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

2019-11-27 22:38杨炜程杨浩何太碧王意东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四川省成都发动机

杨炜程,杨浩,何太碧,王意东

(1.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1731;2.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关键字:循环经济;再制造;车用发动机;产业集群

引言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要求[1]。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是绿色制造的重要环节,是绿色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发展和延伸,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2]。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再制造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影响汽车产业竞争力高下的关键。

汽车产业是四川省是重点发展的“7+5”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优势产业之一,作为汽车最核心的,最具有再制造价值的零部件,发展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对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循环经济体系,赢得汽车工业未来竞争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国重要的汽车研发与制造基地,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汽车产业生态系统,加速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发动机再制造的优势和可观效益必将壮大汽车整车制造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为把以成都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带打造成为带动整个西部汽车产业发展的中枢注入不竭的动力。如何高效、健康地发展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已经成为了当前四川省加速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 四川省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产业发展基础

2011年以来,四川省抢抓汽车产业发展黄金期,已经初步构建了“一带、一区、六园”的发展格局(“一带”——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南充、资阳相连的环形汽车制造产业带;“一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聚了沃尔沃、一汽大众、东风神龙汽车、一汽丰田、吉利、川汽集团等整车企业及一大批配套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正迈入千亿元级的汽车产业制造基地;“六园”——青白江王牌汽车产业园、资阳南骏汽车产业园、绵阳汽车产业园、南充汽车产业园、内江中国零部件产业园、广安汽车配套产业园等)。据统计,2016年,全省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2765亿元,共有汽车整车、零部件生产企业500余家,聚集了一汽大众、神龙汽车、沃尔沃等大型骨干企业以及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法国佛吉亚等国外知名配套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整车制造体系,培育了居于全国前列的汽车销售市场。初步形成了一个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车辆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主较完整的产业体系[3],为四川省发展发动机再制造的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政策环境分析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等十余项项产业政策支持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四川省出台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四川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四川省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17—2020年)》等产业规划和政策也明确提出将大力支持和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等再制造产业;各地市也分别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再制造产业等循环经济项目的发展。政策的聚焦效应将形成合力,推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的稳步快速发展。

1.3 经济环境分析

2016年,四川省GDP达到32680.5亿元,实现销售产值近2500亿元,汽车保有量突破1400万辆。从汽车市场R值规律来看[4],四川省5万左右的低价位微车市场的R值为1.26,已经进入普及期,10万左右的经济型汽车市场的R值为2.52,正处在导入期。千人汽车拥有量将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成长而快速提升,由此带来的再制造配件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大量的换标车、报废车等也为发展发动机再制造产业提供了充足的旧件供应。

1.4 技术环境分析

四川省的再制造技术采取引进和自行开发双重战略,通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所在再制造领域的不断实践与研究,复合表面工程、表面保护技术、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损伤修复技术、探伤技术等具有了较好的技术基础,在工程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航空设备、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再制造技术已取得一定的技术积累。四川省目前虽无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再制造相关领域的发展经验,但不同领域的再制造技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通用性,这为四川省发展发动机再制造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整体发展落后

和国内其他省市情况一下,四川省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整体规模和发展环境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滞后。目前全国产业规模不足千亿元,大型再制造企业数量较少,中小型发动机再制造企业的再制造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再制造技术研发主要依靠为数不多的再制造研究机构完成,技术发展难以满足再制造产品的多元化需求。国内发动机再制造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再制造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目前国内发动机再制造的巨大需求。

2.2 配套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由于缺乏市场准入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合格的翻修产品冒充合格的再制造产品进入售后服务市场不仅影响了正规再制造产品的销售,也使真正的再制造企业没有市场竞争优势,导致市场混乱。同时,再制造标准不健全,导致大部分企业在旧发动机检测、再制造毛坯修复等关键环节没有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5],再制造产品质量缺乏科学保障。

2.3 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认同度不高

出于对于废旧品的晕轮效应以及产品质量的担忧,消费者通常会因为再制造产品的原料来源于废旧品,对再制造产品持有偏见,对再制造产品的认识普遍存在严重误区,认为“既然是报废品,就不能再使用”,“再制造产品就是劣质品”,特别是对于发动机这样的汽车核心组成部分,公众更难以接受。

3 四川省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路径

3.1 回收网络设计和再制造企业的培育

(1)构建再制造逆向物流和旧件回收服务体系

再制造汽车产品的“原材料”是废旧件,报废汽车的回收在产业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保证稳定的回收来源,关键在于汽车回收的逆向物流网络构建,发展发动机再制造需要根据自身特点科学打造逆向物流体系。一是推广订单化生产模式,有针对性地回收消费者所用的废旧发动机进行再制造,达到使用标准后再交还给消费者,改善的看法,增强对再制造品的信赖程度。二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定型回收废旧发动机;三是加强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依托其维修服务网点获取和配送旧件;四是构建独立运作的旧件回收网络,负责旧件信息的搜集、客户档案和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旧件的质量判定、旧件估值、旧件费用申报、财务支付跟踪、旧件的标识管理、旧件的仓储及旧件的运输等;五是建立旧件逆向物流中心,推动再制造业务流程社会化外包,集中储存乃至拆解、清洗回收的各种旧件,统一处置废弃物和不可再制造的旧件[6]。

