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龙高 仲其庄 古璇
习近平总书记“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的指示,将连云港与霍尔果斯放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位置。从战略的高度考量霍尔果斯的发展,在对新形势和发展新阶段的科学分析中认清霍尔果斯的定位,把握方向,找准问题,理清思路,在迎接新的挑战、完成新的使命中迈向新的高度,创造新的辉煌,具有全局意义。本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定位为背景,对加快霍尔果斯的发展提出以下思路。
“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的定位,赋予了霍尔果斯的新定位。
霍尔果斯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地理区位独特,自古以来就是亚欧大陆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时间最长、综合运量大、自然环境好、功能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1]向东可以辐射到全国80%的地区,向西可连接中亚各国、独联体国家,并可进入西亚和中东地区。
国家对霍尔果斯发展极为重视,确立了“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新疆新的经济增长点”[2]的战略定位,并给予相应的政策配套。2006年,中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政府共同设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这是全球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成为霍尔果斯发展的核心资源。设立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该区不仅享受综保区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可享受合作中心政策。企业可以在配套区生产产品,同时在合作中心展示、签合同,形成“前店后厂”的发展格局。设立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给予特区的优惠政策,包括合作中心及配套区特殊政策、[3]特区扶持发展政策、财税优惠政策、[4]产业扶持政策[5]四大类21项,设立了霍尔果斯市,保障国家战略定位的落地。
2010年以来,随着合作中心正式运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建立、霍尔果斯市的成立,霍尔果斯步入发展快车道,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提升;打造面向中亚、西亚、欧洲市场的产品加工和制造基地有序推进,第三产业创新发展,亮点纷呈;编制完成《霍尔果斯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0)》,确定“一河两路”“两纵三横”城市布局,拉伸骨架、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彰显特色,初步建立起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空间布局和产业体系,[6]为霍尔果斯加快发展打下基础,积累了经验。从总体上看,霍尔果斯的发展已经经过了一个质变的过程:从一般公路口岸到铁路、公路双向口岸;从一个边境口岸到国家经济特区,从单一的口岸通道发展成为集通关、贸易、物流、加工、仓储、金融、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边境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新疆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沿边开发开放的示范区。
当前,霍尔果斯进入发展转型期:一是从“建成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的定位向“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对外开放门户”的转型,即从“窗口”到“门户”的转型;二是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定位向“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转型。国家对于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定位中有许多功能是由霍尔果斯具体承担的,霍尔果斯已经具有发挥增长极的基础,也有承担增长极的责任。从阶段定位看,霍尔果斯已经进入从加快发展、强身健体阶段到强化功能型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与强身健体并重的转型升级阶段。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不断推进,霍尔果斯面临新的发展使命。
一是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特殊载体。在2015年中哈两国政府联合公报、2016年中哈两国政府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2017年中哈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中,都将霍尔果斯特别是合作中心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双方支持两国银行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开展多方面业务合作,进一步支持中哈经贸发展。”“双方将尽快建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联合协调机制,促进双边经贸合作”“积极推进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及口岸的发展,有效利用潜力和优势”“进一步发展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共同运营好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合作、共同实施投资项目、推行高效的过境制度,推动双边经贸合作。”[7]霍尔果斯被推到了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最前沿。
二是构筑我国“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的西部门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霍尔果斯是我国横贯东西的连霍高速、陇海兰新铁路的西端终点,是横贯亚欧的新亚欧大陆桥、“双西公路”国际大通道的西端桥头堡,在我国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2013年8月,国家赋予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2015年,在合作中心进一步推出创新离岸人民币业务,合作中心跨境调运人民币现钞模式开始运行;2017年11月,全国首家跨境金融小镇——霍尔果斯新丝路(跨境)金融小镇挂牌,霍尔果斯已经成为全国金融开放试点先行区。
