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三农”问题研究

2019-11-28 13:26杨伟康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三农农民农业

杨伟康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1 针对“三农”问题的探讨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于农业经济优势的丧失,不得不对社会经济结构体系进行调整,但同样使得农业经济在调整中产生了“三农”问题,造成劳动力和资源向其他部门的转移。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相应的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本积累,这就使得农民经济收入低下的问题长时间存在,进而造成城乡经济收入差距矛盾以及农业经济生产积极性严重下降的问题,导致严重的农业问题和农村经济收入问题[1]。面对“三农”问题这一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农业经济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截止至2017年,党中央共计签发了19次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党中央工作的重点之一。新时代背景下,针对农民工、失地农民、农业村落等“三农”问题的重要形态,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大力推动中国乡村发展,振兴农村经济事业,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农村生活质量。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出现了乏力。在此形势下,农业、农村如何发展,农民如何实现增收问题面临新的挑战。结合新常态的特点,需要从农业现代化、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改革、新型城镇化、农民增收五个方面讨论“三农”问题。其核心观点是,在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农村金融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是发展农村的有效措施[2];“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问题就是农民的增收问题。“三农”问题是涉及多个领域的重要民生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解决方案也由政策扶持发展到农村经济创收能力的激发,逐步调整农村的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发展。

1.1 经济常态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伴随着金融发展的新常态。而中国金融发展必不可少的农村金融,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杠杆和核心作用,在服务“三农”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体质增效进入关键阶段,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能否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关键在于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力度。

中国政府对发展现代农业非常重视,聚焦“三农”问题,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党中央一号文件的又一重点工作。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面对“三农”问题这一现实农业经济问题,加快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在当今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农民增收面临更大的困难,农村消费市场开发不足,农村持续发展还有待加强,这又将影响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入研究农民增收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及经济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时期背景下,由于市场创新能力的不足,工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创新能力的发展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农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第二产业支撑,第二产业的发展活力需要农业经济的推动,因此,深化农业经济改革,推动农业发展,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2 经济新常态下“三农”问题成因分析

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针对农民、农产品和农业资源三大要素反映出来的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案。逐步建立并完善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体系,是有力推进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1 “三农”体系内部问题

在“三农”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还存在一定的认知不足情况,“三农”建设并不完善。对于“三农”问题,要进行客观的看待,尊重实事求是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才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3]。现阶段面临的“三农”问题不是单单关于农村建设的问题,而是关乎多方面的国家战略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

(1)以土地权属作为推动农业核心发展的因素。农业发展的基础任务就是中国的粮食安全工程建设,通过土地所有权控制,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2)农民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因素,改革难度巨大。现代化建设中,农民是重要的参与者,经济结构改革中,受传统农民占地思想的制约,改革难度较大。

(3)农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农村经济建设情况,直接决定了中国经济事业发展的状况,是国家政策实施质量检验的重要标准,农业经济作为发展空间最大的经济体系之一,要想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必须注重农村的建设,将农村建设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将中国的农业经济体系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行改革。

(4)缺乏科学化的“三农”战略规划,缺少完整的系统性政策支持。第一,没有根据农民群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在农民问题的考虑中过于片面。第二,对于农民平等的参与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权利有所忽略,过于看重农民群体的经济收入。第三,对于农民身份的认证过于模糊,局限于农民的身份特征,缺少更多的身份确立。

2.2 城市化和产业政策的不利影响

在“三农”发展过程中,需要城市化和市场产业政策予以支撑,然而在实际的“三农”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和市场政策不光没有予以支撑,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的排挤现象,造成“三农”问题的产生。首先,在“三农”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生产原动力,然而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三农”发展中劳动力的缺失,并且使农业经济自身的生产力教育第二、三产业处于被动的位置,难以实现对二、三产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和吸引,使得“三农”发展中缺乏专业人才、农业技术以及流程化的农业管理程序。其次,在公共资源分配中,农业也处于不利地位。农村由于地理位置、风土人情、语言习俗等因素,都会与城市存在巨大差异,使得在“三农”发展中,农民与政府官员沟通受到风俗习惯的限制,在公共资源分配中,总处于不利地位,对于“三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政策更加倾向于工业化,对“三农”发展不利,造成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政策扶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政策扶持更偏向于工业发展,虽然能够快速推动中国经济事业的进步,但是对于“三农”发展有所忽略,就造成“三农”发展的缓慢,致使“三农”问题产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结构改革。

