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省属高师院校治学传统的传承*

2019-11-28 03:37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15期
关键词:师范类院校专业

王 佳(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方省属高师院校的定位与发展区别于教育部直属的高师院校。这是与国家的宏观定位、布局和时代的主题等直接相关,也与高校的师资水平、能力直接相对接。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而言,不同层次的要求不同。因此,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能够提供多元化的资源和产品,既能满足现实不同群体、不同策略的需求,又能具有战略性的前瞻眼光,承接已有的教育传统又能兼顾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未来。同时地方高师院校的定位和发展也是由不同地区生源的数量、质量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它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仍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一 为什么要传承地方省属高师院校的治学传统

地方省属高师院校既担负着高师院校的师资教育事业的传承,又要兼顾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在新形势下,高师院校不再具有分配工作的就业优势;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人口结构不完全合理,招生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一定数量的家庭寻求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明确的教育期望;更多具有社会好评的国际学校的涌现;教师的素质和质量不断出现负面新闻等等,高师院校已经失去原有的与同层次省属院校相对优势的竞争力。因此,更明确的定位、更准确的培养方案、更优秀的毕业生成了可以争取更优秀的生源、更好的学科建设、更良性的学校发展愿景,以及各院校进行对比和衡量各项评估、评比的重要依据。

地方省属高师院校的准确定位是基于对学校已有教学资源、治学传统、教学理念等的传承和延续。一方面是传承高等教育事业的共性、一般性的特质。以特殊的个体形式对接和延续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以开放的形式吸纳和丰富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将高等教育事业地方化、特色化。传承地域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地域间对教学产品多元化的需求,同时能够丰富和保存具有地域性的文化产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地域性的生活条件、民俗民风必然生成其独有的地域文化,从而形成其特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理念,以其特有的教学风格保持其独有的教育资源延续,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多一种的可能性和可选择性。

因此,对地方省属高师院校的治学传统应有其更宽泛的理解。所谓的传统就是特色、就是优势。这种优势和特色就建立在其已有广泛教学经验基础的基础学科领域,就在其特有的地域生活的差异性。进而带来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更细致更差异性的生存体验和生活信念。按着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解,在中国具有最广泛,差异性变化性最全面,以及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什么还会有广大的中国公民去境外旅游?主要是由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充分,以至于不能同时满足多层次不同方面群体的旅游和休闲的需要,但是更为重要的应该还是要体验西方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氛围。胡塞尔就曾明确表述过“欧洲病了”。这里的“欧洲”不是泛指地域上的欧洲地理位置的概念。而是特指欧洲所代表的自由理性精神。欧洲的经济问题、欧洲的政治问题,欧洲的社会出现问题都是因为缺失了源自希腊的为了知识而知识的纯粹理性精神。这也成为广大西方学者关注孔子学院、关注东方文明这一理论资源的重要理由。理念的差异性、异质性是理论得以前进的重要动力。绝对的同一性带来的是缺乏生命力和死亡。对于地方高师院校而言,这种办学的特殊和传统就凝练地体现在其准确的办学理念和校训之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和信息不再遥不可及。大学教育也应该有其新时代的治学风格、教育理念。我们不能单纯地将“互联网+高等教育”,理解为更充分的网课教育、更多的通识选修课资源。在沟通和交流无障碍的前提下,交流的真诚性和纯朴性反而具有更真实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将高等教育仅仅理解为知识的总汇,那么高校无非是一座图书馆。如果将高校仅仅理解为共同居住的地域场所,那么高校无非是一所旅馆。地方省属高师院校所传承的教育不仅是可感知的教法、精心设计的教案,不仅是教育技术、教学技巧,更重要的还是教育事业的教育理念、科研精神。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人格、能够清晰思考、清晰表达,能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意识的一种教学能力。这些鲜明地体现在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鲜活地表现在师生的共同学习生活中。这也正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现实的本质,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恰恰是通过共同的教育学习生活,才会培养出大学生独立生活的社会经验,发现社会的问题,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科研的精神。

