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玲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五小学 安徽 淮南 232000)
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过重的学习负担,也造成数学课程不受学生的欢迎,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与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阻力,影响了我们数学教学的质量;所以,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减轻学习的压力,如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就值得我们思考;通过笔者多年的实践,发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法,有利于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把“生活化教学”运用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就是基于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特性,由于我们的数学多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在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时可以将小学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然后再通过生活实践去提炼我们需要的数学知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应用。
1.1 小学数学的熟练运用是生活的必需能力。数学是人类智慧的重要体现,但是小学阶段的数学还属于基础数学的范畴,虽然知识程度不深,但却是学生进行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而且小学阶段的数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换言之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小学数学的知识。因此,把我们的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实践相联系,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1.2 小学数学是对生活现象的凝练和升华。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它是对生活现象的高度总结和凝练;所以,我们只有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注重课后练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重复的进行数学习题练习,是学生抵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取决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方式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往往采用大量练习的方式来加以巩固,可是教师却忽略了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造成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与学生贪玩、缺乏耐心这一心理特征相冲突,其实我们的练习不应该局限在书面上,我们也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数学练习。
例如,在进行《选择购物方案》这部分内容的讲授时,首先,引导学生谈谈每当过节放假,商场里总是有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说说自己都碰到过哪些促销活动?然后布置实践作业例如提问: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2.2 注重抽象数学问题的具体化。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和具体化,要帮助学生脱离传统教学中的枯燥逻辑思考;例如在解应用题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还原题干情境,让学生对问题体验形成一个直观和形象的认识,这样学生就会对题目内容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其次,我们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实验设计,通过真实的数据和现象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感受。
例如,在讲授《元、角、分认识与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建物品买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轮流来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物品的模拟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了解人民币,并掌握人民币的使用及计算方法;通过这种直观生动的模拟实践,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我们的课堂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2.3 注重联系生活,引导探究数学规律。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规律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我们在讲授《圆周率》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用硬纸做出大小不等的圆,并自己想办法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用周长除以直径,把所得的数据记录在本子上”,这时学生就会发现数据基本都在3.14左右,然后,教师让学生阅读《祖冲之与圆周率》,这时学生就会有一个直观的体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我们要尽可能的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向实际生活转化,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基础,在生活中充分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其次,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要用生活实践代替课本中枯燥乏味的练习,要把抽象数学知识向生活中融合,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