三是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霍尔果斯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的西部桥头堡,也是中欧班列的沿边陆路的四个口岸节点城市之一。依托这条铁路运输干线,国际上可连接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地区,国内可覆盖西北、西南、华中、华南等地区。2017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8]赋予霍尔果斯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因此,霍尔果斯不仅是伊犁的霍尔果斯、新疆的霍尔果斯,更是中国的霍尔果斯、世界的霍尔果斯。霍尔果斯不仅要加快自身的发展,还要加快转型,服务国家战略,这是责任,也是挑战,其中也蕴有无限的发展机遇。
毋容置疑,按照霍尔果斯的新定位,目前的发展还在一些深层次的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存在巨大的增长新空间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霍尔果斯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承担中哈两国共同推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的直接载体。合作中心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中免集团、香港光辉集团、韩国、德国等75家免税店和3000余家商户进入经营,入出区人数由2013年的43万人次增至2017年的500余万人次,目前日均交易额突破50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免税购物区,这些成绩有目共睹。但目前主要以购物为主,[9]一方面其他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核心功能发展不充分,功能发挥较单一,国际资源要素聚合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还存在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人员出入不便捷、跨境旅游“落地签”政策“半导体”(哈方“落地签”政策未落实),两国都没有专门的跨境经济合作区立法,以及金融服务功能定位仍不清晰,缺少相关配套政策,业务推进难度大,中哈间互设金融机构较少,政策实施效率不明显等制约因素。
2010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在霍尔果斯口岸设立国家级特殊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具有产业发展多样性的“一区四园”[10]空间开发框架。在实际运行中,已经成功引进博士皓机器人、无人机组装、中科捷高电子科技、全鹿制药、红豆集团、金色喀秋莎、禾谷基业等一批进出口资源加工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但是,园区四大板块中只有霍尔果斯板块一枝独秀,伊宁园区、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兵团分区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中,产业基础仍较薄弱,财政收入微薄,生活设施不配套,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带动有限。整体上看发展不平衡。
为了加快霍尔果斯发展,国家、自治区给予霍尔果斯许多优惠政策,以保障国家战略定位的落地。但霍尔果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实体经济比较薄弱,上下游配套产业不完善;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优惠政策,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注册型经济现象。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开发区共入驻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企业17498家(其中2016年入驻4058家,2017年入驻13440家)。[11]“注册型企业”集聚是个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霍尔果斯发展的繁荣,如2016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278%,是2010年的25倍; 2017年预计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67%。另一方面,入驻企业良莠不齐,部分企业有利用开发区各类优惠政策合法避税的动机,个别企业存在虚开发票等违规违法行为;有效招商代理机构受利益驱使,在招商宣传推介中过度炒作优惠政策;“一址多证”现象也较为突出,直接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霍尔果斯市的设立,解决了过去霍尔果斯口岸没有独立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使霍尔果斯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边境口岸城市,城市规模小、功能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生活服务整体水平不高;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民生改善亟待提升,小马拉大车。城市发展滞后已成为霍尔果斯发展的严重制约,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枢纽门户城市刻不容缓。
一是资金短板。特别是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资料显示,仅完成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基础设施建设需投入资金260亿元;伊宁园区仅征迁土地35000亩一项需征收资金28亿元左右。[12]二是人才短板。由于建市时间短、人口规模小,以及特殊的区位,人才短板制约突出,编制不足,影响党政机关的人员配置;高端业态的高层次人才短期,如国际金融港建设中的金融、财经、政策研究中的高层次人才;产业人才短缺,劳动力尤其是熟练工人短缺等。三是政策短板。合作中心两国间的联合协调机制不健全,口岸自身大通关机制仍待完善。[13]开放优惠政策碎片化,政策优势有所递减,部分政策落地难;[14]与国家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相比,开放度不够。四是发展空间短板。主要表现在霍尔果斯城市建成区土地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空间受限,市域分布明合实散,统筹规划难度大,对长远发展和运行带来制约严重,亟待通过完善兵地融合发展机制予以破解。五是口岸功能短板。由于区域性国际物流集散中心没有形成,枢纽经济发展滞后,难以发挥内陆国际商品集散地功能和过境货物的周转港功能;口岸物流局限于装卸等一般配套服务,未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中方物流在中亚五国缺少影响力;产业支撑能力弱,与陆桥两端经济腹地联动不足。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霍尔果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抢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秉持立足伊犁、服务新疆、面向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走向世界的理念,坚持优势引领,问题导向,切实做好以下重点。
