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爽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辽宁 调兵山 112700)
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中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如治疗不及时则容易造成病情加重,引发死亡;其发病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者窦房结以外有激动发生,造成在激动的传导缓慢[1]。临床心律失常的发生一般不单独存在,一般伴有心力衰竭等其他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主要采用积极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胺碘酮是临床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具有起效快,治疗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与心律失常作用并存,相互影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治疗期间护理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2]。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药物治疗临床护理影响,研究时间筛选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病例筛选心律失常临床应用胺碘酮药物治疗的73例,现将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1.1 基本资料:研究时间筛选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病例筛选心律失常临床应用胺碘酮药物治疗的73例,患者年龄56~82岁,中位(63.29±2.18)岁;男性占41例,女性占32例。
1.2 临床筛选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心律失常2014年指南中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患者伴有其他严重心脏疾病;患者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存在严重障碍;患者伴有其他严重性器质病变疾病;患者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正常交流沟通。
1.3 方法。①治疗护理:患者入院后接受积极的治疗,治疗药物包括基础利尿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第一次用药剂量150 mg与5%葡萄糖20 mL充分混合,静脉注射,注射速度控制在10 min左右;然后静脉滴注维持,严密监测患者病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药物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电解质浓度做好监测,注意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监测患者电解质水平,确保血钾水平;对年龄较大的患者严密监测甲状腺功能。②心理护理:入院初期护理人员即与患者主动接触,掌握患者的疾病史,安抚患者情绪,告知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对于抵触治疗的患者可以举出成功治疗案例树立患者积极治疗的信心;同时与家属积极沟通,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做好沟通;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主动问询患者感受,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③生活护理:对患者的饮食给予积极的指导,对钠、钾的摄入量严格控制;饮食应清淡,以新鲜的蔬果为主,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发生便秘,营养不良等情况;避免引用酒精、咖啡类等饮料。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4 观察范围: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变化比较;心理状态采用SAS,SDS焦虑,抑郁量表评定,评分0分到80分,50分以上为伴有焦虑、抑郁状态,评分越高情况越严重[3]。
1.5 统计学实施: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使用(±s)代表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统计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变化比较(±s)
表1 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变化比较(±s)
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变化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后患者SAS,SDS,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护理干预前均不同程度下降,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心律失常的发病与心脏的病态疾病,内分泌失常,心脏手术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心律失常症状可单独发病,也可能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是窦房结激动异常造成心脏活动的传导等发生一系列的异常,临床治疗主要以纠正心律失常为治疗途径。胺碘酮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主要通过对患者钠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达到对患者心肌作用的改善,降低心脏负荷,扩张血管,促进心率减慢;药物有效成分能对机体钾离子的外流进行抑制,促进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时间延长;还会阻滞钠通道,促进细胞激动传达变慢;此外,该药能对心肌细胞的代谢进行调节,对细胞功能的完整性进行保护,对自由基进行清除[4]。但是在胺碘酮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做好治疗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良好心理护理可以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数量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接触,针对患者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患者的疑问全面解答,并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预防。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临床胺碘酮药物应用治疗心律失常,同时临床配合实施优质护理,对不良情绪有效的疏导,临床指标大大改善,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