同时,地方高师院校的治学传统还具有延续性。这种知识性的延续性是双重性的。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延续。立足自己的岗位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有效传递。另一方面是通过自己教学的载体,广大的师范类学生继续二次传递。同时也是一种生活规范的延续性。与省属其他高校相比,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生的管理、寝室文化、校园文化的规范和纪律性等方面都具有一贯的严格性。从而为其赢得较好的社会口碑和较好的生源。按照黑格尔对劳动的理解,人的劳动不仅是直观的,还是久远的,延迟的满足。这种劳动不仅是可以当下感知,而且具有滞后性,需要一定时间的延迟,得以显现。高师院校的教学成果不仅是通过学生的在校成绩得到直观的反馈,而且是通过广大师范类学生坚守自己的教师岗位或是待岗实习等方面将其教学效果显现。这可能需要几年或是更久的时间验证。因此,高师院校的延续性也是一种职业规范、职业教育的延续性。真正将人之为人的教育延续。

二 地方省属高师院校的治学传统要传承什么

首先是对学科传统、学科专业的传承和发扬。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设置最初是与中学教学体系和学科门类相对应。以便达到和完成其所担负的社会教育传承的使命和政治任务。这也决定了师范类院校专业设置与中学的教学大纲、教学体系的直接对接性。这一方面从学生的专业学习可以直观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也可以从学生的教育实习、教学毕业论文可以直观的进行检验。这也充分体现了高师院校一直在从事并且从未放弃其服务当下的社会职能和社会责任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地方高师院校社会地位的认知以及学校自身学科发展的不断积累和沉淀,使得一些高师院校也具备增设一些满足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这些学科和专业的开设也是依托师范类的教育专业基础、师范类专业的师资和客观的基础条件。因此,师范类的教育专业作为高师院校的基础,不仅决定了师范院校基础的建设,也奠定和承接着其他相关专业的质量和发展前景。

地方高师院校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淀和积累,积累的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教学办公条件和教学设备等可直观的量的增加和增长。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风格、教学魅力等主观隐性知识的积淀和传递。通常来说,学校的定位决定二级学院的发展方向,进而决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学者明确提出,这种理解或许在今天倒置了。应该是学科的发展支撑起二级学院的发展,各个分院的发展进而明确学校的专业定位。使学校办出特色、学出风格。所以,学校的特色是依托各个学院学科发展的具体化、专业化和强大化。这也是中国学者在的探索一条属于中国学者、中国高等教育学术发展的思想路线。

其次,传承和发扬一种高校的科研精神和求真精神。这是对接中学教育体制所决定的。高师院校针对的目标群体是中学教育。高师院校师范类的同学要面对的现实是一种矛盾的对接。一方面是其对象,即中学教育的确定性,另一方面是自身本科教育所带来的多元性。这需要准确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明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中学教育的特点就是具有确定性和唯一性。必须在限定的条件下为题目选择一个明确的答案。尽管这种应试教育具有其局限性(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具有其局限性),却能够对应青年学生思想成长的确定性。所谓真理的确定性,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应的答案具有唯一性。如果没有最基本的知识量的积累,如何进行创新。按照孙利天的表述,这就是大学生的“童子功”。必须要有宽泛的基础知识的积累,而这种积累就是通过熟记和熟背。并且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真正对知识的运用恰恰是在对其极其熟悉的前提下。无论是对于个人思想容量的扩容还是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这都是必要的环节。一种教育体制就会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和学风的传承。只有在中学教育积累的基础上,才会开启本科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既是对此前知识积累的运用,也是对其理论进行论证和存疑的开始,从而开启一条科研的学术生活。因此,中学的教育即将为其开启学术生活的起点,即知识确定性形成的阶段。