合作中心是由中哈两国元首共同促成的国家级战略项目和中哈两国间重要的非能源领域项目,是中哈两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践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志性项目,对扩大和实现中哈两国双方经贸合作多样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两国间的联合协调机制不健全,[15]从总体上看,合作中心国际立法滞后且缺乏国际硬法约束力;中方区与哈方区的国内立法差异较大,投资优惠政策不协调;中方区与哈方区政府部门之间互通信息方面立法空白,以协调统一的法律手段保障霍尔果斯中心的物流、人流以及资金流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尚需克服诸多挑战与障碍。从实际运营情况看,双方进度不同步,发展不平衡,管理缺位,中心的商务洽谈、商品展示、金融服务、举办各类区域性国际经贸会议等功能发展滞后,已经制约和影响合作中心潜力和优势的发挥,2015年中哈两国政府联合公报中已经明确提出 “双方将尽快建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联合协调机制,促进双边经贸合作。”
争取尽快健全中哈合作委员会及分委会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能及工作机制,发挥对合作中心建设、运行、管理的作用。可借鉴苏州工业园区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的成功模式,建立合作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理事会主席由两国副总理分别担任,两国有关部委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负责人为协调理事会成员,定期举行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合作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理事会下设双边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双方定期联系,就合作中心建设、运行、管理中的具体工作进行协商,并分别向理事会中的两国副总理报告工作。
争取尽快建立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和自治区合作中心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机制。目前,负责合作中心协调事宜的是国家商务部,负责入出区管理查验的是公安部,入区商品退税的政策管理部门是国家税务总局,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贴息政策的主管部门是财政部,另外还有外交部、海关总署等,合作中心中方缺少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建议建立由副总理(国务委员)主持、国务院有关部委、自治区合作中心领导小组及霍尔果斯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合作中心建设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争取尽快设立合作园区联合执法机构。建立中哈警务合作机制,实行中哈两国警务人员混编联勤,实现合作中心全域内执勤执法全覆盖,解决合作中心内中哈两个区域的社会治安问题。推动建立中哈合作中心数据交流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提升合作中心联合管控效率。
争取尽快在合作园区设立由公安、武警、工商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机构,一个机构负责合作中心的执法问题,包括市场的有效监管。尽快改变合作中心出入管理运营模式。建议探索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模式,促进“单一窗口”建设,提高“大通关”效能,为企业减负增效;推行身份证入区,优化合作中心进出流程,争取更多的通关人流量。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是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大力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关键之举,建议国家批准将合作中心、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纳入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或参照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实施经验复制、先行先试,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涉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扩大开放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争取国家、自治区延长给予霍尔果斯的各项政策的实施期限,特别是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优惠政策的实施期限。国发〔2011〕33号文件、新政发〔2012〕48号文给予霍尔果斯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的叠加政策,对加快霍尔果斯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文化、金融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但是政策有效期将于2020年12月31日到期,如果上述政策不能延续,将对霍尔果斯的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建议国家将“五免五减”优惠政策及其他有关政策延续至2030年,保障霍尔果斯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争取国家、自治区加大对霍尔果斯基础设施建设财税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力度。争取国家将每年对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补助额度提高至10亿元,同时帮助争取丝路基金、亚投行及发行企业债券等多种融资渠道重点支持。建议中央专项资金加大对霍尔果斯支持力度,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商品关税的25%留地方使用,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通关能力建设;争取国家批准新增补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使符合开发区各园区发展规划的产业均能享受税收减免政策;争取中央财政投入部分资金参股设立开发区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开发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争取自治区把霍尔果斯作为边境城市,纳入自治区特色小镇项目库,给予霍尔果斯专项资金;自治区财政拿出部分引导资金设立财政、金融机构、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经济开发区产业投资基金,促进园区各优势产业发展;自治区协调将“营改增”试点后开发区上划中央财政的增值税收入全额转移支付开发区财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开发区各园区开发建设公司的支持力度,开辟绿色通道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率先上市融资。
