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

2019-11-28 20:49
华声 2019年11期
关键词:铁盒毛绒玩偶

72岁的上海老伯朱伯明是个玩偶修补师。

“玩偶医院”开在朱伯明的卧室,书柜隔出一间小厅。一张用了几十年的方桌上,大大小小的剪刀、镊子、针线等工具整整齐齐码在铁盒里。紧挨着另一张桌上,铺着白色柔软的绒毯,近20个毛绒娃娃或站或趴,错落在架子上,盘踞着一角。其中既有人们熟知的米老鼠,也有叫不出名字的老虎、小熊。

无论是不是“大牌”,朱伯明都一视同仁:进了他房间的娃娃,都得“找回青春”。

最初一个月能接一两单,最近几个月,几乎每天都有“娃友”上门,送玩偶上門修补的多是上海本地人,也有人特意从国外赶回来,也有一些毛绒玩偶被层层包裹着寄来。“娃友”们说:这些娃娃是他们的孩子、伴侣或朋友。

朱伯明曾经修复过一个来自北京的娃娃。娃娃的主人是一位女士,30年前,她给在缅甸出差的父亲写信,让他一定要带个玩具回来。在当年,一个月的工资仅有五六十元,但她父亲还是花光了身上的150元,买回了一只娃娃。所以,她对这个娃娃有着很深的感情。这只娃娃已经30多岁了,主人和朱伯明说:“假如地震了,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它。”

在朱伯明看来,修复玩偶,修复的不仅仅是玩偶本身,“最主要的,玩偶们身上,寄托了主人的感情和思念。修补的意义,是帮他们留住一段记忆”。

猜你喜欢
铁盒毛绒玩偶
疫情下的毛绒产品 口罩收纳毛绒三宝
归金还玉
小豆丁漫游体积王国之设计最大正方体铁盒
我的毛绒小熊
夏志文 他以土豆、毛绒、思维与奔跑搏击贫困
杨亚州“玩偶”六十载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可以激发无限想象的创意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