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煤炭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功能,更加偏重于教育功能。目前有18所院校的数字博物馆已上网运行,作用比较显著,我校基于上述背景,在原有的模拟矿井的基础上,建设煤炭博物馆,通过在博物馆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设计方式,来提升我校的专业教学质量,突出我院专业特色,以此探索提升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新方式、新方法。
【关键词】浅析;博物馆设计;教育功能
高校博物馆是现代教育体系和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和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机构,是开展原创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构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收藏、研究和教育是博物馆的三项基本功能,高校的教育属性决定了高校博物馆的三项基本功能,高校的教育属性决定了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2]。下面将从博物馆的五个方面进行设计方法介绍,提升教学、教育功能的措施与方法。
一、设计便于开展学术交流的场所
博物馆除了具有陈列展品的功能之外,还应该具备提供便于学习、研究展品的场所,同时也应该提供便于学术交流、展示的空间。使博物馆的功能得以拓展。在很多博物馆设计了报告厅、演奏厅、体验中心,类似咖啡馆的场所,既有非常正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有环境、氛围轻松的咖啡厅,更有现代科技产品的体验中心,传统工艺品制作的制作工坊。让博物馆的学术交流的方式更加多样,服务的人群更加广泛。
二、利用虚拟技术开展煤炭开采、煤炭利用、安全教育方面的的体验课程
在博物馆设计VR体验区,便于开展煤炭开采、煤炭利用、安全教育方面的体验课程,下面运用虚拟技术开发《煤矿开采》和《安全教育》课程为例,介绍虚拟技术在体验课程中的运用思路。
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矿井规划与设计,利用虚拟现实及勘测的地质数据模拟出煤矿井下三维地质情况,根据地质指定合理安全的矿井规划,设计出安全且有效的煤矿开采矿井;b、模型矿山生产环境具有逼真、交互的特点,可以模拟煤矿开采作业过程和空间环境,适于煤矿井下作业模拟与培训;c、井下环境风险评估;d、事故调查与分析;e、安全监察与危险识别;f、矿井火灾、瓦斯等事故仿真。
利用VR虚拟技术开发煤炭安全教育软件,提升学员的的安全意识。高通VR针对这一现象,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VR煤矿安全教育软件,用VR技术+三维建模还原真实的煤矿场景,对即将下到矿井工作的人员进行虚拟现实VR安全体验式教育培训,当学员带上设备,就会进入到真实的场景中,面对场景中发生的种种事故做到相应的对抗措施,是这项体验的主要目的。让他们学会面对所有可能发生的危险,包括坍塌、火灾、瓦斯等不可预估的危险,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完成培训任务,高效提升工作强度,让所有学员在面对即将发生的危险能有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会逃生技巧.VR煤矿事故体验场景:局部冒顶事故、井下火灾事故、井下透水事故、沖击地压事故、井下翻车事故、井架坠落事故、维修厨电事故、机械挤压伤害、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等煤矿事故体验场景。
虚拟技术的安全教育优势:a、安全事故场景建设不受场地限制,可以任意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各类事故,而且避免了材料,人工的浪费,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b、体验式学习,更容易激发安全管理人员及职工参加安全教育学习的兴趣,强化体验者的安全事故的感性认识;c、体验者进行虚拟工作现场后,可真实体验工作环境,通过游戏交互的方式轻松学习掌握安全知识。
三、利用煤炭博物馆的展品,进行文创作品的创意教育
博物馆中的展品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并且代表当时历史时期的产物,现在各个博物馆都在开展让文物活起来的活动,让博物馆的文物得以延伸,同时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文创作品设计、创意。下面列举三个的思路,其一是与煤精产地和艺术家开展煤精雕刻创意比赛;其三与政府合作开发煤炭文化创意产业园。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创意学习,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其一是与煤精产地和艺术家开展煤精雕刻创意比赛,第二届沈阳创意设计周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由抚顺煤精雕刻百年老店双和兴设计的“新乐遗址”煤精艺术精品,获得沈阳创意设计大赛特殊贡献奖;
其二是在青年中开展以煤炭为主题的文化衫创意设计的活动,由共青团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中国矿业大学妇委会、中国矿业大学女大学生工作部、中国矿业大学学生会主办,管理学院等其他九大学院承办的中国矿业大学第十届女生节活动之“寻找安涂生”文化衫创意大赛决赛作品现场评选活动于二餐广场成功开展
其三与政府合作开发煤炭文化创意产业园,2013年,中能榆阳煤矿因与榆林城区规划重叠被政策性关停,开始易地重建转型升级。为了更好地盘活相关闲置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榆林文旅与中能公司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决定以该闲置办公区为载体,合作开发“榆林1982文化创意园”项目。该项目将定位为“以文化创意为特色的休闲娱乐综合体”,以煤炭文化为主脉,融合“煤市风情、文化创意、艺术体验、榆盐文化”等核心元素,以独特的西北民俗及边塞风情为补充,打造集煤炭文化展示、民俗体验、休闲娱乐、艺术体验为一体的宜娱、宜购、宜游的高品质和高品位文化主题园区。运用上面三个文创产品创意教育思路,开发煤炭博物馆的展品,提升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四、基于“以馆养馆”的管理模式,培育教育服务项目
学院煤炭博物馆的“以馆养馆”的方式,不能可能直接走中国煤炭博物馆的模式,但是,我们可以结合学院的特点,尝试他们以馆养馆的思维,积极为能源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其一,利用博物馆的文物,进行文化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的设计、展示、销售,所得利润可以用于博物馆的日常运用工作的经费。其二,可以鼓励学院勤工助学的学生,对于学院的开展的学生活动引入博物馆,使博物馆的功能作用影响越来越大。
五、开展能源领域的科普教育
很多的博物馆都具有开展科普教育的的能力,能源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开展很成功,例如中山核磨豆山新能源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开展的科普教育课,也可以开展以能源为主题的系列科普活动。通过运用博物馆中的展品、设备、动画、工艺等多种形式来丰富科普教育,为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参观、学习、体验的活动场所,更是为大家搭建有利于科研成果和科学技术知识向公众传播的科普平台。
综上所述,通过从煤炭博物馆的设计上考虑,探索出五方面方法来提升煤炭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同时也发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通过参观,体验,制作等方式来提升教学功能,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科普等活动,加深学生的认知度。另外不同类型特征的博物馆,展示的重点,学生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高校内的博物馆,根据高校的专业特色,建设与本校的专业群、专业领域方面的博物馆,服务于本校教学,辐射本地区、本行业的相关产业。
【参考文献】
[1]曹学军 谢景卫 高校博物馆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辅助作用[J] 管理观察 2009-03-05 149-150
[2]王纪恩 刘长友 激活博物馆文化资源 探索博物馆育人之路--以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为例[J] 煤炭高等教育 2016-01-01 123--126
[3]李言言 高校博物馆开展休闲教育的途径研究[J] 云南科技管理 2018-01-01
[4]王琳 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研究[J] 煤矿技术 2013年12期 78-79
作者简介:董松桥(1982—),男,汉族,四川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