争取现有政策扩展延伸。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所有优惠政策覆盖至霍尔果斯市域范围;将经济开发区的相关优惠政策覆盖至南部工业园区。
合作中心是霍尔果斯市的核心资源,是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板块的核心要素,也是霍尔果斯口岸开放度的标志,因此必须实施核心资源优先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合作中心及配套区建设。
优化空间结构。立足国家赋予合作中心的“贸易洽谈、商品展示和销售、仓储运输、宾馆饭店、商业服务设施、金融服务、举办各类区域性国际经贸洽谈会”七大功能,按照“南部商务会展区、中部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区、北部综合服务休闲娱乐区”的布局,科学设置合作中心功能区划,不断规范合作中心的运营管理;成立配套区(综保区)管理办公室,加快编制配套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配套区建设,打造“前店后厂”的空间格局。
打造中亚免税购物中心及免税商城。发挥西向开放“前店”功能,完善合作中心、国门商贸区核心商圈服务设施,搞好苏新中心、中科国际贸易中心、义乌商贸城等一批外向型商业综合体、中免集团等28家免税店运营,推进5万平方米海外仓建设,用足用好用活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打造免税自由港,打响免税购物品牌。
发展会展经济。加快总投资14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1.49万平方米的霍尔果斯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拓展会展功能,建设区域性国际商品展示中心、商品信息交流中心、各类新品信息发布中心、国内外批发贸易大平台、国内外大型批发企业集聚中心、国内外跨国公司采购中心集聚地。打造以商品展示为主,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突出信息发布功能,浓缩于商务写字楼的现代展贸中心。积极筹办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沟通”为主题的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论坛、国际会议,力争打造上合组织永久性会址,打造中亚区域会展中心。
构建国际跨境电商产业基地。按照2017年中哈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发展电子商务合作”的要求,加快跨境电商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上线运营。建立海关、商检、税务、银行、外管等联合协调机制,进一步打通支付、物流、检验、通关、退税、结汇一站式服务瓶颈。举办跨境电商高峰论坛,积极申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依托中欧班列载运大宗欧洲品牌商品进入合作中心,发挥“境外仓”优势,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优质货源。推动进口商品o2o展示销售模式,促进游客每人每天过境即买即免与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的双向发展,培育形成具有合作中心特点的跨境电商新型商业发展模式。
建设离岸人民币试点金融港。按照2015年中哈两国政府联合公报“双方支持两国银行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开展多方面业务合作”要求,充分用好国家赋予霍尔果斯的特殊金融政策,以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为契机,先行先试,加快建立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创建离岸金融示范区,将霍尔果斯建成离岸人民币试点金融港。目前建行、交行两家银行创新离岸系统上线运营;银行累计开立人民币创新账户98个,办理人民币NRA账户资金质押担保14笔,办理创新离岸业务730多亿元,已为新疆50家企业办理跨境融资业务,平均融资成本比国内低了近1个百分点。筹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管委会金融管理局,积极推进霍尔果斯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清算中心、货币发行库建设。使霍尔果斯金融创新区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和地方金融机构的总部基地,金融机构的后台基地,新型的金融市场和准金融市场的培育基地。
依托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推动设立发展各种类型的大宗商品交易所(现货/期货),发挥资源进出口优势和商品定价功能,争取逐步形成大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宗商品交易、定价中心,引导生产要素加快聚集,为进出口加工产业链延伸提供支撑。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只有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合理安排项目施工进度,持续推行重大项目一线倒逼责任制,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着力在引大、引强、引优、引外上下功夫,推动霍尔果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战略。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到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尽快出台一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才改革的优惠政策,加快注册经济“脱虚转实”的步伐。制定实施《清理规范整治注册型企业专项工作方案》,对涉及“一址多证”、没有投资意向、没有固定工作人员等行为的注册型企业,坚决予以清理。对新注册的企业,提高准入门槛。对已经注册的文化企业进行顶层设计,发布影视文化企业促进政策,设立影视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和影视产业园,设定文化企业基本实体要求,成立影视行业协会,签订一批影视实体项目;整合现有资源,引进投资主体,建设中国西部影城,打造中国的“霍莱坞”。加快已注册金融企业转型升级,设立投资基金,依托新丝路(跨境)金融小镇,引导股权类企业向开发区实体项目投资;实现影视产业与金融服务业的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将新丝路(跨境)金融小镇建设作为金融企业的实体化、金融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16]
