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柏梅
(江苏省昆山市三之三大德世家幼儿园,江苏 昆山 215300)
所谓室内区域游戏,是指教师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能力等,设置多种室内的游戏区域,并投放相应的游戏资料,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其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获得整体性的发展。室内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的重要形式,因此有效的开展幼儿室内区域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室内区域游戏中,无论是游戏形式的开展,还是教育功能的传递,主要是依靠游戏材料这个媒介,游戏材料越丰富,越能激发学生游戏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准备室内区域游戏材料的时候,教师应遵循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原则。其实,多数的幼儿园都为幼儿准备了较为丰富的游戏材料,但毕竟客观上的材料是有限的,因此要丰富区域游戏的材料,教师便不能局限于购买材料,而是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事物,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丰富游戏材料的作用,更可以起到废物利用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例如,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一些废旧物品,比如塑料瓶、废纸盒等,再加上大自然中的一些物品,比如落叶、小石子、贝壳等,而教师则可以让幼儿自由的展开想象,利用这些物品,通过粘贴、组合等方式制作出一个物品。这种丰富区域游戏材料的方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更可以为幼儿埋下一个“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种子,这对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可谓意义匪浅。
正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幼儿的区域游戏中,因为幼儿本身自制力较差,再加之幼儿容易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高亢的情绪,所以容易使游戏变得混乱,而且也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问题,所以在幼儿室内区域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游戏活动规则的制定不可或缺。而为了使幼儿更加愿意遵守活动的规则,笔者改变了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制定的方式,而是邀请幼儿们共同参与。例如,有些时候因为材料本身的限制,幼儿之间往往容易发生争抢的问题,这不但会影响游戏开展的效率,更容易导致幼儿在争抢的过程中受伤,这时教师便可以提出这一问题,让幼儿们各抒己见,去说说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制定怎样的规则。这样,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争抢这一不良行为的认知,更可以因为幼儿本身的参与而愿意去遵守它。
教学是师生和学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幼儿的室内区域游戏也是如此,是在教师和幼儿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步推进的,所以要提高幼儿室内区域游戏开展的有效性,形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必不可少。首先,从师生互动角度来说,因为幼儿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和幼儿一起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引导幼儿一步步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并对幼儿进行细致且耐心的指导,进而推动游戏的顺利进行。其次,从生生互动的层面去讲,这是幼儿室内区域游戏开展的一个意义所在,即让幼儿之间通过充分的互动去提升其语言交流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而且有些游戏活动的开展通过幼儿之间的合作可以更有效率的完成,所以引导幼儿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也是教师必然要思考的一点。
评价是幼儿室内区域游戏中的重要环节,对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而且通过积极性的评价,还能够激发起幼儿参与的愿望,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评价机制去提升区域游戏开展的效率。例如,笔者有一次在组织室内区域游戏的时候,当游戏结束之后,积木区的小朋友将积木整理好并放回了原处,当笔者在表扬了积木区的小朋友之后,反问全班的学生:当游戏结束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时小朋友们回答:“把玩具放回原处。”由此,笔者认识到,要充分利用鼓励的力量,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心理。此外,为了使评价的效果更加理想,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维的评价,即除了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之外,还可以让幼儿针对彼此游戏中的行为进行评价,从而让幼儿在互评的过程中做到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总之,提升幼儿室内区域游戏开展的有效性是教师必然要肩负起的责任,因此教师要不断的的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从而在不断的改进中使幼儿的室内区域游戏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