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
山东恒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莱州 261400
随着我国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正面临着众多挑战,一方面是许多新技术与新类别的加工材料,在原有食品检测列表中并无详细记载,使检验检测工作的开展难以更好地掌控食品安全性;另一方面,基于传统老旧的操作仪器与设备,在食品市场经济爆炸式的发展环境中,无疑很难满足高效检测的要求,如此高压力的食品检测工作,极易出现疏漏,使市场消费者的经济权益难以得到保障[1]。所以,在技术先进性、规范严谨性、操作要求等方面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使食品安全性得以全面保障。
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没有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制度。突击式、传统式、运动式的抽查方式还是比较普遍,这样的监管方式不能够达到全程监管的效果,不能保证日常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
近几年,虽然一直强调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但落实的还不到位。企业往往根据主管部门制定的出厂检验以及年度监控计划进行生产控制,不重视产品的过程控制,食品监管的对象不全面,当前大型企业是监管的重点,而那些家庭作坊以及流动摊贩的监管处于空白。
当前,我国的食品检测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检测复杂的项目不能及时、准确的检测出来。另外,目前食品检测的标准大多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就很容易造成食品生产时标准不统一。
在食品检验中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检验标准中对仪器设备也是有所规定的,要保证食品检验设备的精度以及性能符合实际要求。同时,设备也要依据规定展开校准以及检定,不能对设备超期使用,如果一些设备使用非常频繁,需要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检验和维护。
为使食品检测准确性得以保障,操作人员必须对样品采集给予足够重视,并严格遵守样品选择要求,才能避免检测误差值出现。在此期间,样品采集必须具有代表性,在同批次食品中,应遵循随机抽取的原则,而非特定某部分食品的检查,以便检测样品选择满足一定科学性要求;其次,在样品采集期间,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样品的批次、生产日期、食品类别、分布均匀性等参数,并在样品采集过程中,落实多组试验分析的理念,以便样品检测数值更贴近真实情况,使样品检测准确度得以显著提升;最后,对于不同食品形态应提供不同的检测方式。像在检测液体或半流体食品时,操作人员便需要在样品检测之前,对样品进行充足搅拌,确保液体密度分布均匀,并且沉淀充分溶解,才能倒置于干净的容器内,以便为后续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适宜的样品;对于固体食品,操作人员应在每批食品中按照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的原则对部分样品进行抽检,期间需要将各样品混合检测,按照四分法对角取样分析,通过多组检测数据判定食品的平均参数。
对样品进行收取,登记编号,样品要有唯一的标识,下达检验计划,领取样品进行制备,完成对样品的二次编号;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按照项目分别进行处理,展开分析实验;对食品检验的数据进行处理,上报原始记录,归纳后编制食品检验报告,按照规定对食品检验进行审核和盖章。
适合的检验方法能够检验出食品内的有害物质,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食检员应该按照食品标准进行检验。适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促使结果更加准确。比如分析食品中,无机成分是可以采用原子光谱法、化学法分析,其中原子光谱法是实验室中最常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能够将检验人员的熟练程度影响控制在最低[2]。而有些食品检验需要较高的温度,这时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可以在 50℃的温度下,对食品的成分进行分析。食品中无机成分的含有量是食品检验的重要部分,比如汞成分的分析。对于汞成分的检验,可以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而食品中有机成分可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农药残留进行检验,从而保证食品检验的安全。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食品检测的精准度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我们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设备,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有效地更换设备采用新型的分析仪器,像有机谱仪、无机质谱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的使用,不断提高我们食品检测的精准度。其次,还可以采用光谱技术,其特点无损快速,分析成本低,拉曼光谱、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以及荧光光谱在我们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广泛应用;生物检测技术飞速发展,其中广泛应用的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技术、PCR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以及生物芯片技术,主要是具有特异性生物识别功能,选择性高,结果精确,微量和快速等优点[3]。
食品检验关系食品安全,现阶段食品检验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在提升。社会在不断进步,食品检验的整体质量需要不断提升,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让食品行业的运行更加安全和合理,使消费者的效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