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月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师北屯市十师北屯幼儿园,新疆 北屯836099)
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人生中的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幼儿今后的生活学习,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亦是幼儿教育实效重要影响因素。
现阶段,教育部门及社会各层面都愈发重视幼儿教育问题。与此同时,也对幼师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使幼师心理压力倍增。据权威部门调研,国内有近21%的在职幼师心理健康的水平较差。具体体现在工作中为:对待幼儿的教育及生活管理中,表现不耐烦甚至大声呵斥幼儿等行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存有敷衍态度,不能心平气和的倾听接受家长的意见、诉求;与同事及园内领导的人际相处也显得焦躁、不能虚心接受批评及建议等[1]。
当前,尽管幼师作为幼儿人生中最早的启蒙教师,但并没有享受到其他阶段教师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及福利待遇。由于中小学都属于义务教育范围之内,因而其教师工资待遇普遍有很大提高。而幼儿园受很多因素影响制约,会有合并、撤园甚至转卖等现象存在,幼师福利待遇普遍较低,内心对于自身社会定位及工资福利存焦虑不安状态,导致出现一定心理健康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普遍存在于家长群体中。幼儿家长出于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对于幼儿园及幼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家长希望,幼儿园不仅是幼儿快乐成长玩耍的场所,更是幼儿综合素养提升的启蒙学校,希望幼儿在幼儿园内能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提升,而不会考虑每个幼儿个体学习接受能力差异及幼儿园内教学条件等影响因素,这些都给幼师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
由于幼儿特定理年龄因素,所以幼儿园相对组成为女性成员较多。而女性天生敏感、攀比好胜以及情绪化等因素,则会导致同事及领导下属间出现一定的人际关系问题,从而使幼师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不利于实现良好幼儿教学实效。
幼师作为幼儿教育最前沿力量,其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学实效。因此,教育部门及幼儿园要积极提升幼师福利待遇,切实关爱保障幼师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幼儿教学实效。
比如,教育相关部门及幼儿园主动切实关心幼师身心健康,以使幼师身心愉快、安稳舒适的投身在工作岗位中。多为幼师提供进修深造机会,创设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幼儿园方设立科学奖励机制,依据幼师资历及教学实效给与物质精神奖励。全面提高幼师工资待遇,使幼师在繁琐劳累的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中,生活有安稳舒心保障。
幼儿家长要明白,只有幼师心理健康得到有效纾解保障,幼儿在幼儿园内生活学习才能获得更好实效。家长可以和幼师进行长期稳定而愉快的交流沟通,不要把幼儿的教育学习都托付重压在幼师身上。作为家长,更有义务责任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与幼师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内生活学习状况,同时也把幼儿在家时的生活特点、情绪问题等于幼师分享。抱着共同教育幼儿的心态与幼师建立起良好互动交流,这样可以有效减缓幼师的心理压力过大状况,对于促进幼师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意义。与此同时,社会层面要大力宣传幼师工作的意义作用,推动幼师整体社会地位提升,使幼师从内心放松情绪、升起作为幼师的心底幸福感。心理健康的幼师,才能为幼儿传播讲授文化知识,引导幼儿树立阳光积极的人生观、思想观及价值观,实现良好幼儿教育成效[3]。
幼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际关系的紧张繁复。幼儿园园方要积极重视幼师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协调幼儿园领导与幼师间关系、促进幼师同事间友好合作关系。比如,幼儿园方在选择班主任与配班教师时,就可以综合考虑幼师班主任及陪伴教师在性格能力方面的协调性、互容性等相关因素,然后选取配备最适合人选,以促进幼师心理健康,减缓其焦虑紧张心态。幼儿园领导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鼓励支持幼师教学管理工作,并定期组织园内聚餐郊游活动等。以促进幼师同事间关系融洽,又加强了圆领导与幼师间的沟通交流,实现良好心理疏导成效。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简述当前幼师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以及针对幼师心理健康问题具体疏导策略探究。新时期形势下,教育相关部门及幼儿园方要积极重视幼师心理健康问题及疏导策略方法。以保障幼师心理健康及幼儿教育正常稳续进行,满足新时期素质教育需求,实现良好疏导保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