(2)强化再制造企业外引内培

加大招引力度,引进一批再制造重点企业,培育一批优势明显的汽车再制造示范企业,切实执行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投融资措施,通过多种信贷方式对再制造试点单位提供支持。一是以成都市内一汽大众发动机项目、青白江重汽发动机项目等为依托,积极引进一汽大众再制造项目、重汽发动机再制造项目等落户经开区,这些企业在经开区均有整机生产,其再制造项目的落户经开区较为可能;二是直接引进潍柴、玉柴等国内先进发动机再制造企业落户成都,目前这些企业的再制造业务还未在西部地区布局,中西部的发展潜力和成都的区位优势为其落户成都成为可能;三是依托省内内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积极引进这些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再制造业务落户省内;四是鼓励省内的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增设再制造业务,如成都市最大的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兴原再生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新建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再制造生产线。

政府严格控制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对从事再制造的生产、销售等企业采取资格认证制度,并加以严格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严格推行再制造产品认证和标志制度,加强对汽车维修市场的监管力度,严防非法拆卸件、伪劣件等浑水摸鱼地进入再制造品市场,以维护正规再制造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促进其进一步的市场拓展。当前,废旧汽车回收市场中违法贩卖、私自拆卸现象普遍存在,为规范行业行为,提供较好的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内外部环境,政府需要综合使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采取多渠道进行管理。同时,应当提升法律执行力度和效率,彻底清除小作坊式窝点和违法企业。

3.2 培养用户群

政府加大舆论的宣传和政府的推广,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优先选择使用再制造汽车,加快再制造服务网络搭建的步伐[7]。

(1)从成都出租车、专用汽车入手,培养再制造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

将成都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依托其巨大的人口优势和稳定可观的旧件来源,通过废旧零部件的回收换购及维修替换,把再制造发动机应用于出租车和专用汽车,提向再制造参与方呈现量化的经济、社会及环保效益,有效地促进再制造企业、再制造产品使用者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初步培育再制造发动机的消费市场。

(2)从成都出租车、专用汽车的再制造逐步切入到成都公务车和私家车市场

相比出租车和专用汽车数量在成都小汽车保有量的占比,成都公务车和私家车保有量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前期对再制造的市场参与度和积极性培育初步形成之后,将再制造的范围过渡至成都公务车市场。公共部门的公务用车在维修替换时,全部选用再制造发动机。在汽车市场中,公务用车具有较高的风向标及口碑作用,公务用车对再制造产业的支持可以提升公众对再制造产品的信任度,促进私家车市场中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品的消费。

3.3 扩大区域覆盖面

(1)遴选试点城市,形成示范效应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商业城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集聚化、土地集约化、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能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故可在成都的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趋于完善的前提下,适时地将此种模式推广到省内具有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基础的城市。将绵阳,德阳、南充、资阳、内江等地作为第二批试点城市,积极发展试点城市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引进发动机及零部件再制造项目,将成都模式运用到试点城市形成以点带面的效应,提升再制造品的市场认知及信任度,促进产业的发展。经过发展,形成以发动机再制造为龙头产业的,以成都为中心的汽车再制造产业核心圈层和绵阳、资阳、南充、内江等城市协同发展第二圈层的四川汽车再制造产业集群。

(2)移植四川模式到西部各省市,辐射全国

在四川省的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趋于完善的前提下,适时地将此种模式推广到重庆、西安、昆明、贵阳等西部城市,并以其为中心,面向本省进行覆盖,完全实现四川省汽车再制造产业集群覆盖西部,辐射全国,带动全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进而推进全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

4 发展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的保障措施

4.1 做好顶层设计

组建汽车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将四川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纳入四川省整体规划当中,研究制定四川省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加快出台推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鼓励、优惠政策措施,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率先采用再制造汽车。

4.2 构建良好的再制造市场秩序

尽快建立再制造产业布局体系,建立“政府——制造企业-消费者-回收企业”四位一体的回收网络体系,加快建立企业认证制度、产品准入制度、市场监管制度、旧件来源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性制度,规范行业管理。

4.3 加大宣传力度

从本质上提高公众对再制造产业的认识,编写针对不同用户和消费群体的宣传资料,设立再制造汽车体验馆,举办再制造技术、工艺设备、产品展览会以及再制造发展论坛,普及再制造知识,使公众全面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使用再制造产品。

4.4 建立人才和信息支撑体系

把握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围绕再制造产业化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再制造企业与国内有关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以四川大学、西华大学、四川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所为平台,以“协同创新”战略工程为抓手,加大企业再制造技术的创新。鼓励大专院校设立再制造课程,加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结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再制造产业信息平台和电商平台,企业和消费者共享旧件回收、产品制造和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借助电商平台实现交易和服务外包。积极筹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创业孵化中心,鼓励省内外高端再制造科技人才到再制造产业基地转化技术成果。

4.5 加强金融管理创新和风险防范

积极探索再制造产业的投融资机制、拓宽再制造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制定再制造产业投资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体系,在政府引导下吸纳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通过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的驱动,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资金供给渠道。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服务的步伐,落实战略规划、政策标准、重大攻关、评价监管、体制改革、法治保障等职责,夯实环境营造等基础工作,做好创新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8]。进一步完善发动机再制造全产业链信息分析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市场供需形势分析与研判,促进市场稳定运行。

5 结语

汽车再制造顺应了汽车产业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满足了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社会要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了“中国制造”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发展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产业,有利于形成汽车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助推四川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国重要的汽车研发与制造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四川省成都发动机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2015款宝马525Li行驶中发动机熄火
2012年奔驰S600发动机故障灯偶尔点亮
成都生活
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扩展试飞组织与实施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