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新疆纺织服装产品的开发

2019-11-28 08:04夏侠
中国纤检 2019年4期
关键词:纺织设计师服装

文/夏侠

在国家和地方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下,近年来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无论是企业数量、规模和技术水平均显著提高,自2019年起,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规划纲要(2014—2023年)》的实施进入了第二阶段,纺织服装工业总产值和全产业链就业容量均要完成更高的目标。在继续吸引东部地区相关产业转移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地发展下游产业和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当前产业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推动本土纺织服装产品的开发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产品创新环境的改善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吸纳就业人数、产能和企业总量等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这也为下一步的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营造良好的产品创新与开发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近年来各级政府组织的相关活动明显增多,为本土特色纺织服饰产品开发与设计人才提供了更多机会。如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举办的“艾德莱斯出天山”系列活动,通过能力培训和创作实践、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旨在将文化产业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提升新疆各族基层纺织服装产品设计师创新创业能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艾德莱斯绸走出新疆,带动南疆群众就业增收。经过几届的孵化,已经有一些有代表性的设计师、热卖单品、服饰品牌崭露头角,在新疆纺织服装产品设计领域产生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为了给本土设计提供展示空间和交流平台,2018年11月由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导的首个服装设计师创意产业基地启动,入驻设计师工作室可面向消费者提供成衣高端定制服务,基地不仅提供场地,还包括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目的是更好地推动新疆特色纺织服装产品的创新与开发[1]。

此外,每年在乌鲁木齐市举办的“中国—亚欧博览会”都会设置“亚欧时装发布会”和“新疆十佳服装设计师”“新疆礼物”评选活动,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本土设计师的成长,提高新疆纺织品和服装设计师的创新理念、风格及品位,提升新疆品牌价值及其在国内、国际的行业地位,坚持以弘扬新疆特色服饰文化为目标,致力于推广本土原创设计力量发展,同时吸引各国优秀设计师前来交流。展会上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原创作品,一些将织造、印染、刺绣、制毡等与现代时尚融合的创意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结合目前产业发展条件来看,新疆特色纺织服饰产品开发最有可能在三项条件的运用上取得突破,即:民族传统元素、丝路文化符号和特色纺织材料。

民族特色元素

新疆少数民族众多,传统服饰和纺织品各具特色,为本土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长期以来,本土设计者往往都倾向以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创作基调,具有代表性的图案、色彩、款式、工艺等被反复改良和运用。经过多年的积累,截至2019年已有3位新疆设计师凭借民族风格鲜明的作品获得了“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的称号。

在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求创作素材,对于打造个性化产品来说是一种可行性极高的模式,本土设计师积极挖掘少数民族元素进行再创作值得鼓励。但如何把握传统与时尚之间的关系更为关键,是去满足对民族风格有偏好的小众消费群体需求,还是面向大众开发易被普遍接受的时装,这是摆在设计者面前的重要选题。如果是前者,目标客户群就会局限在较小范围,个别设计师做本地品牌或规模较小的定制公司完全可以,但如果都是这种类型的产品,那么其生产规模将很难容纳更多的人就业,也无法支撑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遗憾的是,当前多数新疆本土设计人才的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民族特色有余,时尚程度不足,消费者接受度有限,推广空间较小”的现状,与以前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设计与工业生产关联度低,也就无法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有真正的帮助[2]。

在未来的发展阶段,行业协会应有计划地引导本土设计师更好地融入现代时装工业体系,立足于产业环境、服务于行业发展的大局观,将视野扩大到更广阔的舞台,通过适当地融入民族元素来促进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销售才是首要目的,只有先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创意走出新疆,借助产品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欣赏少数民族文化,这是一个前因后果的关系。

此外,还应加大市场营销、品牌规划等相关内容的建设力度,以成功案例为参照,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此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需求的本土设计人才。就目前来看,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本土品牌是来自伊犁地区的“胡子小妞”,该企业立足互联网,利用国内主流的电子商贸平台推广具有新疆民族工艺符号的系列服饰,将设计紧密联系市场,生产环节交由代工企业,以现代化的产品开发理念实现轻资本运作,对于有志于在该领域进行创新创业的业内人士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丝路文化符号

新疆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中段,东西方多元文化曾长期交汇于此,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宝藏,许多充满异域风情的文物具有显著的独特性,其中一些文化符号也适合被应用在纺织服装产品的开发中。这里不仅包括出土的纺织品和服饰,类似壁画、日用品、陶器、人偶等同样也为今天的设计者提供了素材。

