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手工社,是我同学谷戈新创建的,他是社长。名字叫松香,据他说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意义,不过是谷同学在想社团名字时,瞥见旁边桌上有一块松香。这让别人以为入社送松香。手作社,就是手工社团。我手巧,谷同学说,汪奕蒙这社团差不多就是为你创建的,你必须参加。于是乎,我成了社团的主力。我们社团六个人,活动过两次,积累了一些手工作品,摆在我们班窗台上,同学们参观新鲜之后就嫌占地方碍事。谷社长就让我想办法。他还说社团的活动平淡,没有影响力,让我想想组织个什么大型的活动,增加人气,扩大影响。我说这可都是社长该想的,他说对对对,正想这社长让你当呢。
他什么人啊!
有同学跟我提出收购奥斯卡小金人。那个小金人是我用包巧克力的金色纸捏制的。他的提议好啊,我茅塞顿开,大型活动有了。赶紧找社长商量搞一场义卖活动。社长说:“好是好啊,只是——现在作品不够多啊。”
是啊!
我做了一个生产计划。义卖之前要攒够一定量的作品,我们抓紧时间赶出了一些作品。光作品多不行,还得提升品质,提升收藏价值,让作品有“故事”。比如原材料提供者是我们敬仰的年组主任,我们年组主任是教历史的,但现在做主任不任教,不过每到关键时期,她就在礼堂布讲,自愿报名,一到那时,不用说文科生,就是理科生都丢下手头的作业,奔过去听,每次都保你上瘾不过瘾;比如创作者是来校交流过的学哥,那位学哥是学霸,交的女朋友也是学霸……也许是因为公益活动本身有号召力,呵呵,也许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有号召力,嘻嘻,总之我们的义卖准备工作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每件作品大大小小都有自己的“故事”。
看著窗台上琳琅满目的作品,社长说:“是够多了,只是——万一没人买怎么办?”
就是啊!
我又做了一个宣传计划。画宣传海报。组织人来我们班参观作品,参观时可以预约。结果我们只收到零零星星几个预约。有人说我想要的你们都没有。这又给了我启示,接单制作,按需生产。然后订单就纷纷扬扬地源源不断地来了。我们几个忙起来。若按需就不能以现有材料制作,需要买一些材料。我网购了一些珠链、橡皮章、墨水、热缩材料等。按订单要求,我来设计发簪图案,再依图案制作精美的发簪;我们也刻各种图章,有姓名的,有“逢考必过”“下笔有神”“朕准了”词句的,还有图案的,比如打瞌睡的小猪、奔跑的小熊、吃竹子的熊猫……有的还需要我设计自画像。那时我们手上、胳膊上甚至脸上盖得到处都是图章。
义卖前的作品准备,紧张得我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了,熬成了熊猫眼。社长大人看了,说:“现在是万事俱备了,只是—”我都怕了他的转折句了,幸好他说的是:“只是—你都有黑眼圈了!”
无妨无妨!我心情好过春天来!
四月初,草长莺飞,风和日丽,没有雾霾!我们的义卖就选在这时节。月考过后的第一天,全校正有着短暂的轻松和闲适。这个时候还有比义卖更适合的活动吗?
大型义卖活动于操场中间举行!年组主任和班主任都说会来站脚助威,但是都没站成。因为义卖现场不说是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是有的,老师根本挤不进来。我们之前虽然有周密的安排,谁介绍,谁收钱,谁记账,谁付货,到后来,也只好一切靠自觉了。我们工作人员全部撤出,谁看好什么,东西拿走,自己把钱放进钱篓,我们班的纸篓一时华丽转身为钱篓。直到最后一个作品被拿走,还有同学赶过来,又遗憾而去了。
我们就地坐下来,抱过钱篓倒在地下,开始数钱。数完之后,都大感意外。社长说:“多是够多,只是……”
又是只是,他说:“只是,汪奕蒙垫的本钱还没扣除。”
扣除了本钱,我们义卖收入也过千元,这可真是史无前例啊!四月的风啊,真是和煦!四月的阳光啊,真是温暖!四月的天啊,真是美好!
我们一起商量这钱怎么捐,商定之后,社长对我说:“这事就交给你了。”
松香手工社,隔字读就是“松手社”啊!我终于明白,松香手工社的名字并非随意而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