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琛
大连市普兰店区南山医院 辽宁大连 116200
公立医院改革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是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公立医院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做好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工作,实现工作精细化、科学化,致力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是当前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内在要求[1]。
当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环境资源与内部审计功能发挥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资源相对贫乏。相关规定指出公立医院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和专职人员。但是,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发展历史不长,许多医院设置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迎合医院评审要求,形式主义明显。造成实际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缺乏。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求,阻碍公立医院内审工作项目的顺利实施。由于医院对内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内部审计工作的边缘化、淡薄意识明显。医院对内审部门人员职称、晋升等工作的忽视。导致工作人员缺乏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队伍的建立[2]。
内部审计于2014年起被定义为一种独立的、客观的咨询活动。要求应用系统性地、规范性的工作方法,对相关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和评价。通过审计对业务活动的组织、内部控制、风险等进行评价,具备突出的价值增值功能。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推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水平的提升。新时期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公立医院要朝着工作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从而有效地监督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工作行为,预防和控制不规范行为的产生,保障公立医院内部的稳定运行。从而保证医院的合理合法经营,实现规范性、科学性的内部管理。又能够有效地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还要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内部审计能够为领导决策层服务,帮助提出建设性的策略和方针。有助于推进公立医院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充分的挖掘和发挥组织价值。
完善监管机制和加强对公立医院经济财务活动的会计监督是相关指导意见对公立医院提出的具体要求。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推进公立医院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推动公立医院实现更好的监管体制机制的建设,有助于实现监督和管理工作一体化。
做好内部审计,是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在需求。公立医院药价改革深入发展。有指导意见指出要推进公立医院以药养医机制的破除,取消药品加成率。积极追求零差价的药品销售和减少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的收入。还指出要尽快调整医疗服务的价格,加强国家财政的支出和补偿,并结合公立医院的部分自行消化。
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推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科学、规范。公立医院改革的内容较多、涉及范围较广[3]。药品价格、医保支付结算、诊疗方式等等多项内容中不确定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常常会造成公立医院的经营风险的增加。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适应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情况,通过内部相关策略的调整和实施,帮助降低公立医院的经营风险。
公立医院当前应尽快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控制医药费的增长,降低药品费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围绕绩效审计展开和实施相关工作。首先,应当做好临床科室的绩效审计工作。要对重点和关键性的控费指标进行控制,做好审计分析工作。例如门诊费用的增减、住院费用的增减等指标的有效控制。还应当对药品收入、卫生材料收入等医疗收入指标进行分析和控制。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医院应当进行网上药品采购,从而避免出现药品和厂家相同而售价不同的问题。控制好药品采购价格,实施低价采购。通过对一系列指标数据的分析和记录,将数据的增减变化和动态进行详细的记录。根据数据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具体原因和影响因素。充分激发临床科室的活力和潜能,节省成本,推进临床科室工作质量的提升。通过对医疗设备、基本建设等进行绩效审计,有效的揭示和预防风险,节省建设资金。
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价。充分的挖掘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审计要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执行情况的监督、分析,找寻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弥补薄弱点。对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和科研等内容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审计。在过程要注意记录存在的薄弱点,及时弥补。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对医院各个部门等工作进行充分的监督,理清工作流程。要对医院内部高风险工作区域进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通过内部审计的一系列工作手段,对公立医院的经营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预测和评估。从而进行针对性解决策略的设置和实施。有效的控制公立医院经营风险。
做好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关系到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公立医院审计工作改革,需要公立医院积极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和积极培养专业审计人才。从而更好的适应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为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实现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