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综合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2019-11-27 03:08倪连芳王建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

倪连芳 王建

【摘 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与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较优,且负性情绪评分得到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预后。

【关键词】综合护理模式;宫颈癌根治术;膀胱功能;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1

宫颈癌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症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位居第一。目前,手术是治疗宫颈癌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强化其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术后的康复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该项研究主要针对综合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随机纳入了8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开展了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年龄55~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9.5)岁;研究组年龄5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5±9.5)岁。经影像学检查,产妇均被确诊为宫颈癌,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同时要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与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两组资料无典型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要在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健康教育与用药指导工作,明确说明相关注意事项;其次,术后要合理留置尿管,加强导管与会阴部的基础护理;最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导尿情况来确定导管留置。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选择综合护理模式,详细护理内容如下:①术前指导。护理人员要通过口头讲解与文字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与治疗方法的认知水平。并正确指导患者的日常饮食,告知其要远离刺激性食物。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术后极易产生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进行倾诉,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并通过音乐疗法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其抑郁情绪。另外,医护人员也可以通过按摩神门穴、足三里与内关穴等相关穴位来调节其负性情绪,緩解其术后的疼痛感。③盆底肌训练与生物反馈辅助联合疗法。术后,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的重要性,并正确指导其进行提肛肌功能训练。首先,患者要深吸气,肛门收缩10 s,在缓慢呼气时舒张肛门,直至盆底肌肉有上提的感觉为止,保持4 s 后放松。生物反馈辅助疗法:主要是将电极置于患者肛门外,最佳深度为表面电极在肛周处。刺激参数设置在 15 ~ 23 m A、40 Hz,强度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感受来确定,并通过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来对患者的盆地肌肉的舒张与收缩功能进行检测与记录,以此来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盆底肌训练方案,快速恢复患者正常的膀胱功能。④腹肌训练。患者保持仰卧位状态下做双下肢屈伸运动[1],重复20 次,以此来增强患者的腹肌功能,加强对膀胱的控制。⑤开放尿管管理。拔管前 3 d,要进行夹管放尿,时间为2 ~ 4 h,夹管时间要逐渐养成,以此来适当的增加患者憋尿时间,进一步改善其膀胱功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膀胱恢复情况。功能分级:Ⅰ级: 残余尿量 < 50 m L,患者膀胱基本正常;Ⅱ级:残余尿量 50 ~ 100 m L;Ⅲ级: 残余尿量 > 100 m L; Ⅳ级: 排尿十分均能,膀胱功能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2)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X2检验,检验结果P<0.05,证明比较数据有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膀胱恢复情况,由表1数据可知,干预组中,膀胱功能为Ⅰ级的患者例数要明显多于参照组,因此其膀胱整体恢复情况较优,数据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SDS、SAS评分比较 表2中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我国现阶段,宫颈癌根治术是治疗宫颈癌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具体的手术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盆腔自主神经[2],进而引起膀胱功能障碍,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治疗。为此,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恢复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综合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高效护理模式,其主要从健康宣教、心理疏导、膀胱肌肉功能锻炼以及针对性放尿等方面进一步满足了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依据此次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且SDS、SAS评分明显较低(P>0.05),这进一步证明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为此,综合护理模式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李军利.综合护理训练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0):120.

李琼.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6):147+149.

刘丽,张兰玲,王三菊.综合护理干预宫颈癌根治术后对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1):1247-1248+1254.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舒适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经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初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要点分析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价值评述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心理干预疗法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