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竹静
(北京中天恒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分公司, 宁夏 银川 75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建筑施工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同时人们加大了对建筑企业的重视与监督力度。由于建筑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因此为了促进自身稳定发展,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要求,企业就需要加强对概预算管理,确保资金流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提高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增强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从而为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行、发展奠定基础。
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而概预算又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一套完美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概预算决定着工程竞标的底价,没有任何一个环节能够替代其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竞争地位。可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当前在很多的施工单位中都不具备一个较为完善和科学的概预算的编织,甚至有的施工单位对概预算的编制的重要性充耳不闻,普遍存在着编制的内容不够完善和细致的问题,其中的纰漏随处可见,进而使得在实际的概预算编织进程中不能够很好的保证绝大多数的数据的可靠和有效,而且实际建筑工程十四共过程中需要的一些材料的价格也会受到市场的变化而出现变动,所以很容易出现施工单位在施工后期不断的提升预算最终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预算透支,从而使工程投资量持续扩大。
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的初衷是为了保证各方的利益,从而保证施工各方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经济收益,但是,现阶段的招投标工作还存在一些漏洞,这些漏洞主要体现在招投标的价格存在不同,这导致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都不能得到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预算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招投标工作中存在普遍的竞争不合理现象。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盲目修改预算,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正规企业的投标行为;第二,没有制定规范的施工合同,这十分影响建筑工程预算的精准度;第三,在工程的投标阶段,不对工程的预算科学合理分析,很容易导致工程的进度停止,危及到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消耗大量原材料,在实际计算中难以实现对所有项目的逐一计算与统计,因此在编制工程概预算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全面统计,收集有关资料,结合市场行情控制预算,保证预算的标准性。同时在确定概预算时,择优选择最适宜的运输方式、物资配比方式等,对工程量较大,造价影响较大的材料进行单价调研,通过设计、实验、勘探等方式,掌握生产资料概预算的基本定额,保证其符合市场变化,满足工程需求。当出现定额不全现象时,重视对定额过度系数的利用,认真阅读定额说明,熟悉不同定额的适用范围,选择合理工作内容,以科学编制为基础,依据工程量进行概预算,保重工程定额的准确性,进而保证概预算科学、准确。
工作人员进行概预算的时候要做好准备工作熟悉每个细节,只有细节处理到位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概预算的准确性。首先概预算人员就必须熟悉工程图纸,能够通过图纸就知道工程用量。另外做好概预算工作还需要知道施工工序和材料用法及每个工序的施工周期,只有充分了解它们才能更准确的计算最终的工程量。
概预算前期需要收集大量数据后期就需要将大量数据进行汇总。尽管建筑工程周期比较长但是进行概预算阶段的时间是比较紧迫的,所以说时间短任务重。如何在短期之内将大量数据整合一番得到精确的结果成为概预算人员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编制人员在对各项数据进行计算和校对时难免会出现纰漏,这时计算机的使用及各种计算机辅助软件的使用成功提高了概预算的准确性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在外部条件一定的前提下,需要根据事先要求好的合格产品资源消耗要素,如财力、物力、人力等进行工程概预算,此时可称之为定额。此类额度通常可反映出一定阶段内社会生产力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生产力水平与工程机械化程度、与技术人员素质、与硬件配备、创新工艺、材料使用等内容之间的关系。在利用定额编制概预算时,需要结合各要素编制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工程定额,若不能确定具体定额时,需要注意定额过度系数,合理的进行定额转化套用,保证工程各阶段,单价计算结果统一化、规范化、一致化。
编制建筑工程预算不仅复杂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细心与耐心,对细节繁琐工作进行探究。工程预算的编制需要编制人员具有专业技术、掌握正确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从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等入手,保证预算编制质量。自我国开始实施清单制度对工程量进行计算开始,工程预算的编制难度大大增加,此时需要编制人员不断提升自己,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通过掌握社会变化,了解工程要求,掌握新的概念与思想,提升预算编制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概预算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它的顺利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管理、施工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始终在可控的范围内,让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