近年来新疆本土和内地的设计师针对西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断展开尝试,如新疆本土文创企业针对旅游纪念品市场定制的丝巾、包袋、靠枕、T恤等,直接提取龟兹壁画上的图案印制在产品上,让常见的日用品有了独特的西域风格。除了简单将古代纹样转移到新的载体上,一些设计师还选择在造型上还原丝绸之路上曾流行过的服饰,包括毛织锦袋、香囊、荷包、披巾、刺绣帽等,并进一步尝试将其中的一些典型元素运用在产品创新中。

从目前情况来看,内地设计师在这一领域探索更为深入,如北京的“楚和听香”品牌参考新疆阿斯塔纳古墓出土的三尊唐代女舞俑装束,还原出连珠纹半臂、三点花纹绞缬罗面料、高腰襦裙等,通过研究和比对相关服饰文化与染、织、绣工艺,将中国传统审美精神融入创意设计,为今后的高级定制礼服等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更多可能。此外,北京服装学院贺阳教授带领团队临摹龟兹壁画中的动物、植物等纹饰,以“四方连续”的形式组合成可运用于创新设计的图案,提取壁画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并同时融入一定的中国古代服饰特征,既呈现出明显的中国古风,又不失时尚韵味。

与突出民族特色的同类产品开发一样,西域文化符号在纺织服装中的应用也存在着如何市场化的问题,不能仅局限在复古的舞台效果。在这方面的实践也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范畴,国内设计界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古代文化元素与现代纺织服饰产品的有机融合,并开展了一系列尝试。对于新疆本土品牌而言,开发突出西域文化风格并符合消费者审美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想象空间,能否利用好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意水平。因此,持续探索西域文化符号与产品创新的关系应是本土设计工作者长期关注的一个重点方向。

特色纺织材料

纺织服饰产品的开发不仅包含样式设计,还与材料密切相关,因为无论是服装还是纺织品,最终都要生产出实物,而如果没有合适的材料,任何优秀的创意稿也难以转化成理想中的成品。现阶段新疆出产的还是以初级纺织品为主,高端面料的织造和印染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本地市场上能够选择的面料和辅料极为有限,多数新疆设计师不得不多次远赴江浙或广东寻找和定制理想的材料,这必然导致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初入行的年轻设计师更是难以承受。产业完善和升级非一日之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新疆纺织服饰产品开发必须扬长避短,给予本地能够量产的特色材料更多关注,将材料优势与设计创新相结合,是当前新疆本土设计者更加现实的选择。

近几年新疆纺织服装企业在特色材料等领域加大设计和研发投入力度,在长绒棉、彩棉、驼绒、羊绒及罗布麻制品等方面都有所突破,竞争力不断加强。例如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提升改造羊绒分梳设备和生产工艺系统,使优质羊绒纤维平均长度、一次性提取率、得绒率都提高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使用高品质羊绒纱开发的羊绒制品本身就具有高附加值属性,再配合优秀的款式、色彩、图案设计,突出差异化优势,使得产品更容易提升档次并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新疆玉泰驼绒纺织品有限公司同样是在原材料和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围绕驼绒这种地域特色鲜明的纺织原料开发中高端产品,包括家纺、服饰、户外睡袋等已出口到13个国家和地区。在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该企业生产的围巾、披毯、背心等入选特质纪念品,被作为国礼送给参会政要,展现出良好的市场潜力[3]。

同为主打材料特色,位于甘肃南部藏区的“诺乐工坊”的成功经验为新疆企业和设计师提供了参考。该工坊坚持精选牦牛身上最纤细的绒毛,采用传统手工模式加工牦牛绒围巾、披肩、毛毯、服装等,强调原材料价值和整个手工艺生产过程,不仅获得了国际奢侈品牌LV、Hermès、Lanvin的代工订单,也在国内外逐渐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通过结合先进的时尚设计理念和市场推广手段,新疆本土纺织服饰品牌同样可以依托优质材料突出特色,进而走向更高的舞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经济新常态下,纺织服装行业有效满足内需升级必须加强创新驱动,破解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制约。从民族传统元素、丝路文化符号、特色纺织材料等突破点切入,符合当前新疆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和辐射效应,让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纺织服装产业链条延长的同时,还需要瞄准消费者的新需要和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要加快由规模数量增长转向产品层次提升,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大产品的设计开发力度,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也有助于引领新疆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纺织设计师服装
小小设计师
澳洋纺织
让人心碎的服装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推荐一个设计师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