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拥有超过一百三十万家事业单位,它们担负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国家通过庞大的财政收支为一百多万家事业单位筹集经费,支持事业单位长期运营(社会上称事业单位为“铁饭碗”)。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型,政府会计制度已经发生变化,正在进行改革。而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又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造成一定影响与冲击。
政府会计制度是对政府财政收支的数目、性质、用途、关系和过程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记录、整理的程序与方法。是预算执行情况客观的反映[1]。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会计制度长期存在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三大体系互相割裂,反映的数据不全面、不真实,用收付实现逃避隐性债务等问题。1992年后我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的政府会计制度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为政府财政赤字数额逐年扩大:1978年国家财政尚实现了10.17亿元盈余,1992年国家财政出现258.83亿元赤字,2016年国家财政赤字达到28150.24亿元)。
为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需要,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我国于2017年启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财政部在当年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财政部在印发这一文件时,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提前执行)。
数十年来,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理念、工作思维也必须进行改革,但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驾驭新的工作方式,存在着一个磨合的过程[2]。另一方面,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的新经验,因此会降低财务工作的效率。此外,新的核算方式较传统会计核算方式更加复杂,计算方法烦琐,也会增加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难度。
在过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属于封闭式管理,没有引入外界的监督、评价,致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流于形式主义。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每年向社会公布财政年报,自觉接受外界的监督、评价,这就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化,有利于事业单位主动整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重核算,重资金的现象(资金收支、报销、台账记录巨细靡遗),却轻视财务信息管理(难以保证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实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引入权责发生制,可以驱动事业单位提高财务信息管理的质量,而国家也可以根据一百多万家事业单位汇报的财务信息数据,完善预算管理机制,继而减少财政赤字。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前,许多事业单位没有对折旧摊销进行规范,也就难以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实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打破了过去的瓶颈,规范了计提折旧摊销计算。事业单位也就可以实时、全面的反映本单位资产配置、资产运行中的各种情况,继而对边际成本进行分析,从而促进事业单位优化资产配置[3]。
由于事业单位不属于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里,在财务管理上始终存在着短板。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虽然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投入很大,但投入/产出率不高,资金浪费严重(还存在着内部贪污问题)。我国的事业单位数量高居世界第一,事业单位人员数量也高居世界第一(据统计超过3800万人),但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基础科研水平、医疗水平、医学研究水平、农业科研水平、地质勘探水平都远远在我国之上,而且发达国家都没有像万亿级的财政赤字[4]。
所以,事业单位应当顺应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抓住改革提供的契机,主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领导应当认识到:2019年是一个改革的时代,一个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代。事业单位领导还要意识到:国家财政赤字早已不堪重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与其被动改革,不如主动改革。领导必须树立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中心的意识,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财务管理。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上级要求与长期发展目标,制定财务管理的战略规划。然后对财务管理的大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分解成长期目标、年度目标、中期目标/季度目标,短期目标/月度目标),再将这些目标一一落实到本单位各部门、各科室的头上,让本单位每个部门、每个科室都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从而实现对本单位全部资金活动的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精细化管理。——财务管理不是记账,而是对事业单位人力、物力、财力、业务、信息实现集成管理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要充分挖掘财务管理的潜在价值,让支出的资金成本实现最小化,让产出(包括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
从整体上看,当前国内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人工作业的水平上,不仅缺乏效率,而且削弱了财务管理的职能,难以彰显财务管理的价值。因此,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开展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例如,事业单位可以引进ERP系统,将本单位的全部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经费流、信息流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进行综合平衡,协调本单位各部门、各科室,以本单位战略发展目标为中心开展活动,实行高效率的数字化、信息化的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与项目管理;从而掌握本单位一切经费的动向,不断提高经费的收益,让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5]。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最为人所诟病的问题是: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都是半路出家的,他们大多没有学习过财务专业理论,又在财务岗位上做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工作,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财务管理能力(许多人习惯于手工记账,不知如何使用财管管理专业软件)。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一方面,要清退那些缺乏责任心、缺乏专业素质(甚至弄虚作假)的财务管理人员,从外部大量引进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财务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也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培训,让他们主动学习《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主动学习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先进方法,学习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先进技术,不断增强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同发达国家事业单位相比,国内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健全、不完善。所以,我们应当抓住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机遇,推行精细化、信息化财务管理,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并推动事业单位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