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峰
(朔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山西 朔州 036000)
进入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建筑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缺陷和不足,不利于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管理质量的提升。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的文化需求和功能需求,建筑结构通常会有所不同,所选用的施工材料和装饰装修也会存在较大差别。建筑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不能进行统一加工和生产,而是要结合实际的建筑特点,对生产加工方式进行确定。此外,建筑产品通常体积庞大,如铁路、体育馆、桥梁等,正因如此,也更加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地震、狂风暴雨等。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建设地点已事先固定,因此并不能随意移动,而是要固定在选定好的位置上。与建筑相对应施工活动,也都是完成一个位置的施工再换到下一个位置进行施工,因此具有较强的流动性[1]。
在完成建筑施工后,就无法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就是建筑工程的一次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难再返回之前的状态,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
任何一个行业若想实现健康稳定发展,都要有相关的法规作保障,建筑行业亦是如此。但就目前实际发展现状来看,我国虽出台了《建筑法》,但关于施工管理的内容,并没有做详细规定,因此也阻碍了相关管理活动的顺利落实,与此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未能形成统一管理体系,管理工作缺乏专业化和标准化。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在今后发展中,需要在现有的法规基础上,融入全新内容,对建筑施工管理细则进行制定,并监督实施。
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普遍偏低,且一味关注施工进度,对于轻微的施工质量问题经常视而不见。此外,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因此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甚至还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现场施工秩序不佳,阻碍了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
面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项目建设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按照施工组织方案,严格监督各项工作,对工作态度消极、工作能力较差的管理人员进行惩罚。
例如,在材料管理方面,首要保证进场材料质量达标,材料强度等级、规格尺寸等符合工程建设要求。同时对材料进行正确摆放和存储,以免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锈蚀、超时问题。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专业分包问题十分常见,很多分包单位都不能对自己的施工管理范围进行精准确定,且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很少会承揽更多管理工作,在此情况下,在一些被忽视的范围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增加了施工管理工作难度。此外,在施工管理工作中,还经常会出现施工组织管理不善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责任感缺失、思想不成熟、认识不到位所导致,在管理中常会忽视细节问题,并认为不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直接降低了施工管理工作水平,甚至还会为工程建设埋下巨大安全隐患[3]。
为缓解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建立其现代化先进管理模式,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等都能够对“施工质量”有一个明确深入的认识,并意识到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实践过程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通过该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认识到工程建设质量自身息息相关。
此外,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可对国外先进管理模式进行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切记不能盲目从众,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此同时,还可推行责任制,确立项目责任人,以保证在出现问题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从根本实施避免相互推诿问题,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升管理人员责任意识。
另外,还可对现代化先进技术进行应用,从而更好的弥补传统技术工艺的缺陷和不足,结合工程建设要求和实际情况,引进高效率机械设备,改进落后施工工艺,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使工程建设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4]。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办法。总之,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领域中,施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为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提供保障,同时也有助于节约建设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做到及时解决,不留后患。因此,作为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其必须要提升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并要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教训,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在提升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