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祖丹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鼎苑幼儿园,浙江 杭州 310000)
经过一段时间的“问题意识”培养和五角星奖励制度的激发下,幼儿为要提问题而提的情况越来越多,比如说有些幼儿在家看书,于是把《十万个为什么》上的问题原原本本的摘录下来,每天提一个,有的则是看到电视里的问题和答案,把它带到了幼儿园,我们并不是排斥这样的问题,但幼儿这样的提问方式是不主动的,往往是成人在讲述书本时提到的,电视在介绍节目时提到的,并不是由幼儿自己发现的问题。
如上所述幼儿所提的问题,他们往往是带着自己知道的答案来向大家提问的,意思就是说,幼儿在家提问以后,成人已经告诉了他完整的答案,有些比较深奥难懂,但是为了第二天来告诉其他小朋友自己有正确的答案,幼儿也会死记硬背一些术语,其实听完以后,大家都不懂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形式一来是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二是在问题讨论过程中,幼儿思维变得简单,没有通过自己的理解,也就不可能内化,当他知道自己的答案一定是正确的时候,他也不允许其他小朋友有别的答案,会说:“不是这样的!你错了!”等等,其实,其他幼儿在回答他的问题时是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考虑问题,有他自己特有的想法,又有何不可呢?再者,若是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问题,价值不是更大吗?
这样的活动中问题重复是很正常的,但是问题的总体范围也比较狭小,除了书本上的,电视里的,就是生活中的水、电、火等,还有关于大自然的就是类似“春天为什么树发芽?秋天为什么树叶黄了?”这样的问题,反反复复讲到幼儿都背熟了,然而,当有一天一个幼儿在外面发现小树不但有这些变化,还穿上了白白的“衣服”时,幼儿们可好奇了,这层白白的东西是什么呀?它是小树长出来的吗?为什么要小树也要穿“衣服”呢?可见,对于大部分来说,生活圈子比较狭小,有的甚至每天看到的是同样的事物,生活在同样的规律中,每当有新鲜事物刺激时,他们就无比的兴奋,然而,成人往往因为考虑到安全、卫生等方面,限制幼儿的活动,那么即使幼儿有要了解的欲望,要想解决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在成人的阻止下,他就会觉得自己做错了或不应该这么做,而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从关注幼儿提“小问号”出发,开学初开设形象生动的“小问号”活动墙:背景是一本打开的大书,一块块小正方形的泡沫板整齐地排列在书上,下面是一排小鸟以各种神态注视着书本,仿佛在唧唧喳喳地讨论着什么,果然,幼儿们看到了都好奇地问:“老师,这个是干什么的啊?小鸟在干什么啊?”我们告诉幼儿们,如果你有问题想问大家,可以请爸爸妈妈把问题记下来,自己画上画,带到幼儿园来,把问题贴在这本大书上,然后和小朋友一起想问题的答案。再和家长沟通以后,家长也十分支持这个活动,有的幼儿则养成了“每晚一问”的好习惯,把白天看到的自己有疑惑的问题提出来,第二天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得到各种有趣的答案,回去又转告父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本班的幼儿确实十分动脑筋,特别会提问题,久而久之,幼儿形成了习惯,针对问题的局限性,采取了以下措施:
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为基础的家庭联盟活动,由家长自愿参加,在本班公开留下联系方式,抽空到对方家玩或外出游玩。原本一家人可能不打算外出“郊游”等,通过联系相约,却有了一次美好的郊游活动,使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甚至幼儿与大自然环境之间,都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当夜幕降临,幼儿回顾这美好的一天,除了谈论开心的事,也会将自己白天所看到事物,用“小问号”的形式呈现,以便上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跟同伴分享,这样的问题提来,幼儿可以讲述问题的由来(顺便说点游玩的趣事),发现问题的过程,该讲述过程使得讲述的幼儿非常兴奋,听的幼儿也特别感兴趣。所以,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幼儿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无论是亲子活动还是春秋游,都是幼儿十分开心的事,我们也尽量安排在附近的公园,有美丽的植物,宽阔的草地,孩子在草地上打滚,嬉戏。记得有一次,我们到一块有坡度是草地上,天气比较凉,老师就带着幼儿往上坡跑,下坡的时候,有的幼儿就问了:“为什么上坡的时候跑起来那么累,下坡的时候又那么快?”也有的孩子试了试用“滚”的。上坡可真麻烦,下坡就轻松多了,接着我们又联想到了走楼梯,又为什么坐电梯不会有这种感觉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和幼儿对此作了一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