同时,也是由其高校的科研精神氛围所决定的。这一氛围可以具体化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良好习惯的行为养成、学生的性别构成到学科的理论方向等等。就校园生活而言,规范的严格的师范类院校的教育体制从其管理的事无巨细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日常的内务整理还是教学的教师技能的规范性(三笔字等)都体现出师范类院校有别于其他兄弟院校的特质。我们的世界观决定我们的方法论。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一个人怎样生产,用什么生产,就决定他怎样进行思考,怎样生活。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选择了一种思维方式。选择了一种学习方式也就是选择了一条生活道路。而规范与严格的整齐性、规划性是基础性研究工作,特别是整理和收集资料工作的前提。这就为广大的师范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一种广阔的科研基础工作的氛围和学术的严谨性;就国家的创新计划和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计划而言,本科生具有了更多从事科研工作的机会和平台。本科生开始作为独立的项目的申报人进行尝试系统化的科研工作;就性别而言,师范类院校女性居多。女性教师居多、女性学生居多,因此学习成绩优秀、竞争意识强烈也成为师范类院校的独特风景。女性在科研工作方面与男性还是有原则性区别的。这种区别固然有学生特质和天性的差异性。但是相比之下更大的还是劣势。这里是从其生理周期方面来说,具有周期性的间断性。正是这种间断性也正体现女性在科研方面的刻苦性与专研性。能够克服任何困扰却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并且,这种习惯和风气还具有了遗传性。不仅限于学院的高年级低年级良好学风的遗传,更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的代际传承。这也许是女性所具有的更为持久和更为重要的独特的社会贡献。

最后,对为人师表的解读和传承。一般情况下,高校对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要进行就业的辅导。既要为学生的就业去向提供相对客观的评价和参考,又要提醒和保护学生就业的基本权益。为了争夺更好的生源,目前很多院校在招生、新生入校就会对其未来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讲解和答疑。特别是很多专业的设置专业性极强,不具有大众化。但是,师范类院校的就业去向认知度极高。做一名人民教师或是从事与教学相关的行业,是师范类院校的独有优势。因此,高师院校与省属其他院校相比,具有一种先天的内在的独有的职业属性与定位。即使非师范生,也会在高师院校中有一种天然的熏染。同时国家对其职业具有明确而严格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就是以国家的名义、以人民的名义对教师的行业做出的明确的要求和规范。这也是对教师最大的尊重。

教育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它所面对的对象是人,是广大的青年学生。青年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能够形成正确的判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借用高清海对哲学史的理解,将人的自我意识的成长区分为自发的直观的意识、自觉的意识、反省的意识、科学的正确的意识。青年时期就是从反省的自我意识走向科学的正确的自我意识的阶段。因此,高等教育行业在教育行业中具有更突出更重要的位置。这一阶段是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阶段。错误的世界观只有错误的方法论,只能是恶的无限循环。为此2016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回母校考察时,对广大教师提出“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对于学生而言,从政治立场、思维观念到学有所长,兴国安邦,从内在到外在,从软件到硬件,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这也体现教师的当下的价值。早在2014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时就明确地将教师的使命界定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高校教育的根本是教师。教师要将错误的世界观改正,要将正确的世界观引向更深远。因此,在信息时代网络发达的今天,教师已经不再是韩愈《师说》中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培养具有公共常识和公共理性的社会公民。要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就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教师的理想信念就是为人师表的根本。它的内涵既有别于中国传统文明中的理解,也与西方信仰文化有本质的不同。“近现代意义的大学……就其最为根本的精神宗旨所规定的大势而言,分为两大演变阶段:以19 世纪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为分水岭,此前的大学基本以基督教神学修道院为原型而向世俗化方向演变,此后的大学则愈渐定位于民族国家精神文化与科技所需求的教育和科研。”因此,大学的教育为教师提出了更多维度的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已有的优势与传统,又要看到与他人的差别与距离。增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基本功,才是赢得社会尊重,奉献社会的根本。

三 怎样传承地方高师院校的治学传统

其一是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大学本科要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和学习。而一种专业的学习生活就会形成一种“专业的思维方式”。按照马克思的理解,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就决定怎样生活,怎样的思维方式。所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我们怎样看待世界,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看世界,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解世界,从而也决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处理问题。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不仅是将他们的专业学习理解为一种技能和方法,更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依托和载体。将专业的认同与人生价值联系在一起,是对敬业深度理解的逻辑前提。大学教育不仅是作为毕业求职和就业的外在条件,而是我们提升自我修养和增强看家本领的自我内在需求。所以,毕业设计或是就业指导恰恰应该是在入学新生中深入渗透。以便新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明确认知和认同,而内化为更大的学习动力。

