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军
我想起一个学校的故事。
四川省成都市有一所城郊初中,中考多年在区域内排名靠后,师生都感觉抬不起头。后来上来一位有为的校长,通过几年改革与奋斗,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进入区域内的前三名。成绩提升后,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大家却快乐不起来——难道领导、师生每天拼命工作、学习,就是为了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排名吗?于是,学校开始寻找发展的新理由、新支撑、新方向。经过反复讨论、学习、研究近一年,始终没有找到突破口。
有一次,学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校长又提出“谋发展”这个老问题。
台下一位年轻老师站起发言:校长,不管怎么改,不能降低灵魂飞翔的高度。为了升学率,不要艺术、不要体育、不要美丽的校园,不要乡土情、中国魂、世界观、价值观等,就把学校变成一个考场,把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这样办下去,学校没有出路,也不是教育的本意。
一语惊醒在座人。
就是它,苦苦寻找的就是它,大家交口赞同。于是,“不能降低灵魂飞翔的高度”成为学校发展新的理念。有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学校各项改革就有了指南、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有了灵魂。
由此可见,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经历提纯与调和的过程。
所谓提纯,就是对传统、现实、形势、任务给予综合分析,明确学校相應的办学宗旨、核心理念和奋斗目标,建立起学校的理念体系,确定学校的“商标”。只有在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有效开展工作,正所谓“纲举而目张”。学校人事千头万绪,生搬硬套理念当然不行,必须将理念与工作实际进行调和,调和得越细致,色彩越丰富,结果必然越好。也有人说,我干工作不提纯,只凭经验和感觉。像俗语所说:“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不过这样做,就像绘画一般,没有好颜料,没有好技法,你画的画只能是单色的儿童画,尽管认真画了许多年,并没有质的提高。人家同样画画,但会提纯和调和,画出的画赏心悦目,形成自己的品牌。
有良知的农民种地,固然是要多打粮食的,但他考虑的绝不仅仅是收成的多少,还有其他要素。走在田埂上,才能闻到稻花香。教育,说到底是个树人的事业,不仅要影响学生本人,还要影响他的家人、邻里、后代及后代的后代。关于提纯与调和这两件事,我还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