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刚方爱民刘昶熠
1.德市鼎城九申管道燃气有限公司 南常德415101;2.德市鼎城瑞兴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南常德 415101;3.南安广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湖南常德 415101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技和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能源紧缺的问题。燃气燃料在我国的普及不仅有效地缓解了能源紧张的问题,也推动了工业发展,但燃气能源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泄露也会造成火灾、爆炸等大型安全事故。所以在工业企业中,燃气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有着重要意义,企业必须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手段,降低安全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社会稳定进步。
事后维修与管理在燃气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中是相对比较古老的一种模式,主要特点是在燃气机械设备已经发生故障之后,对其进行相应的维护与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十分不科学,缺少对机械设备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并在燃气设备出现问题时,很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但其具有的优点就是可以保障燃气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一直到出现故障为止。
预防维修管理是一种是提前维修与管理规划,指在设备未出现具体故障之前,利用各种手段进行预防处理,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将设备故障的发生扼杀在摇篮里。对比事后维修管理,这种手段可以对燃气机械设备起到一定的保养作用,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
预测维修和管理是在现阶段对燃气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中比较主流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将原本的维护与维修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对设备运行状况和状态的检测之上,主要对设备的故障提前判断,当检验检测的结果表现设备异常,验证设备问题时,就可以对设备进行提前维修。优化了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工作模式,避免了不必要的维修造成的机械损耗,也节省了维护维修的费用成本。
TPM管理就是燃气机械设备的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管理模式,重点在于全员参与、生产维修,是指将每台设备的生产维护落实到具体个人头上,做到人人专责,台台设备有人管。这种模式主要需要建立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系统,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做到实时监测,确保设备性能稳定,TPM管理模式是追求物品管理合理性的一种实践型管理模式,以设备系统为载体,设备效率为目标,建立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管理系统。
随着科技发展,燃气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迅速,很多工业企业甚至没来得及对购进的燃气机械设备进行备案,设备就已经被淘汰使用。这使燃气机械设备在企业中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资料,也缺乏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燃气机械设备在维护与管理的过程中缺少制度的支撑,缺乏条理性,在出现问题时,也无法获得相应的制度准则作为参考,无法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查,为燃气机械设备在工业企业中的管理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在购进设备时,未进行备案、归档和登记,会使设备在之后的管理工作中十分被动,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很难找到设备的信息数据,使维护工作难上加难,无法根据设备信息准确的开展维护工作。
虽然目前很多燃气企业在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已经做到了一人一机的生产管理模式,但往往忽略了对燃气机械设备的定人保养。设备在管理过程中无法将保养和使用相互协调,二者之间出现了脱节,这正是因为在管理制度上没有重视燃气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工作人员在操作燃气机械设备时往往抱着“包用不包修”的心态,对燃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敷衍了事,对燃气机械设备在生产使用中造成很大的压力和负担,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为后续企业对燃气设备的保养、维护和管理增加了费用。
燃气机械设备在管理维修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浪费的现象。例如,虽然有些部件出现了故障,但经过维修后依然可以长时间使用,而工作人员可能因为经验或者技术能力不足等人为因素,主观意愿更换零件,这对企业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燃气机械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本。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燃气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分类管理,听从专业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考量多方因素,再决定对设备的零件是维护后继续使用还是直接更换。
工业企业必须对燃气机械设备建立完善的管理档案,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维护与管理工作。首先,企业在购进燃气机械设备时,需要对设备的生产厂家、技术参数、外观状态等等做好真实客观的记录,并且对设备的生产和运行中出现的损耗进行定期存档。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应了燃气机械设备的真实状态,也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确保一旦燃气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可以追本溯源,及时找到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使燃气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更方便管理。
燃气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不仅工作环境十分恶劣,而且周边的负荷环境变化也十分频繁,这使机械设备中的零部件很容易受到外界条件因素的影响,使设备的运行状态出现问题,从而加速燃气机械设备的老化,甚至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让燃气设备的性能变差,甚至引发设备故障。所以在对燃气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定期做好检查,关注设备异常状况,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及时维护,不仅保证设备性能,而且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燃气机械设备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发各类设备故障,这些设备故障主要是操作不当、疲劳运行等等,这些设备的小故障可能不影响设备运行,但是却加大了设备的损耗,或者影响了设备运行的精度,为企业的生产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而且一旦设备故障扩大到相应程度时,可能就会引起大型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为了保证燃气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的正常发挥,维修人员就必须要综合考量各类因素,而对燃气机械设备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减少设备在生产运行中的磨损,更好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确保设备生产中的稳定和安全,实现维修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企业若想真正做好燃气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就必须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将岗位工作与职责落实到具体个人,并保证维护与管理过程的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为配合燃气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企业可以内部成立设备管理相关部门,并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标准,由专人专门负责,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对不同类型的燃气设备分配不同专业技术的人员对其维护和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权限,可以更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燃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对燃气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工作时,企业要贯彻落实五定制度,即定人、定机、定时、定标、定法的设备管理标准,做到人人专责,台台设备有人管,更好的开展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
燃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若想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不断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维修人员和相应的技术检测人员。企业内部必须不断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可以鼓励企业员工参加相应的技术专题活动,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以获得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为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燃气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也直接关乎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企业也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宣传正确的设备操作知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野蛮操作和虚假汇报等现象。加强员工思想教育,端正员工心态,营造良好的企业风气。
燃气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是企业中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企业各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企业必须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制定设备管理档案,加强人员的素质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实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