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19-11-27 11:36:45郭英芬
儿童大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习俗古诗词汉字

郭英芬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南阳中心校,广西 南宁 530208)

我国拥有着悠长的历史文化,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其次低年级小学生细想才刚刚起步,正是智力与思想开发的重要阶段,再次深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一、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识字、写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低年级小学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最好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运用传统的教育启蒙经典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习语文汉子还可以对内容深刻理解,逐步渗透传统文化。由于小学生的自身原因,年龄较小,记忆力不完善,很难记住繁碎的字体,只能记住一些简单的汉字并且会常常忘记。若是,教师能够结合汉字的典故,将汉字分层解析渗透入传统文化,让学生们把汉字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易于记忆。例如,教师在讲“虹”字时,可以将“虹”拆开分为“虫”和“工”,“虫”字我们可以联想到动物,但我们将“虹”字一般组词为“彩虹”与动物毫无关联,与事物和颜色有关,因此,若不明确讲解小学生很容易将“彩虹”写成“彩红”。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汉字教学中,向学生们讲解在古代“虹”是龙的象征,偏旁“虫”字可以联想到动物,是在下雨后出现的现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加深理解汉字,并且可以拓宽自己的语文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逐步提高语文水平。

(二)在古诗词中渗透传统文化

当代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小到经典古诗词、大到民间谚语,比比皆是。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在教材的讲解中充分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德。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应该采取针对性的讲解,让小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古诗词内容,便于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多次阅读,逐步带领学生们体会古诗词中内涵的深厚感情以及每一句诗句的境意。

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篇古文时,教师可以尝试先让学生们自己阅读文章,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然后教师在根据学生们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出这首诗描写重阳节思念兄弟的思亲画面,再对古诗中的单句进行提炼,培养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们主动去探索传统文化的特点,进一步在古诗词中渗透传统文化情感,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

(三)借助民族习俗

我国具有多彩多姿的传统民族习俗,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利用这些习俗,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将传统文化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例如在讲解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中《清明》这一课时,教师应该向学生们讲述传统节日的由来,又有什么民间习俗,让学生们通过节日民族习俗来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可以将节日拓展开来,让学生们举例我们的传统文化。例如,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元宵节赏灯吃元宵等等。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回答自己知道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爱,同时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逐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总体水平。

二、结束语

将传统文化渗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还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逐步提高自身语文水平。

猜你喜欢
习俗古诗词汉字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4
习俗
处暑
清明
大寒