实施园区发展战略。经济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开发区“一区四园”是一个整体,要以国家确定的发展重点和功能分区为基础,创新发展机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各自的重点和特色,推进差异化竞争。霍尔果斯片区应将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主导业态,并突出高端化引领,投入更多更强的专门团队,聚力抓好产业集聚集群集约。
创新招商模式,发展“飞地经济”。招商引资是加快开发区发展的突破口,在实施重点围绕合作中心、配套区、南部工业园区、综保区等平台和载体,大力实施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同时,根据目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建议在用好用活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治区文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创新招商机制,采用“飞地经济”模式。鼓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开发区设区中区、园中园,采取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开发区建设,积极探索加强产业合作和共建共享基础设施的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和联动发展,使整个园区能快则快,能活则活,实体项目优先发展,服务带动全局。
城市发展滞后将成为霍尔果斯发展的严重制约,注册经济中“一址多证”现象与城市建设落后于企业对注册地的需求有直接关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营造安定和谐、优质高效、便捷舒心的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刻不容缓。
在城市功能打造上,要突出城市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服务霍尔果斯开发开放的保障功能,还要重视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等基本要素,将“智慧城市”理念、全域旅游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的始终,打造一批具有边塞文化的街道、建筑及标志性景观,营造独特的边境城市风貌,使这个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成为一个精品的、宜居的、休闲的、旅游的、创业的、梦想的“天堂”,真正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前应抓住两个重点项目,一是发挥苏州、连云港对口援助霍尔果斯的资源优势,建设高质量的中学,用好新疆与内地高考成绩“分数差”解决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特殊后顾之忧,吸引有高考需求的“特殊类型”高端人才来霍尔果斯工作;二是实现高档接待宾馆建设的突破,以高档接待宾馆建设的率先突破为大开放、大旅游提供支撑。
在城市空间定位上,以现有口岸建成区及62团团部组合为主城区,推进人口和产业集聚,打造城市空间集聚核,建设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以商贸、金融、工业、物流、服务等为主,要素聚集、辐射带动、功能齐备的综合型中心城区;以莫乎尔牧场为城市战略空间配套和拓展区,建设工贸物流、观光旅游综合城镇,同时为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区扩张预留空间,形成城市重要副中心;以61团、伊车乡、格干沟牧场为“三心”,建设以现代农牧业和旅游为主的特色城镇,形成城市支点支撑。使霍尔果斯成为集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宜居城市、文明城市于一体的精品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口岸是霍尔果斯发展的命脉,没有口岸就没有开发区,没有合作中心,也不会有霍尔果斯市,更不会有多重叠加的国家战略。但口岸目前枢纽功能不足,加快完善口岸“通道+枢纽”功能迫在眉睫。
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按照将霍尔果斯口岸建设成为一个中国西部重要的集航空、公路、铁路、管道一体化的枢纽型口岸的目标定位,围绕中哈合作中心及配套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依托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站场,重点规划建设铁路物流园区、配套区进出口加工保税物流园区、合作中心国际物流园区和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打造集国际运输分拨转运、仓储配送、交易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转集散中心,服务新亚欧大陆桥过境班列,中欧、中亚集装箱班列,搭建面向中西亚、俄罗斯及欧洲诸国的资源集中采购平台、资源集散与物流中心。
提升口岸服务功能。完善整车进口口岸、粮食进口口岸功能,建设药品进口口岸,建立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积极申报药品进口口岸、肉类指定进口口岸、活畜进口口岸和黄豆指定进口口岸。争取国家将霍尔果斯口岸设为棉花、小麦、玉米、中医药药材,铜、铁、煤等优势资源进出口基地,并在进口配额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争取自治区协调国家相关部门,加快推进伊宁机场陆路航空口岸开放,将霍尔果斯通用机场改为货运机场,建成区域性国际航空保税物流港。加强与连云港港口、上合园区、中哈基地合作,共同“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加强与西安、郑州等内地自贸区、港务区及上海、青岛、天津等沿海港口交流合作,开展口岸直通、转关、多式联运业务;加强与阿拉木图陆港联动对接,推进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
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南部联检区及通道建设,改善口岸查验设施条件和通关条件,发挥铁路、公路口岸联动效应,加强物流园区与机场、公路货运站以及产业园区的统筹布局和联动发展,形成空铁、公铁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建设通畅的口岸集疏运体系,以发展国际多式联运贯通工程为重点,打造公铁联运平台,构建多层次的口岸物流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提升口岸集散能力。
优化大通关工作机制。加强与“一关两检”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前移服务关口,精简查验环节,规范通关秩序,降低通关成本,努力实现落地签证,积极探索创新通关机制,做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进“互联网+电子口岸”建设,依托电子口岸构建大通关信息平台,整合查验部门信息资源,推动通关物流等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多点报关、口岸验放”快速通关模式,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高口岸通关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