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新,李 耿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骨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骨科临床中肩胛骨骨折比较少见,调查数据表明在全身骨折与肩部骨折中肩胛骨骨折占比分别为1%、3% ~5%[1]。高能量暴力创伤为肩胛骨骨折主要诱因,交通事业与高空作业不断发展,再加之暴力事件均会导致肩胛骨体部骨折。肩胛骨体部骨折多为不稳定,其主要症状为肩关节活动受限、肩胛骨痛感强烈且肿胀等,导致患者处于极度痛苦中。锁定加压重建钛板为当前主要疗法,近年来临床开始在该治疗中引入三维CT,可直观观察肩胛骨体部骨折情况并掌握解剖结构,结合实际将手术方案制定出来,确保治疗效果最优。现选取患者60 例,详述三维CT 的具体应用价值。
本次纳入对象为我院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肩胛骨体部骨折患者60 例,所有患者均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无沟通障碍,在各项操作中患者积极配合;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性20 例,女性10 例,平均年龄为(43.8±8.4)岁;致伤原因:7 例高处坠落,19例车祸致伤,4例重物砸伤。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42.1±7.6)岁;致伤原因:8 例高处坠落,20 例车祸致伤,2 例重物砸伤。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常规开展锁定加压重建钛板治疗,麻醉方式为全麻,俯卧,作切口于肩胛骨体部骨折处,于内外侧缘将重建钛板固定,再复位锁定骨折部位,确保固定效果满意后行缝合处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三维CT,术前先用该设备常规扫描肩胛骨体部骨折部位,CT 在病变体表附近大致放置射线不透明标记物后再扫描,完成扫描后向工作站传输相关数据并开展三维重建等操作,以对骨折部位情况予以细致观察。而后开展锁定加压重建钛板治疗,操作与对照组一致。
参照Hardegger 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经治疗后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不再受限,肩周围疼痛感消失,外展肌力评定为5 级判定为显效;肩关节活动基本活动正常,轻微受限,偶有疼痛感出现,外展肌力评定为4 级判定为有效;肩关节活动范围依旧严重受限,有强烈疼痛感则判定为无效。
对本组获取的数据开展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卡方检验χ2开展组间对比,若P<0.05 提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表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机体活动中肩胛骨作用突出,肌肉在其前后包绕,故而肩胛骨骨折发生率较低,但近年来随着暴力事件与交通事故的增加,肩胛骨骨折发生率也逐渐提升。肩胛骨体部骨折发生后患者痛感强烈,且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一定要积极有效治疗。当前临床主要采取锁定加压重建钛板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体部骨折,有效固定骨折断端,对肩胛骨体部形态予以调整,有良好效果。但肩胛骨结构形态比较复杂,且肺部、肋骨对其有较大影响,常规正侧位X线片通常无法将肩胛骨病变及正常解剖关系等显露出来,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
肩胛骨特点为骨体部前面处于微凸状态,吻合于胸壁后上部,不仅可为胸腔提供保护,还可将上肢固定住,为肩盂关节提供支撑。在上肢上举过程中肩胛胸壁间微动也有所参与,此处影响人体1/3 的活动度[2]。肩胛骨体部内外侧缘有丰富的骨量,属于机体支撑柱,为肩盂关节、肩胛冈提供支撑,在治疗期间也为内固定提供稳定的解剖基础。肩胛骨骨折后骨体部解剖结构恢复情况直接对肩部功能产生影响,外侧边缘形态则直接对肱盂关节形态角度产生影响,因此术前要将合理规范的手术方案制定出来。三维CT 可将肩部立体解剖结构重建出来,便于骨科医师结合患者骨折实际将手术计划制定出来,同时术前对骨折类型与损伤程度予以正确评估。
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报道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71.4% 相近[3]。说明在锁定加压重建钛板治疗中引入三维CT 可增强临床疗效。原因在于三维CT 可对骨折情况予以细致观察,便于医师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且操作简易、快速,可准确定位,对计算机予以利用后在扫描仪上清晰投射骨折处情况,对骨折部位解剖结构予以清晰观察,不仅有利于将术中骨折范围剥离程度减轻,还可将手术时间缩短,将手术质量增强,加速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在锁定加压重建钛板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体部骨折中应用三维CT 可增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