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沁阳土地上的最强音

2019-11-27 02:05
农家参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唢呐民间艺术民间

沁阳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携太行之势,南得黄河之利,处于中原文化与黄土文化的交汇之处。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和滋养了当地的民间文化艺术,唢呐艺术就是这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唢呐艺术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基本乐器唢呐,又称喇叭、苏尔奈,是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语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3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的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

沁阳地处豫晋交界地带,自然条件优越,各种资源丰富,各路商人和文人墨客活动频繁。一直以来,这里每当逢年过节、庙会赶集、祭祀拜神等都要举办民间花会活动。花会包括的民间艺术形式十分广泛,有“社火”“龙灯”“跑马”“旱船”等。唢呐刚刚进入内地,就以其“曲儿小,腔儿大”的优势,融进了当地的民间文化。

到了明代,古籍中开始有唢呐的记载,较详细的记载见于明王圻编《三才图会》(1607年刊):“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明朝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明代后期,唢呐在戏曲音乐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唢呐由哨、气牌、侵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在木制的杆上开有8个音孔,杆上端装有铜质侵子,侵子上面套有气牌和芦苇做的哨,杆下端安着碗。唢呐结构上分别由双簧哨子(芦苇制成)、蕊子(铜制)、杆子(有白木、红木、老红木)和铜碗(喇叭形)四部分组成,大小根据唢呐的定调而不同,调子定得越高,唢呐就越小。除班大、班二、小海笛和白木之外,其他都为红木料制作,专业高档品为老红木和旧料老红木制作。

唢呐常作为领奏乐器与锣鼓结合演奏,它音量大,音色明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豪放、泼辣的曲调,能够深刻而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是一件表现力很强的乐器,大多用于民间节庆、婚丧嫁娶和祭奠仪式,深受群众的喜爱。

唢呐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动物鸣叫、自然音响,凡是能发声的器物几乎全能模仿,而且惟妙惟肖,十分逼真。唢呐善于宣泄大喜大悲的情绪。一曲《抬花轿》可以吹得人心花怒放,一曲《秦雪梅吊孝》也能让人声泪俱下。唢呐的杂耍绝活,更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令人叹为观止。

中原地区的唢呐种类很多,有高音唢呐、次高音唢呐、中音唢呐和海笛等。1606年,明代世子乐圣朱载堉用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十二平均律,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相为宫”问题,并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三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朱载堉还担当唢呐演奏的领班人。他在九峰寺创建了“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在朱载堉的影响下,怀庆府一带的唢呐吹打班逐渐增多,明末清初时的“同乐会”“贾家班”,清朝至民国时的“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在当时影响很大,这些班社延续着父传子、子传孙的家族传承形式。

依照地域和技艺风格,沁阳境内的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沁北派以张家、贺家、马家为代表,沁南派以贾家为代表,两派演奏风格各不相同。在四大家的影响下,沁阳境内唢呐队伍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唢呐队伍规模不断增大,数量十分可观,柏香、崇义、西万、景明、常乐、长沟等村街,尤其是沁河北岸,几乎村村建立了唢呐吹奏班,唢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沁阳的唢呐班已发展到三十多家,从事唢呐演奏的人员达四百多人,

唢呐吹奏班大都以吹奏古曲为主,曲目多源自民歌、地方戏曲、民间小曲和戏剧曲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风味,据不完全统计,沁阳唢呐演奏的曲目有《爬天桥》《十八板》《五声佛》《宦门弟子》等300余首。民间至今还流传有“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嫁闺女、女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俗语,对唢呐的艺术魅力描绘得十分生动。

在现当代民俗、艺术生活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民间艺术家创作了一些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其中,《故乡颂》《九峰情话》《女兵与唢呐》曾在国家、省、军区的文艺大赛中多次获奖,李金海演奏的唢呐独奏曲《沁阳春》由河南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在20世纪50年代初,传统曲目《百鸟朝凤》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1991年,河南省首届“朱载堉杯”唢呐大赛暨沁阳第一届唢呐艺术节在沁阳举行,参赛队16个,演奏人员120余人,经过三天的比赛,10名演奏员荣获“河南省唢呐十佳状元”。

1997年12月,沁阳市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后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5月,沁阳“唢呐艺术”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近年来,唢呐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发生了变革,特别是殡葬制度的改革、婚丧大事的从简,唢呐的主要活动阵地越来越少,大部分唢呐班相继解散,过去那种几十个唢呐班并存的热闹景象不复存在。一些有造诣的吹奏手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艺坛,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新的文化娱乐形式冲击着人们对唢呐吹奏的兴趣,大部分吹奏手弃艺改行,沁阳唢呐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濒危状况。

为了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沁阳市政府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沁阳市文联成立了“沁阳唢呐协会”,对唢呐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开发;每年春节组织全市唢呐大赛;不断加大唢呐曲目的创作力度,创作出更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基层的优秀作品;建立了“唢呐百人演奏团”,加快唢呐产业发展步伐;利用音像、媒体、网络对唢呐艺术促销推介;增加活动机会和场所,继续举办省市及国家级唢呐邀请赛等。

发掘、抢救和保护唢呐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任重而道远,它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乃至世界音乐史都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相关链接

非遗原来可以这样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在时代的变迁和互联网、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下迸发出崭新的活力,传统的名录记载等保护方式已悄然向借助更多新鲜手段实现活态传承转变。

1.当非遗项目遇上众筹

近期,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筹项目上线。项目的年货作品由“故宫淘宝”提供设计方案、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手工制作完成,吸引广大网友以众筹的方式,支持和保护非遗项目。仅仅一项“非遗”剪纸,半天内就吸引超过5000人参加,筹款超过13万元。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能够让万千民众意识到非遗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为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增添了新的资金获取渠道。

2.当非遗表演遇上电视节目

早前,首个以非遗和文化传承为核心内容的节目——《传承者》在北京卫视播出,首播就获得了1.55%的收视率,此后收视率和口碑不断走高。在严肃的主题之下,叫好和叫座是可以共同存在的,通过传承人的演出,能够促进电视机或网络上的受众对非遗产生共鸣,进而提高非遗的保护意识。

3.当非遗博览会遇上网络平台

非遗博览会是展示、展览、展销非遗手工技艺和产品的重要平台,当前,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参与到非遗博览会当中,通过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增强现场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为推动非遗与市场要素、产业要素结合创新,推动资源产业化提供了平台。

猜你喜欢
唢呐民间艺术民间
又听唢呐
唢呐
民间艺术篇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唢呐(短篇小说)
谈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运用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