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艳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枣庄 277100
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管理非税收入相对税收收入而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市场改革的方向,非税收入的管理需要规范化,虽然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管理水平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收缴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但是其中存在的弊端与漏洞依然不能忽视,因此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现状出发,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提高我国行政事业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第一个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至今对于非税收入的管理已经有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间,从财政专户储存、财政专户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到现在的“票款分离”、“罚缴分离”等,这里面的每一种方式,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给予了积极的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财政政策也在不断的改进,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在以往的非税收入管理上已经不能达到发展的要求,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税收入”这一术语和概念的提出,在更广阔的范围上将过去的“收费收入”、“预算外资金”等改变替换和涵盖,变得更加的科学和有效,也更体现了发展的时效性。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行政单位的非税收入。同时,各地区也可以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法律条例,但是,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在知识和权力方面难以发挥应有的约束和规制作用。立法水平较低,各环节没有完整规范的法律法规,制约和监督作用难以发挥,这些都是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现存的一些问题。
1.个别用票单位存在票据缺失现象。如某单位财务人员误将空白通用票据放入碎纸机造成票据缺失7张;某单位因财务人员变动丢失通用票据22张;某行业协会办公室不慎丢失往来票据10张;某单位因管理不善造成往来结算票据缺号93张;某单位通用票据号缺少联次等。针对稽查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单位登报声明作废,写出整改说明或签订承诺书,以确保丢失财政票据的安全,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2.个别部门仍存在“一证多户”。即一个票据准购证,多个单位共同使用,造成票据混用、串用、不按顺序使用问题。如大武水源处与市水资办混用一个票据领购本;市国土资源局的票据领购证下挂着市土地储备中心、市统一征地办公室、市土地整理中心、市国土资源执法支队等多家单位。有此情况的还有环保和公安消防部门。3.个别单位收费人员有存根票据当作收费票据使用现象。
当前,很多基层单位没有把非税收入纳入预算体系,这样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力分散,而已经在预算体系的非税收入也存在管理不到位,收入和支出脱钩,执行力度不够的现象。没有一个规范的管理制度,大量非税资金没有缴进预算内,想要对非税收入进行实时监控很困难。票据管理难度大,收费项目没有统一标准,导致非税票据使用管理不到位,非税开票不规范;在收费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记录和凭据,从而导致收缴费用难以进行有效核算,另外非税缴款人没有及时去银行缴款,非税票据容易遗失;财务收支管理不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票款分离中缺乏严格细化的规定,从而影响了非税收入使用效率,造成了国家资产的流失。
对非税收入制定法律法规,并且建立一些专门的机构进行非税收入管理,使非税收入和税收收入成为财政系统的结合,并根据当地的管理制度相应的非税收入法律条例,法律法规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效率,并有效改善法律系统管理的水平。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可大幅度减少非税收入收缴问题,并且要大力整顿不合理消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问题,规范现有的合理消费,使每一笔支出都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
1.严格执行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省往来结算票据管理办法》(鲁财票[2017]3号)和我市财政往来结算票据的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往来票据限期限量使用规定,对票据使用主体、适用范围、开具对象、开具内容等方面予以进一步的规范,确保票据安全,合规使用。2.发挥好票据稽查监督核销职能。在做好票据日常审验核销的基础上,坚持票据验旧领新与日常检查相结合,账面检查与延伸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处理票据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首先应当在预算管理的方面算入非税收入部分,将非税收入容纳在一个系统性的预算体系中,将非税收入施行全额上缴,支出统筹安排,让国家的非税收入有一个更好的管理。编制部门在设定预算时,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应当分离开来,将基本支出按照统一的分类标准分档定额,项目支出应当根据单位的性质和职能需要来设定权重比例排出综合预算。对于部分有专门用途的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项目,需要设定一定的专门款项留以备用。
财政税收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关于财政税收的法律法规在我国越来越完善,但仍有法律法规无法进行约束的地方,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很好地解决的,需要企业及个人深刻的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办事,自身进行改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而使事业单位经济体系能够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