3 新常态背景下“三农”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3.1 整体原则要求

在“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避免单独面对的情况,进行整体战略布局,建立系统性的政策体系。首先,政策制定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三农”发展中,要鼓励农民形成农业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农业发展中的互相扶持,以农民自身的决策为主,避免代替行使决策权的现象,科学制定“三农”发展战略目标。其次,在“三农”发展中,要注重长远目标的规划,避免短期性不科学的政绩追求。在“三农”发展中,要重视“三农”发展政策的制定,以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作为“三农”发展政策制定的基础,以“三农”发展为目标,将提升农民的切身经济收益为原动力[4],推动“三农”发展。最后,大力推动深化改革,推动“三农”发展,清除发展阻碍。要加大深化“三农”改革的力度,立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工作要求,解决“三农”发展中劳动力向城市流失的问题,提升农业技术指导力度,大力发展“三农”事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2 政策方面的解决策略

在“三农”发展中,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科学化的农业发展政策,发挥政府职能的经济调节作用,进行惠民政策的实施,为“三农”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扶持。

首先,大力发展农村建设机制,优化农村的管理效率,实现“三农”发展中农村由引财到引智的转变。在“三农”发展过程中,国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扶持,以实现农村的脱贫致富、污染治理以及风险防范等三大“三农”发展目标。在“三农”问题的治理中,不光要注重对农村的财力政策扶持,还要注重对农村农业技术的帮助,并通过科学的乡村政治管理,大力提升农村行政管理效率,以推动“三农”发展与进步。

其次,在“三农”发展中,注重农村生产力的建设,加强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5]。“三农”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因此,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与研究,优化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关系,进行农业科技发展,降低农业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提升农业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建立科学化、专业化的农业产品生产流程,推动农村农业生产力发展,以此形成对劳动力的新引力,推动农村劳动力水平的发展,形成良性的“三农”发展过程。

再次,提升对“三农”发展的政府经济扶持力度,加大对“三农”发展的财力投入,以推动“三农”发展。在“三农”经济发展中,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经济扶持,在对“三农”经济发展的经济扶持过程中,要结合科学化的经济扶持手段,对扶持地进行严格的实地考察,以实现科学化经济扶持筹划,推动“三农”发展。在政府经济扶持中,要落实灵活配比、定向拨付的原则,把握好经济扶持力度,帮助农民走向致富道路,实现乡村振兴。

最后,建立农业保险机制,以普惠金融模式实现金融杠杆的能力,以推动“三农”经济科学发展。在“三农”经济发展中,除了要进行政府经济扶持,也要注重对普惠金融的利用,实现农业经济风险转移与分担,降低农业经济风险,提升“三农”发展的安全建设,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

4 结语

“三农”问题是中国农业经济体系中的问题,是综合性的市场经济问题。面对“三农”问题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础,大力开展农业扶贫工作,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增加农业经济扶持,通过普惠金融杠杆策略,降低“三农”发展的风险。通过一系列的辅助政策,大力推动“三农”发展,对“三农”问题进行了解决。在“三农”问题分析过程中,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农业生产方面问题,主要是农业经济结构不科学、农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差;二是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支出能力较差;三是农村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生存环境较差、老龄化问题严重、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四是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民思想观念落后、自然资源与环境限制、缺少科学技术支持等问题。为解决新常态背景下“三农”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一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实现农业服务全覆盖;四是完善农业保险与金融体系;五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六是正确引导农民投资;七是建立惠民项目,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八是加强对农民消费的刺激;九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针对性的保障机制;十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十一是合理规划,改善农村环境;十二是完善科教文卫等保障体系;十三是注重文化建设。只有推动农村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解放,提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才能够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三农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饸饹面“贷”富农民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