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彭立昭 文 赵金江 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常言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壶。”对于爱喝好茶的中国人来说,拥有一把好茶壶是顺理成章的事,宜兴紫砂壶就是泡茶工具的首选。
紫砂的工艺制作始于明代,紫砂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名家大师辈出,明代时大彬确立工艺标准,清代陈鸣远将书法绘画融入紫砂壶,当代顾景舟又将紫砂推向高峰,历代都有名作传世。时至今日,紫砂壶制作技艺依然有人传承下来,宋亚卿就是其中一位紫砂传承人。“紫砂壶审美的特质是制作工艺。能传紫砂之道者则为衣钵,无论他在哪里。”宋亚卿如是说。在他认为,读壶如读人,每把壶都具有不同的智慧和个性。
宋亚卿,北京人,生于1965 年,从小喜爱中国传统文化,酷爱紫砂艺术,对紫砂器皿的制作情有独钟。他曾师承多位陶艺大师,打下了全手工制作技法的扎实功底。
宋亚卿常去宜兴拜访制壶名家,终年在北京和宜兴间往返。他与同道交流制壶经验,深入宜兴原矿产地考察并与矿料专家交流学习。他将采购的正宗紫砂原矿运回北京,采用与众不同的全手工炼制方法提取紫砂颗粒,然后根据需要按比例混合,加入清水搅拌鞣制捶打成泥块,装入密封袋置阴凉处陈腐三个月左右,取出部分泥料制作成多个小试片,分别烧成不同温度,找出这种泥料的最佳色泽后即精心进行壶艺创作。再经过高温窑火的洗礼,化腐朽为神奇,一把原汁原味的宜兴紫砂壶就在北京诞生了。数十年来,他潜心紫砂壶艺术的钻研,坚持原矿炼砂制泥,还紫砂泥料天然本色,创作设计的作品达数百件。他制作的众多壶形中,既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融入时代创新理念,形成了大度秀美的壶艺风格。
比如,宋亚卿特制的“石瓢壶”,配子冶、景州两种风格双盖,将气孔内设,盖子上面无气孔,将传统双足前置改为等腰三角形单足前置,壶体稳固协调,此石瓢壶受到壶友的广泛好评,被誉为“三绝壶”。“唐羽壶”,壶柄配以小叶紫檀把手,打磨抛光上蜡均由他亲自完成。壶的把手呈三十度角度上扬,与特殊三角形角度吻合。紫檀手柄线条优美、高贵华丽,与壶身整体气韵贯通。“唐羽壶”,壶体砂感强烈,晶光内敛;器型饱满,用之出水顺畅,倒水时壶体呈九十度不掉盖,在冲泡举止间更有韵味,再现煮茶品茗的美妙感觉。壶体分别安装小叶紫檀和黄花梨把手。紫檀质地如缎似玉、色泽耀眼逼人,不仅有阳刚之美,更有紫气东来之说,故有“帝王之木”的美誉。而黄花梨纹路行云流水,手感温润如玉,极尽阴柔之美。
宋亚卿还把釉料和紫砂相结合,把釉料表现的形式美和色彩融合到紫砂壶技艺上,并结合时尚流行色,从文化创意的角度解读紫砂,从而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紫砂壶和紫砂文化。受留青竹刻启发,他在紫砂壶上运用局部留皮磨砂工艺,使作品风格独树一帜。他说,“紫砂壶的美,是一种极致追求。壶艺当随时代,不断创新是紫砂持续发展的源泉。”
瞥见宋亚卿的双手布满纹路,这是他经年累月留下的印痕。他说,一件紫砂工艺品的成功,要经过十到几十道复杂的工序:原矿风化分拣—粉碎过筛-炼泥-陈腐-制壶-阴干-烧制-整口-复烧-包装。每一道工序都是做壶的关键,技术含量高,都要付出辛劳。北京喜爱紫砂壶的人众多,能做全过程全手工紫砂壶的可能寥寥无几,难度可想而知。
宋亚卿对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惜成本,每一把壶都要烧三遍以上方可满意,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正是“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用双手不断地创作着艺术的美好,这就是一种对技艺的虔敬之心。他说,“前辈大师都是一座座高山,令人仰止不可逾越,从中学到一点点都会受用终生。”
北京拍卖会众多,常有各个时期的名壶出现,宋亚卿常参观拍卖会预展,上手观摩古代经典作品,从中吸取营养感悟古法。他视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学习楷模,细心观看揣摩他们的作品。
2016 年9 月汪寅仙大师在北京期间,宋亚卿专程前去拜访求教,汪老对宋亚卿在北京从事紫砂制作、弘扬传统文化予以了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对其作品给以指导。汪老的现场指导示范使他受益良多。同时,汪寅仙大师还希望他将来多去宜兴学习交流,然天不随人愿,2018 年汪老病逝,一面之交竟天人永别,使他抱憾终生。
生活中工作起来一丝不苟的宋亚卿并不是一个兴趣单一,只看重工作的“工作狂”,相反,他是一个兴趣爱好颇为广泛,对别的领域都有些天赋的“多面手”。比如,能炒一手好菜,几十个人的饭菜不在话下。同时,他还爱写诗。有一次,他专程拜访著名紫砂壶收藏家——许四海先生创办的四海茶具博物馆,近距离观摩镇馆之宝大亨掇只壶,见古物犹存,感叹其技艺之精、神韵之美,不由为之震撼倾倒。清代高熙《茗壶说》云:“其掇壶,肩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无飨者之讥,识者谓后来居上焉”。此壶曾被CCTV《国宝档案》拍摄专辑,早已成为业内公认的紫砂壶王。参观归来的路上,掇只壶的神韵仍在他的眼前,于是,诗情涌现于他的笔下——“昔闻掇只美,今上许君楼。吴越山川秀,华章日月留。人生尤百岁,壶艺更千秋。叹看传承史,寥寥几位休。”
宋亚卿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紫砂艺术要多从诗书画论中汲取营养,才能使紫砂文化底蕴更加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