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熠轩
浙江科鉴启真计量校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企业生产中计量管理工作受到大众广泛关注。计量管理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对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能够对产品数量、质量起到严格的控制作用,以直接、间接方式测量设备、装置、量具等物质。通过计量统计数据,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性支持。
计量质量体系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应展示出自身优势,以合理方式编制出符合企业发展的质量规划内容。从需求的角度而言,计量质量体系管理的构建,能够确保企业质量文件中操作控制、后期对比、研究等各项工作稳定开展,满足区域化企业发展需求。在基础性内容角度分析,计量质量管理体系为不同领域企业规划科学标准及制度规范,让企业在制度规划限制下,严格实施不同管理内容。在规定的角度上看,计量质量体系的管理模式可实现对企业相关工作的合理监督,使监督工作的力度及效果大大加强。在参照物角度上看,计量体系管理模式中的各项要求,能够有序化增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质量,使企业能够获取较大经济利益,实现发展目标[1]。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计量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计量主要是对单位统一和量值的准确性进行研究,统一的单位是我们人类社会进行物质交换的衡量标准,对一个国家来说,计量水平的高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国家的经济、科技的发展水平,而从事计量工作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仅承担着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重要任务,建立维护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更多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实施各种检定、检测、校准活动,并出具准确可靠的报告结果,检测质量的高低是计量检定工作的核心,也是计量检定机构整体工作水平的体现。影响计量检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制度体系、测量过程、使用设备、检测环境、工作人员技术素质等等,都是进一步完善计量检测工作需要注意的方面。在当今社会我们对计量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检测结果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面对客户与市场的快速变化,计量检定机构需要转变思想,加强质量管理控制,提高质量管理能效。
规范制度是行为的准则,质量管理体系内容的细化与落实才能真正为计量检定机构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质量管理体系要形成实体文件,比如制定机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表格等,并将文件以电子形式保存副本,方便机构工作人员随时下载查看、使用。在机构内部成立质保部门,完善内部质量审核体系,督促员工在平时检测工作中做好详细的表格记录,检测与记录同时进行,将工作流程具体化,避免事后补表的现象发生,质保部门也要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内审计划、监控计划,对各部门按照检查项目逐一进行核对审查,并出具评审报告,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整改,提高部门的工作质量[2]。
计量管理具有强制性,各个领域都有管理活动,社会及经济发展中离不开计量管理支持。计量管理活动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促进企业发展。当下我国企业法定计量单位分为基本单位及国家选定单位,其都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法律内容,为企业科学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推进其安全生产奠定基础,可实现监督及生产合理控制,使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有法可依。企业实现经济利益,就要以计量管理为基础。国家《计量法》的制定使计量管理实施得到保障。工业企业中计量管理单位较多。计量单位在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中,能够为其工作提供法律依据,确保企业质量管理控制可靠性和科学性。
计量检测工具具有高精密性、高准确性的特点,因此检测实验室要确保符合检定规程的要求,对实验室的温度、湿度、通风、照明、电场等环境因素有良好把控,保证检定方法和仪器设备能够正常使用;编制实验室作业指导书,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做好实验人员的防护措施,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若实验室相邻区域进行不相容的检测活动,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污染、互相影响;要保证实验室的干净整洁,进入实验室必须更换工作鞋服,与检测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可带入[3]。
首先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计量。其次,依靠完善的奖惩制度和责任落实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最后,加强单位及部门之间的横向经验交流和沟通,加强计量工作的经验沉淀,使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计量工作。
综上所述,对计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价值的分析,要先分析计量管理内容,了解计量质量管理体系、计量管理控制原则、首次检定及校准、周期检定校准等内容,随后分析计量质量管理目的及特征,因此为基础研究计量管理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作用: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保证、为质量管理体系提供重要标准、为计量管理属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