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见解

2019-11-28 21:04秦志锋
商品与质量 2019年16期
关键词:管养农村公路管理机制

秦志锋

隰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西临汾 041300

虽然国家对农村公路质量有相应的工程技术标准,但限于当地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公路,尤其是偏远或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都是退而求其次,以满足日常出行使用,所以整体上来说,我国目前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工作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有着很大不足,需要各方面都进行关注和改进。

1 农村公路的管理特点

农村公路是路线多、行驶长、分布广、密度大的特征,单纯依靠国家补贴或地方自治量都面临着养护资金、养护机制等新的矛盾。因此,如果不及时探讨和研究农村公共道路的保育和管理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道路的保育机制问题,会严重影响党军、政府关系,从而损害国民心中的政府形象[1]。

2 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2.1 养护意识不强

小农经济目前仍然是国内农村普遍的思想状态,对集体利益和财产的重视度不高,一些村庄采用农户集资修建村庄公路,即各家管各家门口的一段道路,只有村庄主干道由政府出资,出于金钱利益的考虑,对别人分管的路段养护意识不强,颇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此外,第三方的建筑公司在养护意识上也有待加强,出于人力、技术、设备的限制,以及村庄多、道路网复杂的现状,很多农村的第三方的建筑公司将道路维修作业取代了养护作业,即不坏不修,也不进行日常养护,也不做养护指导,以致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不高。

2.2 缺乏健全可行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

要想进行高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要有一个健全可行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但是在实际养护管理中并没有一个健全的养护管理机制,这也导致实际养护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也难以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这也是造成农村公里损坏的重要因素;另外负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企业在进行养护过程中也没有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养护计划,只是一味的照搬其他项目的养护计划来进行养护工作,这也使得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规范,等等这些也是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缺乏的重要体现,所以必须要健全公路养护管理机制。

2.3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

目前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一,贫富差距也很大,有年产值几亿、几十亿的富裕村庄,也有产值不过百万的贫困村庄,国家目前开展精准扶贫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现象。这种贫富不一的情况,就造成了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这种资金不足不是来于技术施工的耗费,而是从组织管理到财政申请上的不到位[2]。

3 提高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见解

3.1 注重管养工作,建设农村公路管养体制

地方政府要加大对乡村道路管养的宣传工作,改变村民道路管养的观念。提高村民的乡村道路管养意识,使他们从思想上认可道路养护工作的作用,并主动参与其中,减少乡村道路损坏事件的发生。要想保证并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解决农村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要健全公路养护管理机制,要根据农村公路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人人守则、奖惩分明、合理合法、有理有据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这也是最需解决的。我国公路建设与管理的主管部门是交通运输部门,其作为主要职能部门必须要制定出合理的、具有针对性且完善可行的公路养护及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根据养护制度出台有量化依据且严格的质量监督评断规范,要在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中明确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职责义务、工作权限和工作范围等,并构建适当可行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等,以此来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3.2 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保障

农村道路建设费用高,单靠政府财政投入是巨大的资金压力。因此,要广泛地展开想法,动员各方的力量,多方面募集资金。各级政府应明确投资责任主体在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方面的地位,并按权力责任和功能划分,决定提供财政政府资金的渠道、比例和金额。要积极开展融化事业,可以申请贷款或利用吸引投资来筹集资金,例如道路命名权转让、广告经营权等高效的农村道路事业。也可鼓励社会活动家们的捐款,鼓励许多农民参与道路建设和养护工作。还要加强资金规制,防止不当使用、压迫或拦截资金,定期审计,转用专用资金[3]。

3.3 提升技术质量

一是,针对路面裂缝、坑洞、露骨、沉陷等技术问题,一方面要组织施工团队及时进行维修,另一方面要责令建筑公司成立巡查小组,定期巡查和听取县、乡、村各级养护员的日常养护汇报,纠正“不坏不修”的错误观念。第二,建议在乡镇设立专门的交通监督员,负责农村道路规划和建设、管理和管理工作。第三,对于机械师管理,不仅要对不同地区的道路、相关人员的布局、建立统一的标准、交通工具和设施等具备完善的条件,还要建立审查制度。各县级政局应该探讨当地道路的结构,研究相应的维修机制,制定适合当地的管理方案。要确定适当的维修形式,确保资金来源,改善设备和资源,提高道路维修质量。

3.4 建设与养护监督机制的构建

在养护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关人士的监督,就会出现各个管理职务的腐败或养护者懒惰的态度,因此监督制度与养护制度最为分离。监督中,道路管理不能成为监督人,这不能保证监督的效率。在道路建设和维修中应设立专门监督机构,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抽样检查或综合检查,以确保各条路线得到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的管理和技术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精力的工作,分布广、数量多是其主要的特点。技术过关是质量的保证,管理通畅,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是人、财、物协调,技术得以实施的根本,我们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的工作,保证农村公路的质量,即便民出行,又能树立良好的口碑,为农村经济发展添一份力。

猜你喜欢
管养农村公路管理机制
高速公路隧道智慧管养信息化应用研究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上海浦东新区公路智能管养模式实践探析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435万公里
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山西:农村公路养护将纳入公益岗位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中的“条块分割”——城固行业系统党建融入社区管理机制
合肥市召开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