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肖肖
(江苏省邳州市陈楼镇中心幼儿园 江苏 邳州 221300)
语言艺术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师掌握语言教学艺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园的学习兴趣,可以间接的增进老师与幼儿园之间的感情,并且能够挖掘幼儿园的学习潜力,充分培养他们对学前教育的兴趣。
1.1 语言教育得不到重视。语言教育一直是幼儿园学校教育中相对弱势的环节,在之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园老师的语言功底有待提高,所以幼儿园的音乐课,美术课以及语言课程教学总是得不到重视,这不仅与学校没有认识到德育作用的重要性有关,也与幼儿家长对幼儿语言学习不够重视的认识有偏差相关。
1.2 幼儿园学校缺乏专业的语言教育老师。大部分的幼儿园老师缺乏语言基础专业知识,缺乏语言教学专业知识,在当前幼儿园院校当中,幼儿园老师大部分没有经过语言教育培训直接从高校走上教学讲台,在校当中没有学过相关的教学专业知识,缺乏必要的讲台锻炼经验。
1.3 幼儿教师忽视了语言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引导。幼儿年龄较小,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缺乏一定的认知,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他们除了需要对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引导以外,幼儿园教师还应当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对耐心引导孩子,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语言活动。但是,有的幼儿教师忽视了对幼儿的耐心引导,这就导致了幼儿在消极中等待,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难以顺利开展。经观察发现,在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时许多老师经常懈怠,在活动快要开始前才准备材料,有的开始收拾教室,有的开始整理次日活动所需要的资料;语言教育活动结束之后有的幼儿园教师将学生安置在教室里面,让他们随心所以的玩耍和聊天,而自己则在一旁聊天,等着家长来将幼儿接回家,这些消极的等待导致了幼儿学习时间的浪费,更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幼儿教师最终也无法达到幼儿教学的效果。
2.1 语言的艺术性可以提高幼儿园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幼儿园知识的掌握能力离不开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幼儿园有足够的兴趣。作为学习的主体——幼儿园,幼儿园的智力和兴趣都是不同的,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幼儿园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使他们有着渴求获得知识的倾向,才能让他们积极地去探索某种事物,参与某种活动,兴趣是其他因素都无法代替的一种特殊因素。
2.2 语言的艺术性可以增强幼儿和老师之间的友好关系。在教学中使用艺术性语言往往会使被让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并且成为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素质教育下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幼儿园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运用语言艺术往往就是提高幼儿园作为主体的一种非常有效手段,使用语言的艺术性首先可以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缩减幼儿园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从而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
3.1 语言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让幼儿园欣赏一幅画作的时候,需要把一幅画进行故事化的描述,尤其是叙事性的画作,教师可以把作者生平简介,然后讲述画作的创作背景故事,重视分段叙述和描绘。与孩子平等交流,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见,常常用商量的口吻指导幼儿的活动,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与理解。
3.2 语言教学语言的升华性。我国语言文化渊源流长,语言的平仄与押韵有时候影响力巨大,会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变化。在欣赏一幅精美的图画的时候,如果教师就是简简单单的几句大白话往往幼儿园是无法体会画作的精美与深意的,作为一名语言教学老师,必须学会使用丰富的描绘性语言引导幼儿园进行学习,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画作的深意以及精美之处。如品《春天》这篇短文,可以让幼儿园闭眼想象,‘在太阳照耀之时,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小鸟叽叽喳喳,花儿五颜六色,青青的草地上几只美丽的蝴蝶’这一段语言的描述如同看见了实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升华作品的功效,使幼儿园更加容易理解课文,也使老师的课堂更加富有感染力。
3.3 语言教学的现代化。在语言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表达的积极性;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构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过程中运用语言的艺术性充分挖掘幼儿园的学习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园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幼儿园的素质。教师在传播语言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的艺术性不断提高幼儿园的艺术追求和审美需求,使幼儿园对语言学习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