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

2019-11-27 10:20:53郑敏华
读与写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素养

郑敏华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吴村镇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核心素养是人类必备的一种修为,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很有必要,这是数学教学工作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喜欢参与趣味性的练习活动,希望通过教师引导、自身努力探索到未知的神奇世界。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时有必要遵循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打造优质的发展平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个人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那就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需要过硬的基本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传授,将复杂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助于学生们理解与记忆,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思维。但是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安排的随意性,完成课程目标层次不清。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化的教学实践,往往是根据教师的个人实际教学中的安排来进行教学的,导致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缺少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难以建立起联系,削弱学生数学能力培养,降低了整体的教学成果。

1.2 实践类课程教学较为缺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想要学生们具有较好的学习成果,不仅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要高,还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手段,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们更应该将知识运用在生活实践中,服务于生活。但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没能够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课程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不重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比如: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实践课程《称体重》,教学中我们不能任意忽略掉,而让孩子亲身经历,体会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主要措施

2.1 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在小学数学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许多学校都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这就导致职前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获得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进而导致了许多实习教师或者是准教师难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要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那么就需要制定出统一的培养标准。因此,可以组织以下几方面力量,数学家、数学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以数学学科的特点为基础,根据数学教学所需要的数学知识理论基础,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核心素养进行梳理,以制定出适合我国数学教师专业的培养标准,为我国师范学校的课程开设提供依据。

2.2 增强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体系构建是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因此必须要使之与小学数学课堂具有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够提高在教学过程的实质影响。所以,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为中心,从而规划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就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教师自身的数学功底要过强过硬,同时对数学史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其二就是对教学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选择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方法,符合学生们的年龄特征与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性思维,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耐心,学会如何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们进行积极提问,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中,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数学教师的培养。故此,在今后的课程体系构建中,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为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提供指导依据;要增强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联系,提高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个性特征的了解;要构建具有合理性的课程,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教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