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飞
(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江苏 宜兴214251)
党的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中国梦。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都应该树立自己的中国梦,不管是短期目标、还是长远规划,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起到积极的正能量的作用,面对农村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现状,我们极力以团员青年的“正能量”来引领学生向着习总书记的中国梦的方面前行。
目前农村中学的团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父母外出务工、单亲家庭等增多,子女疏于管教,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难度;2、学校对共青团的工作存在不够重视的情况;3、青年教师团干部队伍的严重匮乏导致团工作开展的凝聚力不够。
那如何才能在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学校团干部工作积极性,如何才能利用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团组织各个部门的作用,把爱的“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呢?下面,笔者就对新形式下,农村初中的共青团工作开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正如前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同志所说“共青团事业承载着党的重托和青年的期待,是光荣而神圣的事业。团的岗位富有挑战、大有可为。”共青团的事业伟大而光荣,共青团的岗位需要耐心与活力并存、素质与能力同强,打造一支作风好、能力强的团干部队伍任重道远、意义非凡。
团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中的一支重要队伍,起着联系青年学生的纽带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团委应把有热情,有思考的青年教师作为选用团干部的第一要素,其次要广泛听取意见,把广大教师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团干部是否胜任的标准。同时,团组织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也要时刻抓好,保证团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出现成员断层。
团委可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部署,以“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挖掘优势,利用资源,开辟农村中学团委工作新途径”为工作思路,开展适合自身特点的思想阵地建设活动,如 “民族精神代代传,与时俱进学雷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3月份);“缅怀先烈自强月”活动、 清明祭奠先烈等活动(4月份);十四岁青春仪式(5月份);暑期安全知识培训(6月底);“青春孕育新梦想,责任成就新未来”七年级新生入学仪式(9月份);“知荣明辱学做人,我与祖国共奋进”演讲比赛(10月份);“党旗飘扬团旗红,增强意识做先锋”党团知识竞赛(11月份);“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纪念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报告会(12月份)等活动,深入推进“优秀团日活动评比”、“优秀团员评选”和“双述双评”等活动,营造良好团组织氛围。
学校团委应农村中学实际情况出发,在“乡土”上做文章,可开展适合农村学校特有的“感受新农村变化”、“走进乡镇企业”等实践活动,为了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带领团员青年参观身边的蔬菜大棚、珍奇果园、生态农业园等,以提高学生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培植扎根农村的萌芽。依托农村资源,构建一个农村中学团委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农村中学团委特色的品牌阵地,用知识和爱的能量去感染每一位团委青年。
共青团文化阵地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形态。农村中学的校园环境硬件设施虽然较差,但再差的条件,收拾干净了,在环境上首先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次农村中学的团委文化建设要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抓重点、促发展,以点带面,辐射校园的网络形态。不仅要抓好团队活动室的建设,在活动中给团员青年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同时也为各班团支部文化建设中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其次要抓好支部文化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由各支部文化的体现。支部文化建设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的重要基本单位之一。
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农村中学团委合力建设业余党团校、校园广播室、宣传橱窗、黑板报、社团等活动阵地。精心组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具有“正能量”的道德实践活动建设。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层层传递,三维覆盖的形式强化道德要求。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学有收获,学有所长,以团委书记为带动点,带动青年教师团支部的全体成员谋规划、促创新,着力打造学校团委品牌,让每一位参与成员都能享受到作为一名团员青年是一种骄傲,一种快乐。
以“创新”的精神,以适应新一代学生特点,满足学生喜爱作为切入点,不断研究、创新团活动的模式和主题,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挥团员联系群众、团结同学作用,做团的宣传员,不断扩大团组织,发挥团员优势,开展各项有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大力打造农村中学团委的特色团建工作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