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春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中医院药剂科,辽宁 锦州 121300)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中药的大力推广,中药在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近些年的临床研究显示[1],用药不合理所致的临床安全事件也逐年增加。药师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药师,如果中西药配伍不科学,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据报道,中药治疗所致的不良反应与药物规格不合理、处方书写不规范、给药途径不当、用药与诊断不符、药物配伍不合理等因素相关。因此,加强中药师的临床干预对提高中药合理利用水平,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师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工作中的价值,以期为提高中药的合理使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随机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采取中药治疗的130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65例)和对照组(n=65例),所有病例的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0~75岁,平均(49.36±2.2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20~75岁,平均(49.32±2.26)岁。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予以中药师干预,遵医嘱按照常规程序抓药,遵医嘱服用。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施以中药师干预,具体如下:①构建用药监测机制。在患者用药期间定期对其进行随访,随访时注意提前规划好随访的程序及随访的时间,追踪患者的后续治疗情况,及时获取患者中药治疗后的变化情况,为中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在随访期间,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注意及时指导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处置,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机体的损害。②药历构建。药历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是临床中药师一项重要的书面证明资料。通过药历的构建,可让临床医师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并根据药历予以个体化的用药方案。③开展用药服务及用药指导。在临床医师开完处方后,中药师应仔细核对药方,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真正做好中药的服务工作。同时积极发挥中药房窗口的作用,在中药房窗口设置中药咨询台,咨询台上放置印有中药基本知识的小册子,及时解答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疑惑。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定期召开合理用药座谈会,针对出现的问题的进行讨论,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临床药师调配好中药处方后,中药师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将中药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详细的讲解给患者,同时应特别强调药物煎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及其处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合理用药率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及处理均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3/6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5%(9/65),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为3.08%(2/65),对照组不合理用药率为12.31%(8/65),两组比较,P<0.05。见表1。
中药师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工作中主要担任临床医师和患者间的桥梁,对临床医师的用药进行培训及监督,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指导。在中药临床用药上,中药师要掌握中药的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等药品信息,并根据自身的药学知识,为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意见[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合理用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中药师可切实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体会,为提高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应充分发挥中药师的作用,同时加强下列几方面的工作:①构建药品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品服务,尽可能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②定期对医院的中药师进行培训,定期学习《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方剂学》等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更好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服务。③强化中药师的临床技能培训,尽量避免药房处置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3]。
综上所述,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工作中施以中药师干预,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有效提高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对提高药物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