尽管为了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认同,很多学校在新生入校后开通了转专业考试的渠道和机会。但是,转专业不是无专业、放弃专业。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专业的尊重。每个学科的专业具有其自己的特质和魅力。专业的发展和成长依赖于专业的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没有对专业的认可,只能是消耗和挫败专业课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自我修养,只能是对专业教育和专业培养资源的浪费。

而专业的系统教育是体现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从新生的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到大四年级的毕业设计,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将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知识与自己的专业联系融合在一起。专业的学习使我们能够以专业区分出不同的学科,能够明确自己的专业前景和研究问题。但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专业教育就是要用专业将所有课程联系在一起。将每一门课程为专业所用。因此只有对自己专业有认同感,才能学好专业课,学好所有的课程。

其二,对自己从事事业的认同和尊重。由于师范类院校定向就业形势的变化,很多高师院校的学生最后从事直接的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机会减少。一批专业素养很好的学生更多的是选择在一线、二线城市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工作。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从事与本科专业毫不相关的行业。这就出现了疑问和质疑。大学本科教育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还是为了就业而教育?所以,我们的学生家长、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都应该明确一个事实:高等教育≠就业!不能将本科教育与就业等同。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前提出要解放思想。四十年后,我们的思想真的解放了吗?抛弃了多少保守的观念?接受了怎样的现实和改变?当本科生就业面临困境的时候,就要质疑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如果没有高考的扩招政策,也就没有了高考梦,哪里还有中国梦?!高等教育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已经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学生实现社会人的转变提供了平台,无论是提供其生存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是作为自我管理的校园生活协调,或是发现和拓展自我潜能的各种舞台和媒介。师范院校更是以职业化的方式为其明确了生活的规范和社会角色的担当。

事实上,从事任何一个行业的任何一个岗位,都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方式。这种价值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自我尊重和认同。这种认同和尊重就是源自高等教育的自信。这份自信来自十二年坚持学习后对高考的执着信念和煎熬,来自于四年本科教育的独立生活与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来自毕业论文的顺利答辩。也是这种磨炼使我们在任何社会岗位上都具有专研和脚踏实地的现实基础。

其三,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一种母校意识和观念,直接体现为一种“共同体意识”。将母校的发展、母校的荣誉、母校的动态,甚至是将校友与个人的荣誉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得自己在今后继续深造或是从事教育相关的推荐工作都以自己的母校作为资源和首选。能够与自己的校友在不同的城市或地区、不同的就业岗位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与自己的老师有一种永续的师生情谊。如何存续和更大限度地发挥和开拓校友的资源优势已经成为目前很多国内高校关注的重点课题。这方面的工作,反倒是西方的国家做得更好一些。

高校的教育不是阶段性的“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而是终身性的“学术共同体”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通常我们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去反映教学效果的优良,去完成一轮又一轮的学科的评估或是一届又一届新生的招生说明。我们被动地去寻找那些已经毕业很久的有固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当然,很多高校也有了自己的校史馆、知名校友档案。力图去建立一种可追溯的完整的全覆盖的系统。那么,这一做法的真实目的在于什么?为了知名校友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了校庆的时候更有气派的场面和捐赠?为了形成良好的就业循环机制……答案应该是为了教育本身。校史馆正是教育传统和传承的直观体现。事业有成、巨大的财富或是幸福的婚姻就是高校教育的成功吗?高校教育的成功是这一切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更广大的坚守自己的岗位,哪怕卑微哪怕收入微薄哪怕远离繁华,只要是自己的理性判断,自己所选择的,能够将自己的潜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按照康德的表述就是要以自己为目的,不是以自己或他人作为手段。在完成自我的善的同时,就是在实现社会共同的善。将个人与社会达到统一,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公民。

当一批又一批符合学校规范、修满学分,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学生离校,高校的教育工作已经成功、已经终止。但是如果广大师生内在的自觉地认同和追随,必然会将母校的教育周期延伸,必然将母校的治学传统传递,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这样,高师院校的治学传统才得以延续,才得以被社会肯定。它的社会价值才得以彰显。因为有自己的定位,才更加有特色。因为有自己的延续,才更加具有魅力。

猜你喜欢
师范类院校专业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