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险视域分析公司内部审计问题

2019-11-28 03:15魏文金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体系

魏文金

关键词:风险  内部审计  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企业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部分公司内部审计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体系创建等方面还存在多种问题,需要提出针对性对策进行解决。

一、风险视域下的内部审计

风险视域下的内部审计指的是企业内审部门在对企业内审时由于数据误差或者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现象,为企业的生产运营决策提供了错误的参考信息,从而给企业运营造成负面影响。内部审计风险的主体责任在于内审机构成员,也是审计风险的责任人。相对而言,内部审计风险是针对审计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审计风险造成的损失而言的。

当前,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客观性。内部审计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不会随着审计人员的主观意识而转移,部分内审风险虽然没有造成明面上损失,审计人员也没有承担相应责任,但并不意味着审计风险不存在,所以风险管理视域下的内部审计管理是最大程度减少内部审计风险造成的损失,而不是消除内部审计风险;二是始终性。内部审计风险作为客观事实存在于企业内部审计始末,虽然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是依靠结果和预期的误差体现出来的,但是由于其形成原因多元化,因此内部审计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内部审计风险。

二、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科学

从性质上来说,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属于企业的下属单位,而非独立于企业存在的,这就代表着内部审计单位的独立性大打折扣,仍然要受到审计部门直属领导和其他企业管理层的管辖或限制,难以独立地发挥作用和价值。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内部审计的结果体现的只是企业管理层或部分领导人的意志,并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客观性。而部分企业将内部审计机构归属于财务管理部门或者企业监察部门,业务上的重合以及领导人的重合造成企业的内部审计难以独立存在,影响审计功能发挥作用。

(二)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因此企业内部审计主要依靠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监督意识或岗位责任感进行自检。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难以彻底贯彻到位,审计结果的正确性也就难以得到切实保障。而且国家相关政策明文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有义务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并对审计结果进行审查,引导企业内部审计行为走上正规。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国审计机关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十分有限,行业的审计标准也难以得到真正贯彻和执行。

(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履职能力有待提升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和审计人员的履职能力息息相关,当前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要具备基本的从业资格、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因此审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金融类、管理类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是当前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履职能力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其一,审计人员知识面狭窄,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只具备基础的金融管理类知识,而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内部审计对象和工作内容是逐步增多和丰富的,审计人员的知识面狭窄导致他们的工作能力有限,增大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几率;其二,审计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部分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在招聘审计员工时要求不严格,对从业资格、工作经验和职业素养考察不规范,导致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工作效率低下。

三、风险视域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当前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我国企业可以效仿西方发达国家设计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独立的审计机构,对企业进行内部监督管理,不对企业的运作经营效果负直接责任,而仅仅起到监督管理的功能。内部审计部门只对内部审计委员会负责,呈报审计报告、结论等。并且内部审计机构和企业其他部门是互相独立的,不从属于任何一个部门,无论是内部审计部门还是审计人员都有相对应的权利和责任,审计工作不受其他部门、领导个人的干涉和影响。

(二)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强化内部审计风险意识

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学习进步,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树立内部审计风险意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管理。一方面,高效的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增强企业盈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企业内部贪腐风险;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各个部门工作效率。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审计结果对相关单位、部门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并反馈内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促使相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减少部门工作风险。企业管理层重视内部审计,其他部门也会相应地重视审计结果,认真对待、严格执行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提出的整改措施,降低内部审計风险。

(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履职能力

从员工招聘和培训入手,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管理。一方面,在招聘过程中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审核管理,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并具备一定的金融、风险管理专业知识,具备基本的审计工作技能;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制定定期培训和考核制度,通过内部培训、进修和研讨等多种方式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履职能力,并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综合素质、岗位道德考核,建立健全严格的晋升机制、奖惩机制,进而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效率,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

综上,风险视域下,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和价值,构建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机构,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对企业运营的监督、管理作用,推动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红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A集团公司为例[J].中国农业会计,2019,(4):58-61.

[2]郭葆春,郭蓉.关键审计事项、公司内部治理与审计质量[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7):50-56.

[3]曹婧.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19,(21):158,160.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风险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