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强
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所以说劳动定额是生产组织的依据,是人力资源配置的依据,是显示劳动生产率高低的指标。时间定额是劳动生产率的一个指标。根据时间定额进行成本核算,规划生产区域。因此,时间定额是流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工时定额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员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并对工时定额随时进行修订从而保持了定额的平均水平[1]。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各部门按照工作性质和职能进行划分,日常工作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工时定额的制定在总体上缺乏统一性。例如,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内容的不同,劳动报酬会有相应的差距;在相同的工作性质下,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是相同的,但最终劳动报酬仍然不能保持一致。
企业在执行工时定额时,必须考虑各单位内部大多数人的利益,并根据执行结果对定额进行调整。然而,每个单位内部都会有少数人员,他们经常靠运气靠感觉希望在工作中有所收获,最好是少做事就能得到自己的利益。他们不想依靠自己的技术和努力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自己的运营。当发现其他员工的薪水比自己高时就会产生嫉妒心里。他们不会想想这是为什么,而是挖空心思来提高自己的工时定额,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制度工时为8小时。在工人工作出勤的8小时中,不是分分秒秒都在工作(生理需要除外),各分厂或单位普遍存在停工待料,返工返序、等技术服务、找技术服务的时间浪费。像这些无效工时,缺乏归类统计分析,缺乏对这些浪费的改善措施[2]。
在进行工时核算前,必须先选择合适的计量产品,并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和要求进行工时核算工作。产品在测量过程中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操作者的劳动态度和设备等。产品工艺的技术性、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都是在进行产品测量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应特别注意这些问题。由于每个工时测量者的测量标准不同,因此测试时间应是标准化的。通过工时计量人员熟练操作,采用正常标准程序和作业速度,完成工时的准确核算。
实践证明,工时定额的制定、管理和执行“三统一”是固定工作必须坚持的做法。时间定额必须与经济责任、指标考核、分配制度等相结合,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从而调动企业、分厂、班组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效益。降低成本。因此,加强定额工作的管理十分重要。加强劳动定额管理,不仅是强化企业管理,降低劳动消耗,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精益生产,促进管理提升,实施工资分配和控制人工成本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劳动定额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强劳动定额管理。
工作时间定额的有效管理有赖于工作时间定额的配合与管理。定额员应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跟踪定额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及时处理问题;与相关部门领导保持沟通,解决偏差;对重大问题和有代表性的情况应及时协调,共同研究,达成共识,公平公正地处理。
计算工时定额时,基于测定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系统地对工时进行评估,得出正常时间。评价工作的时候,可考虑到对操作人员正常工作的影响,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根据操作者的工作态度、集中度、效率和对操作者的工作的影响等,对其进行评价。如果评价正确又科学,那么我们就能对操作者的工时进行合理地安排和制定,从而合理制定工时定额,这是为了企业发展,也是为了有效地保护员工的利益。对工作时间进行现场测试的时候可以将测定的结果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进行不同等级的系数取值。
实动工时是作业实际发生的时间,不包含领料、待料、设备故障、工艺不合理、开会等造成的停工。生产中劳动者的劳动消耗基本上被分为固定时间和非固定时间。固定时间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完成生产合格产品或一定工作所必须的工作时间。非固定时间是指生产任务与无关系的交班时间。这种劳动时间的消耗不含在定额内。使用时间测量法来测量时间时,要多到现场对操作者或工序进行实地的测量,一方面可以确定与实际相符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操作者寻找操作时间长的原因,缩短产品的生产(维修)周期[3]。
积极推行科学的工时定额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定额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工时定额管理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它是企业计划管理、经济核算、生产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和产品报价的重要依据。先进合理的工时定额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总之,企业在劳动定额管理过程中,只有对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力的地位。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