子平等的高品质学习。“两翼”,一是学校(班级)管理方式转型;二是教师成长方式转型。“三评价”,即:改进对学校评价;改进对教师评价;改进对学生评价。

在建构行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即:开展“六项行动”,追求“六个转变”。如何在学校和区域层面展开行动研究?于是又提出了学校教育变革的逻辑,即:以课堂为核心,形成由内向外次第展开的“四个同心圆”以及由外向内循环互动的旋涡式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教师成长);校本教研;学校管理;专家互动指导。评价蕴含在每个同心圆之中。围绕课堂转型和教师成长,实现课堂与课程、教研与成长、管理与指导的相互促进和校长、教师、专家的有效互动。

为确保行动的有效展开,《方案》进一步提出了行动中应遵循的十条理念,条条指向传统教育实践中的弊端。

《方案》第四部分对学习共同体建设未来成果预期做了七个方面的描述。

一是教学走向协同研究,形成探究式、协作式、体验式的课堂生态。

二是每个学校建构出自己的课程体系,每个老师成为课程创生者,单元型、主题型、项目型、融合型课程建设初步形成,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均有实质性进展,向着“创生性课程领导”的新育人模式迈进。

三是教师不断成为反思型实践家,“观察—描述—反思—改进”和“读书—实践—写作”的方式,成为教师生活常态,不断支撑教师主动成长。

四是学校管理实现根本转型,指向激发人的创造性,指向促进、帮助教师成长和教学转型,体现民主型、研究型、创造型文化的学校治理新体系初步形成。

五是学校、教师、学生评价变成欣赏和帮助,变成问题发现和行为改进,初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六是形成区域有机的教育生态,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七是形成标志各项工作成果的论文、著作、实践案例。成果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

(三)呈现了13节本土化课堂实践成果及区域、学校和教师个人经验

克什克腾旗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仅仅行动了一年,课堂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老师们不断走向教学理解、儿童理解和学科理解。论坛上呈现的13节课例,就是众多改革者们的本土化实践成果。他们在以实际行动创造着新的课堂、新的教育生态和新的自我。

论坛上,克什克腾旗教育局局长于福奎介绍了旗域内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历程,为区域整体行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赤峰红旗中学薛鹏志校长以鲜活的故事介绍了对学习共同体的认识及校本化行动。地质二中梁士魁老师以《积极学习和践行学习共同体的先进理论》为题谈了一线教师对学习共同体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他们已经走在学习共同体建设行动研究的路上。这些刚刚起步的认识、理解、行动、做法,尽管还显得很不“成熟”,但其蕴含的能量是巨大的,探索的精神是可贵的,行动的理论依据是先进的,在赤峰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出现了一组有价值的文章

以往老师们一般是不写文章的。为什么?没有思想,没有持续变革的行动与反思。论坛结束,在临时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微信群里,参会的老师们不断讨论,不断用文章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课例反思和行动思考,呈持续的“井喷”现象。为什么原来不愿意写、不会写,现在却人人跃跃欲试?就是因为老师们在行动中、在观察中,眼里有了儿童、行动有了理解、心中有了思想。

四、论坛创造了多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一)参加论坛专家团队学术层次之高和人员结构之良前所未有

结构上,既有课程学者,又有行动专家;既有亲自上课的名校校长,又有一线的全国领航教师;既有国内名家,又有国际友人。专家团队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代表了国内一流水准。

(二)参会人员自始至终“一个都不少”

參加论坛的700多人,从主会场到分会场,从听讲座到参与研讨,大家自始至终热情高涨,无人缺席。这是迥异于以往任何专业活动效果的。是什么力量能够把大家吸引住?是师生合作创造知识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是其公共、民主、卓越的性质,是倾听、对话关系的建立,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行动,是基于观察、描述、反思、改进的课例研究,是基于看得见的理想课堂经验的学术讲座,是一系列行动研究带来的解放与创造的愉悦,是诞生新的教育理解和思想的快乐。

(三)论坛结束后的反响及持续行动

论坛结束后,很多学校自发组织老师进行反思和研讨,部署下一步工作。很多地区和学校把学习共同体建设当作新学年的重点培训内容。很多参会老师自发撰文、参与微信讨论,不断掀起一波一波的研讨浪潮。上海的专家们也在以各种指导方式持续“推波助澜”。这正是举办论坛所期望的效果。论坛的作用是什么?就是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为载体,开启新的教育未来,开启信息时代的创造教育,开启赤峰教育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教学即研究,教学即倾听对话。

论坛结束了,论坛所引发的讨论甚至争论还在继续着,这就是启蒙的力量。

面对一些声音,必须超越经验主义,走向理性分析;超越理论思辨,走向行动研究;超越平庸之恶,走向学术理解;超越工具性存在,走向生命创造。“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首先意味着教师在研究中反思、改进和成长,成长自己的行动能力和反思能力。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最根本、最彻底的办法,就是让教学变成研究和生命创造,就是学习共同体建设。

一切改革的答案在现场,一切教育的理解在行动。

猜你喜欢
课例共同体学校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共同体的战斗
课例
学校推介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