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明 薛龙华
(山东金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近些年,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中土地整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缓解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象,达到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目的。生态重建时不仅要紧紧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还要综合考虑土地整治对土壤、水文、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并且注意三者之间的联系。
土地整治首先考虑到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甚至通过合理的规划,增加当地水资源的总量。水资源的利用与当地土壤结构和气候类型有很大关系,气候类型决定了降水量和蒸发量,土地利用方式则是能否留住地表水以及决定地下水储存量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善土地结构,改变当地植物种植类型,减少地表径流量;建设环保节约型给排水设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修建水利工程,合理分配水资源,以达到最有效的利用水资源。拓宽河道、清理河内沉积的泥沙可增加河流流量,也增强了河道的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改善当地水环境。
土地整治通过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提高森林等生态用地的比例,减少工业用地的面积,从源头上控制废弃物的产生量,再通过森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减少环境中的杂质气体,提高空气质量。通过合理的分配土地资源达到调整空气成分,净化空气的目的。
土地整治转变了土地的利用方式,一方面通过改变土地覆被来影响土地质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来改变土地质量。前者是通过植物微生物等直接影响土地理化性质从而使土壤质量发生变化,而后者是通过影响气候来影响土壤质量。土壤治理需要考虑到土壤与微生物的关系,土壤养分循环,以及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
土地生态重建要注意因地制宜,新建的土地生态系统要与当地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相匹配,既要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又要确保新建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可持续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土地类型,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案,结合当地土壤情况以及地貌特征做出最有利于环境科学发展的方案。土地生态重建还要注意从整体出发,做出综合的测评,并且在改变土地结构和地貌时要考虑到长久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
土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只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环境恢复的过程中,要考虑当地已经存在的生态系统,构建地表植被时,优先考虑当地原有物种,选择适应能力更强的植物。还要考虑到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物种之间的关系,在整治范围内尽量提高物种的多样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所选的植物还要有利于土地的持续利用,能够留住土壤养分。植物的选择还要合理利用空间,高低分布合理,构建一个生态功能完整的土地生态环境。在新的土地生态系统完整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经济利益,选择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
在生态型土地治理方案中要将重点放在做好生态水渠工程的建设与规划上,在不破坏原始河流自然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其纵向蜿蜒与纵向多样性,以增强河流的给排功能。在这一过程中,会显著减少农田养分流失、并建立更完善的水渠生态系统,实现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系统,提高河流的自我修复的能力,提高物种多样性。对于道路态系统的策划,需要因地制宜,建立不同等级的道路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中后期植被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工作中,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是否齐全显得尤为重要。在此阶段,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和完善所在区域的生态功能上,这两点决定着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能否成功。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规划设计出一个合理的空间格局,以使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地运行下去。
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既要从整体出发,考虑到整体的合理性和美观性,还要注意到细节的处理,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让每一处小的土地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比如,可在道路两旁设计绿化隔离带,既可以隔离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还可以吸收车辆排放的尾气;池塘附近可以设计建造缓冲带,合理规划每一层缓冲带的生物种类,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还可以提高该区域整体景观的美观性,使整体环境丰富多彩。农田景观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整体的和谐美观,还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土地整治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这需要打破原有生态系统,重新设计构建新的环境生态,设计的生态系统既要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利益与可持续发展中找到平衡,充分研究对各个因素产生的影响,提前做出预测并制定计划,为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