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福梅 陈大明 张磊 吴岭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外二科,天津 301800)
临床诊疗发现,胃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1〕。创伤是表示一些侵入性操作或外界致伤性的操作对身体内部组织产生损害。而应激是身体在受到外界或内部的伤害时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应答〔2〕。创伤一旦出现,体内的疼痛反射会将信号传导到大脑中枢,从而发出应对创伤的指令,即激活肾上腺皮质分泌细胞因子,进而活化各类炎症细胞如淋巴、粒细胞等,激活相应的补体系统。身体出现应激反应会导致一系列病理反应,若适度应激可有效帮助机体抵御外界的破坏,但应激过度会对身体组织或器官产生很大伤害。腹腔镜是一种能够减轻治疗创伤性的微创手术,起初腹腔镜仅应用于结直肠及胆囊疾病。有研究提出将腹腔镜运用于胃癌的治疗,通过发展和改善,现今在胃癌的治疗中腹腔镜的运用方式已较为灵活,不断开始替代传统的开腹手术〔3〕。本文研究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在胃癌中的效果及对身体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进行诊疗的胃癌患者70例,使用随机数字排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35例和开腹手术组35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6~75岁,平均(58.23±10.37)岁;开腹手术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2~73岁,平均(55.17±11.39)岁。纳入标准:(1)手术前患者经相关病理学诊断胃癌,且通过超声及CT检查T分期是T4a期之内,测得肿瘤直径<6 cm,且浆膜受损程度<10 cm2;(2)肿瘤处于胃中下部;(3)手术前患者没有过腹部手术治疗,且没有放化疗;(4)年龄18~75岁。排除标准:(1)做过相关胃肠道手术;(2)胃癌发生转移;(3)手术进行过程中存在困难而中途变化成开腹。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对象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腹腔镜手术 对患者实施全麻并对脐孔采取穿刺操作,建立气腹并保持腹腔内部压力的稳定;建立主要操作孔及副操作孔,使用腹腔镜对肿瘤大小、具体方位及侵犯状况进行探查;运用超声刀在腹腔镜的帮助下对胃进行游离操作,按照肿瘤产生的位置及相关标准对周围淋巴结进行清理,之后在剑突下进行约6 cm的微小切口,完成胃癌病灶组织的切除,运用吻合器等重新建立消化道,手术结束后进行止血操作,腹腔选取温度适中的蒸馏水进行冲洗,并把冲洗液使用虹吸系统吸取干净,并在腹壁放置好一根文氏孔引流管〔4〕。
1.3开腹手术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麻,在腹部中线下剑突处给予15 cm左右切口,按正确方法不断进入腹部,然后对肿瘤大小、具体方位及侵犯状况进行探查,将胃部肿瘤进行切除,根据肿瘤的情况对周围淋巴结进行清理,同样冲洗腹腔后缝合,放置一根引流管。
1.4术后处理 使用心电图对患者全面检测,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征;在手术后48 h内保持抗生素的应用以预防相关感染的发生,对手术后的各种不良症状有效及时处理,保存相应时间患者血液并检查;登记患者的个人信息以便回访。
1.5白细胞介素(IL)-2、IL-6的测定 于术后1、2、3 d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液1.5 ml 3 000 r/min离心5 min,将待测血清冷冻保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2、IL-6水平,根据说明书严格操作,试剂盒均由深圳生物公司提供。
1.6远期疗效 对两组进行3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无病生存率。
1.7统计方法 采取SPSS17.0软件行t、χ2检验。
2.1手术后情况 腹腔镜手术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和镇痛药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前后IL-2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I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明显升高,且腹腔镜手术组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两组术后1 d IL-2均达到最高值,且开腹手术组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1);术后3 d两组IL-2水平逐渐降低,术后2 d、3 d开腹手术组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见表2。
2.3两组手术前后IL-6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明显升高。两组术后1 d IL-6水平达到最高值,且腹腔镜手术组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1);术后2 d、3 d两组均明显降低,且腹腔镜手术组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P<0.01),见表3。
2.4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无病生存率(52.1%)与开腹手术组(4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7,P>0.05)。
表1 两组手术后情况对比
表2 手术前后两组IL-2水平比较
与术前比较:1)P<0.05;与开腹手术组比较:2)P<0.01;下表同
表3 两组手术前后IL-6水平比较
各种内外因素的伤害会致使身体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手术会致使身体产生应激以抵抗侵入性操作,当应激反应过度强烈时患者会出现发热、白细胞水平增加等指征〔4,5〕。腹腔镜手术和传统的开腹操作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损伤〔6,7〕。手术进行时会有一定浓度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进而导致高碳酸血症,手术后腹部的压力急剧降低从而可能会致使一定程度的损伤〔8,9〕。但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效果好,手术切口小,对患者的损伤程度相对很低,患者能够较快恢复机体功能。研究发现,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其术中的出血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手术切口较小进而创伤程度降低,且患者能够较快恢复肠道功能〔10,11〕。IL-2由T细胞分泌且在免疫监视中处于重要位置,其能够对肿瘤杀伤细胞进行有效的诱导和扩增〔12〕。IL-6也是一种细胞因子,主要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并参与相关炎症反应,在手术创伤及外界感染后介导炎症反应的发生,相关研究指出,IL-6在受到较大创伤及手术操作后一段时间内达到最大值,且其提高的程度和刺激程度呈正比〔13〕。胃癌手术后常会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有学者猜测可能是腹腔镜手术特定的操作性质所致,针对这个问题还有很大争议〔14〕。研究显示,炎症因子能够提高腹膜细胞的吸附能力,使肿瘤细胞与其进一步黏附,另外,炎症因子会促进腹膜细胞的分泌,从而促进血管生成,使癌细胞发生转移,也从侧面表明腹部手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进一步增加了肿瘤转移的可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